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Ⅰ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136例术后病理结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分别给予口服131Ⅰ治疗,次数1-3次不等,并于治疗后1周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后4-6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1次131Ⅰ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58例(41.91%),2次"131Ⅰ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87例(63.97%),3次131Ⅰ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达到123例(90.44%),不完全清除12例,无效1例.对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Ⅰ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有效率最高,达90.44%,骨骼转移有效率为55.56%,有效率最低.结论:对DTC术后患者行131Ⅰ治疗,大部分患者(90.44%)3次即可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Ⅰ治疗后,可取得55.56%-90.44%不等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约1%(女性0、65%,男性0.25%),女性为男性的2~3倍,但男性预后较差。甲状腺癌以分化良好的类型占多数,约80%,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乳头、滤泡状混合癌等。分化型甲状腺癌可经直接侵犯、血管侵犯或血行等方式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约1%(女性0.65%,男性0.25%),女性为男性的2~3倍,但男性预后较差.甲状腺癌以分化良好的类型占多数,约80%,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乳头、滤泡状混合癌等.分化型甲状腺癌可经直接侵犯、血管侵犯或血行等方式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清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7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Ⅰ治疗,并进行2-10年随访,以全身131Ⅰ扫描,甲状腺摄131Ⅰ率、血清TG浓度来评判清甲治疗疗效.结果:376例患者中266例1次131Ⅰ消融成功,1次成功率70.74%.1次消融有效病例333例,有效率为88.56%.消融无效病例43例,无效率11.44%.不同病理类型间一次消融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治疗时间一次消融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外科手术+ 131Ⅰ+ TSH抑制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外科手术方式和手术后到131Ⅰ治疗时间是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131碘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辐射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40例健康人、80例分化型甲癌患者131I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结果:各组131I治疗后7天白细胞均升高(P<0.05),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降低(P<0.05),单核细胞略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辐射对患者白细胞有一定影响,治疗后7天白细胞升高,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略降低;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131碘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辐射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40例健康人、80例分化型甲癌患者131I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结果:各组131I治疗后7天自细胞均升高(P〈0.05),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降低(P〈0.05),单核细胞略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辐射对患者白细胞有一定影响,治疗后7天白细胞升高,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略降低;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功能性转移灶具有吸收和浓聚^131 I的能力,利用^131 I的β射线有效破坏转移性癌灶,达到治疗目的.方法 和外科合作,采用先行手术,术后恢复后口服大剂量^131I,治疗后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按照病理类型、服碘次数、转移情况、毒副反应、显像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31I治疗甲状腺癌与患者一般情况、病理、转移、术式及病灶吸碘情况有关。结论 ^131 I内照射治疗具有一定靶向性,利用^131 Iβ射线有效破坏转移癌灶,疗效肯定,但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131I清甲治疗后随访中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变化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80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加淋巴结清扫术后实施131I清甲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及治疗后半年Tg和TgA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Tg阳性组37例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的 Tg和TgAb水平明显高于131I清甲治疗半年后和对照组的Tg和TgAb水平,而治疗后半年的Tg和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g阴性组43例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 的Tg和TgAb水平明显高于131I清甲治疗半年后和对照组的Tg和TgAb水平,而清甲治疗后半年的Tg和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治疗后有30例患者Tg水平转阴,转阴率81.08%。Tg水平和TgAb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r=-0.068,P>0.05)。术前阳性组缓解率(81.08%)低于阴性组(9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73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Tg水平和TgAb水平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越明显。131I清甲治疗后加强对Tg和TgAb水平的监测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0期结肠癌(colon cancer,CC)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指数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M0期(术前影像学诊断)CC患者218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存在淋巴结转移组(pN+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N0组),比较两组患者LMR、NLR、PLR值的差异及不同LMR、NLR、PLR水平与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等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M0期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指数预测模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组(pN+组)CC患者的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及NLR、PLR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N0组)患者,pN+组的单核细胞计数、LMR则低于pN0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碘131(131I)治疗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隔离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青少年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隔离治疗期间,采用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并加强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55例患者中,5例出现轻度恶心,1例出现轻度颈部肿胀,经对症治疗好转。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能很好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治疗,具有较高的依从性,且隔离期间精神状态良好,无抑郁、焦虑、恐惧、哭闹等情况发生,对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 131I治疗青少年DTC患者住院隔离期间,应给予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严密监测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介导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NIS低表达或不表达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射频热疗联合131Ⅰ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131Ⅰ治疗.[结果]治疗组31例中,CR 10例,PR 13例,SD 6例,PD 2例;对照组28例中,CR 1例,PR 5例,SD 15例,PD 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4.2%(23/31)、21.4%(6/28)(Χ2=16.389,P=0.000),两组CR率分别为32.3%(10/31)、3.6%(1/28)(Χ2=7.982,P=0.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射频介导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136例术后病理结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分别给予口服131I治疗,次数1-3次不等,并于治疗后1周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后4-6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1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58例(41.91%),2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87例(63.97%),3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达到123例(90.44%),不完全清除12例,无效1例。