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患者电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行电切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指导、功能锻炼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程度轻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IPSS和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癌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尿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降低,最大尿流率增高,残余尿量减少,血清PS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血清PSA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尿管拔出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区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无明显差异,但缩短了尿管拔出时间,并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地缓解因前列腺癌造成的尿道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Bt)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Bt)治疗,术后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2 μm激光整块切除与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分别采用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50例)和经尿道电切(48例)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激光组与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留置尿管、膀胱冲洗及住院时间均少于电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一年复发率及术区复发率低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术后病理含肌层率高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术后肿瘤分期精确、减少肿瘤残留,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KRP)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拔出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残余尿、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TKRP组与TURP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RP组与TURP组间术中出血量减少、尿管拔出时间缩短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RP组与TURP组间治疗前IPSS评分、血清PSA、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TKRP组与TURP组患者IPSS评分降低、血清PSA水平降低、最大尿流率升高、残余尿量减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URP组相比,术后TKR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KRP治疗前列腺癌与TURP相比同样具有显著临床效果,TKRP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尿管拔出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KRP)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62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KRP)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每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及手术中相关指标。结果 62例患者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TKRP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SA水平、残余尿量、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等指标明显优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取姑息性双极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术(PKRP)并结合抗雄性激素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前列腺癌导致的尿路梗阻,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h和12h疼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和上肢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能有效的减轻创伤,并提高美容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104例宫颈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患者应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经阴道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治疗费用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在宫颈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96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患者均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热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ICAM-1、MMP9、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EEP环形电切治疗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75例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37例)和对照组(1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宫颈LEEP环形电切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术后恢复和术后复发情况进行24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91±3.24)min,术中出血量为(11.72±5.53)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82±3.69)min,术中出血量为(27.64±5.61)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环形电切治疗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灌注联合2 μm激光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相关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经尿道2 μm激光治疗,观察组(45例)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联合经尿道2 μm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住院、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及尿液核基质蛋白22(NMP22)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和肿瘤进展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住院、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XCL5及尿NMP2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瘤进展率低于对照组,无复发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联合经尿道2 μm激光治疗,可降低血清CXCL5及尿NMP22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罗源  周娟  田良  张志杰 《癌症进展》2018,16(6):729-732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UR)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膀胱癌患者118例,根据医师介绍、患者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患者行TUR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炎性因子、免疫因子水平的差值,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2年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血清VEGF、血清IGF-1、尿液BLCA-4水平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CRP、IL-6、TNF-α水平的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CD3+CD4+、CD3+CD8+、CD4+/CD8+水平的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年、2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R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老年膀胱癌可有效清除恶性肿瘤细胞,纠正免疫失衡,且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消融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肿瘤消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热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腹泻和皮疹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药物和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辛锋  杨斌  程伟  张明聪  刘久华 《癌症进展》2017,15(11):1348-1350
目的 探讨应用147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即应用147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组(44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除闭孔反射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RP及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的复发率和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470 nm半导体激光联合膀胱灌注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TURBT).对照组于术后行羟喜树碱膀胱灌注,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5年,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术后3年和术后5年的复发率和进展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6个月、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复发率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是在术后3年和术后5年的复发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2组的进展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羟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和单纯采用羟喜树碱防治的近期效果相近,但是远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尿管的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闭孔神经反射、尿道狭窄、膀胱痉挛以及血钠水平降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创伤小,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VEGF、FGF及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膀胱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因治疗方法 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吡柔比星进行化疗,对照组给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FGF、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23%、8.06%、11.2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52%、24.19%、3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对膀胱癌术后患者VEGF、FGF及MMP-9水平中影响较低,积累生存高,术后复发少,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前阻断瘤体血管对手术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非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患者72例,根据入院先后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肿瘤前,阻断瘤体周围可见的浅表血管,对照组直接切除瘤体。对比2组术中和术后出血率、术后1年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出血影响视野、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有4例肿瘤复发,对照组有5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前阻断瘤体周围浅表血管,可减少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出血,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有助于术后恢复,但对术后短期肿瘤复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定益  胡桑 《现代肿瘤医学》2021,(19):3405-3409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与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分级、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膀胱穿孔例数、肿瘤标本显示肌层例数、肿瘤复发例数和手术后随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分级、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肿瘤复发例数和手术后随访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显示膀胱肿瘤基底肌层22例,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显示膀胱肿瘤基底肌层3例,前组可比后组显示更多的膀胱肿瘤基底肌层患者(P<0.05)。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例,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组发生8例,前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安全、有效。但前组比后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更少(P<0.05);前组比后组可获得更多的肿瘤基底肌层标本(P<0.05),更有利于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