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我院从1998年2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2例,其中非随机采用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28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胰管空肠端侧粘膜对粘膜及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以其预防术后胰瘘发生。 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回顾性分析25例PD的临床资料,残胰的重建方式分别按胰管空肠粘膜对粘膜套入式端侧吻合,胰管支撑管胰液体外引流。 结果: PD24例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胰瘘;1例术后腹腔创面广泛渗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其余随访无远期并发症。 结论: PD胰管空肠端侧粘膜对粘膜套入式吻合有明显避免胰瘘及并发症的发生,真正临床应用价值有待更大量的对照随机前瞻性大样本研究才能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8 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5 例术前诊断为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27例术后发生胰瘘。在4 种胰肠吻合方式中,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和Blumgart 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低,且皆无C 级胰瘘。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及性别为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胰肠吻合方式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胰胃吻合的方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瘘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采用胰胃吻合方式重建消化道的 5 8例因胰腺疾病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结果  5 8例病人中发生胰瘘 1例 ,发生率 1 7%。术后测胃液中的淀粉酶最低值为 860U/L ,大便常规未见脂肪滴及未经消化的动物肌纤维 ,血糖在 4 5~ 6 7mmol/L ,说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正常。术后 5~ 7天 ,如测腹腔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超过 15 0 0U/L时 ,有助于早期诊断胰瘘的发生。结论 胰胃吻合简单易行 ,能明显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胰胃吻合的方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了采用胰胃吻合方式重建消化道的58例因胰腺疾病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结果:58例病人中发生胰瘘1例,发生率1.7%。术后测胃液中的淀粉酶最低值为860U/L,大便常规未见脂肪滴及未经消化的动物肌纤维,血糖在4.5-6.7mmol/L,说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正常。术后5-7天,如测腹腔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超过1500U/L时,有助于早期诊断胰腺瘘的发生。结论:胰胃吻合简单易行,能明显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后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仍是胰瘘,而胰瘘很多人认为主要与吻合的类型和吻合的质量有关.本研究结合胰肠套入式吻合和捆绑式胰肠吻合的优势,提出荷包捆绑式胰肠[1-2]吻合方式,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 例(A组)与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营养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 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2. 67±45 .32 )、( 228. 08±36. 80 ) min,t=3 .417,P= 0 .00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5. 54±101 .57)、(488 .79±101 .00)mL,t=3. 796,P=0 .001;术后体质量增加分别为( 0. 78±1 .20 )、( 0 .29±1. 89 ) kg,t=1. 011,P=0. 323。A组术后无吻合口溃疡,无返流性胃炎;B组术后吻合口溃疡3 例,返流性胃炎8 例。结论:改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预防胰瘘黄建富主任医师沈娟,黄长玉,殷风峙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35000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s术)是迄今外科治疗胰头癌、总胆管下段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公认而有效的手术方法。其手术死亡率高达1...  相似文献   

10.
钟敬涛  石学涛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2):1474-1478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评价胰肠吻合(pancreaticojejunostomy,PJ)和胰胃吻合(pancreaticogastrostomy,PG)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ereatieoduodenectomy,PD)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关于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随机前瞻性对照试验(RCT)或非随机前瞻性对照试验(NRCT),并按 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 6个研究共866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评估。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胰肠吻合组相比,胰胃吻合组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P=0.00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4)和腹腔内积液的发生(P=0.01),但两者在术后胆瘘发生率(P=0.08)和围手术期死亡率(P=0.1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腔内积液等方面,PG优于PJ,但是两者在胆瘘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等方面,疗效相当。且纳入的研究存在选择偏倚、发表偏倚及测量偏倚的可能性,这势必会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所以进一步结论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探讨、论证。  相似文献   

11.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原因及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4~2003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胰瘘发生的因素和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胰瘘与吻合技术有关,胰瘘的发生与残胰断面的处理以及胰实质的坚硬度、胰管的直径有关;胰管内支撑引流可预防PD术后胰瘘。结论 胰管内支撑引流和良好的胰切面血供是预防PD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许多壶腹周围良恶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6例,加做扩大腹膜后淋巴结廓清术者为24例,无保留幽门括约肌者。对于胰腺质地硬且胰管扩张患者采用端侧粘膜对粘膜胰肠吻合,而胰腺质软且胰管扩张不明显患者行对端套入胰腺空肠吻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200),胰肠吻合口瘘最为常见。高龄(优势比2.162),术前合并糖尿病(优势比4.0862),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171.1μmol/L(优势比7.556),端端胰肠吻合(优势比2.616)以及术中输血量超过1000 mL(优势比2.410)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而胆肠吻合口留置 T 管(优势比0.100)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已经发表的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之间的可比性不强。对于不同的专业组及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当个体化,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许多壶腹周围良恶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6例,加做扩大腹膜后淋巴结廓清术者为24例,无保留幽门括约肌者。对于胰腺质地硬且胰管扩张患者采用端侧粘膜对粘膜胰肠吻合,而胰腺质软且胰管扩张不明显患者行对端套入胰腺空肠吻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200),胰肠吻合口瘘最为常见。高龄(优势比2.162),术前合并糖尿病(优势比4.0862),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171.1μmol/L(优势比7.556),端端胰肠吻合(优势比2.616)以及术中输血量超过1000mL(优势比2.410)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而胆肠吻合口留置T管(优势比0.100)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已经发表的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之间的可比性不强。对于不同的专业组及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当个体化,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