对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有效率最高,达90.44%,骨骼转移有效率为55.56%,有效率最低。结论:对DTC术后患者行131I治疗,大部分患者(90.44%)3次即可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I治疗后,可取得55.56%-90.44%不等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6个月肝肾功能及白细胞变化。方法: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的资料变化。肝功能以ALT、AST水平进行评价,两者均正常则认为肝功能正常,两者任一异常认为肝功能受损,将治疗前后进行配对两组二分类资料Mc-Nemar检验。肾功能取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进行配对两组二分类资料McNemar检验。结果:40例患者行72次^131 I治疗,平均累计接受(7.86±5.67)GBq剂量。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治疗1次或多次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出现受损的几率无统计学差异,ALT及AST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治疗前肾功能均正常,经过单次或多次治疗均无一例肾功能异常。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大剂量^131I治疗后6个月未发现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使用重组人甲状腺刺激激素(rhTSH)和停服甲状腺激素(THW)相结合的方法与单独停服甲状腺激素(THW)在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优劣.方法:患者分组:实验组(使用rhTSH与THW相结合法)6例,131Ⅰ治疗前低碘饮食并停服甲状腺素1周后再注射rhTSH.对照组(单独THW法)9例,131Ⅰ治疗前低碘饮食并停服甲状腺素(THW)4周.比较两组停服甲状腺激素前后尿碘浓度;131Ⅰ在血液内半排期;病灶对131Ⅰ的相对摄取比值;DTC患者131Ⅰ一次性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停服甲状腺素1周,尿碘浓度已下降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19.67±25.50) μg/L、(107.33±18.49)μg/L,P>0.05)];实验组患者血液131Ⅰ半排期明显短于对照组[(7.82±1.43)小时、(9.76±1.74)小时,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颈部病灶对131Ⅰ的相对摄取比值无明显差别(48.12 ±5.87、46.96±10.11,P>0.05);两组一次性治愈率无明显差别(66.7%、55.6%,P>0.05).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131Ⅰ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然而实验组中131Ⅰ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放射性碘对非靶组织的照射损伤小于对照组,而还不造成患者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因此,可以初步认为131Ⅰ治疗前使用rhTSH与THW相结合的方法优于单独THW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剂量放射性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并经过病理确诊为DTC的31例患者[男6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12.44)岁],给予大剂量放射性131I[(4.66±0.72) GBq]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结果:收集31例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DTC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治疗后1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3例(9.7%)、2例(6.5%)和0例;治疗后3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1例(3.2%)、2例(6.5%)和0例。ALT及AST各项指标比较分析中, t检验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TBIL与3个月TBIL的t检验中,P<0.05,即TBIL均数治疗后3个月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在正常值以内,且无一例出现异常结果。结论:大剂量放射性131I治疗DTC并不会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造成明显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前后血常规中主要指标的变化,为鉴别诊断irAE 及感染性炎症提供新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例2018 年8月至2022 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抗PD-1抗体治疗后出现irAE 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抗PD-1抗体治疗前、发生irAE前及irAE后血常规的主要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值的统计学差异。采用定性变量的配对c2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值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值的比例)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从201 例患者中观察到了258 次irAE,其中27 例(13.4%)患者发生了2种及以上类型的irAE,214 次(82.94%)irAE 未引起发热;irAE 发生后与抗PD-1抗体治疗前相比,白细胞计数(t=1.087, P=0.278)、中性粒细胞计数(t=0.959, P=0.338)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0.817,P=0.414)未见明显升高,且三指标高于正常值的病例数分别为28 vs 38(χ2=1.737,P=0.187)、32 vs 44(χ2=2.222,P=0.136)、45 vs 55(χ2=1.240,P=0.2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rAE 发生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这对鉴别诊断感染性炎症可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肺部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常见转移部位,131Ⅰ治疗是DTC术后患者肺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治疗后常规行131Ⅰ-全身扫描(whole body scan,WBS),本文主要研究DTC肺转移患者WBS显像中肺部病灶显像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与核素诊疗科行131Ⅰ治疗的DTC肺转移患者60例,治疗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颈胸部CT检查,治疗后行WBS显像。根据WBS肺部转移灶显像情况将患者分为显像阳性组和显像阴性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的年龄、肺部纤维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与WBS肺部显像情况相关。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部纤维条索影(OR=0.175,P < 0.001)及钙化影(OR=0.088,P < 0.05)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  结论  年龄较大患者的WBS肺部病灶显像效果不佳,肺部存在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肺部条索及钙化是影响WBS肺转移灶显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6个月肝肾功能及白细胞变化。方法: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的资料变化。肝功能以ALT、AST水平进行评价,两者均正常则认为肝功能正常,两者任一异常认为肝功能受损,将治疗前后进行配对两组二分类资料Mc-Nemar检验。肾功能取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进行配对两组二分类资料McNemar检验。结果:40例患者行72次131 I治疗,平均累计接受(7.86±5.67)GBq剂量。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治疗1次或多次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出现受损的几率无统计学差异,ALT及AST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治疗前肾功能均正常,经过单次或多次治疗均无一例肾功能异常。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大剂量131I治疗后6个月未发现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对机体血细胞、肝肾功能、唾液腺的分泌与排泄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单次口服131I剂量为3.96~8.20 GBq,治疗后3个月评估疗效.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和唾液腺ECT显像检测治疗前后的血细胞[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C)、红细胞(RBC)]、肝肾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唾液腺功能指标[15 min摄锝率(UR15)和最大排泄量(MS)].分析131I对血细胞、肝肾功能、唾液腺的分泌与排泄功能的影响.结果治愈率为23.29%,有效率为80.82%,无效率为19.18%.治疗前后患者的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WBC、PLT和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ALT、AST、Cr、BUN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双侧腮腺的UR15和MS均明显降低(P﹤0.01),双侧颌下腺的UR15和M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对血细胞、肝肾功能、唾液腺的分泌与排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损伤,可为临床最佳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PECT显像对^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对63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及^131I治疗后分别进行SPECT显像。结果:63例患者术后SPECT扫描全部显示残留甲状腺。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要辅以^131I治疗,且需SPECT显像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