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62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总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62例早期肺癌患者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其中2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95±57)min,术中出血量(227±153)ml,术后胸液总量(1595±1038)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2±3.1)d,术后住院天数(9.3±3.2)d,淋巴结清扫(4.1±1.3)组,人均(14.0±8.6)枚,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早期肺癌患者可达到与开胸手术相似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是早期周围型肺癌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术中并发症.方法:选取NSCLC患者86例,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43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组数和个数、疼痛评分、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115.52±22.15) ml vs (205.62±28.21) ml]、痛疼评分[(4.49±1.21) vs (6.24±2.02)]、术后第一天引流量[(320±120.23) ml vs (541±150.91) ml]、下床活动时间[(1.23±0.76) d vs (2.38±0.71) d]及住院时间[(8.28±2.17) d vs (14.31±1.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145.62±27.26) min vs (142.12±32.41) min]、清扫淋巴结组数[(5.41±1.21) vs (6.02±0.98)]和清扫淋巴结个数[(14.26±2.18) vs (14.58±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VATS治疗NSCLC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且患者疼痛轻,是NSCLC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胸腔镜根治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胸外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7~78岁。另选择我院胸外科行开胸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对照。胸腔镜组采用胸腔镜下手术,开胸组采用传统开胸法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清扫个数:胸腔镜组清扫(13.5±2.4)个,开胸组清扫(12.8±3.2)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胸腔镜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7.5%,开胸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淋巴结系统清扫上的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无差异,远期生存率亦相似,但其术中出血量减少、引流管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等近期疗效的优势明显好于开胸手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安全切缘,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肿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363例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12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肿瘤安全切缘距离以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以及肿瘤T分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3.5±8.4)枚,开腹手术组为(24.7±9.3)枚;腹腔镜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6.95±1.92)cm,远切缘距离(4.89±1.80)cm;开腹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7.28±2.01)cm,远切缘距离(4.05±1.77)cm;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肿瘤远近端切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0.6±35.2)ml和(420.5±112.2)ml,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5±2.6)d和(11.5±2.9)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手术共22例,2D腹腔镜手术共30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 3D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D腹腔镜手术组[(202.7±21.9)min vs.(258.0±56.3)min,P<0.001].3D腹腔镜手术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多于2D腹腔镜手术组[(23.6±3.8)枚vs.(20.1±4.2)枚,P=0.02].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146.8±35.6)m]vs.(148.8±82.4)ml,P=0.9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刮吸解剖法和传统电刀法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行刮吸解剖法手术,为刮吸解剖组,其中乳腺癌14例、肺癌16例、食管癌18例;50例行传统电刀法手术,为传统电刀组,其中乳腺癌16例、肺癌17例、食管癌17例。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进行比较。结果刮吸解剖组:乳腺癌术中出血量为(33.21±9.32)ml,手术时间为(65.71±6.75)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14±2.32)个;肺癌术中出血量为(296.25±67.71)ml,手术时间为(104.38±13.02)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63±3.30)个;食管癌术中出血量为(271.67±48.40)ml,手术时间为(166.39±15.4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78±2.02)个。传统电刀组:乳腺癌术中出血量为(51.25±10.72)ml,手术时间为(73.44±9.61)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9.25±2.24)个;肺癌术中出血量为(397.65±72.40)ml,手术时间为(115.59±14.12)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7.06±2.86)个;食管癌术中出血量为(336.47±71.40)ml,手术时间为(191.76±15.1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06±2.01)个。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刮吸解剖组优于传统电刀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刮吸解剖法用于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手术安全,可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行单孔胸腔镜Ⅰ-Ⅱ期肺癌根治术3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66±24.8) min,术中出血量(204.5±96.1) 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9±2.5) d,术后住院时间(7.9±2.4) d。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Ⅰ-Ⅱ期肺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单孔、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9例,其中,单孔胸腔镜组为42例,三孔胸腔镜组为56例,达芬奇机器人组为31例。比较三组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情况、胸腔总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结果:三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个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孔胸腔镜组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72.14±36.72)ml,P=0.026]、清扫淋巴结个数较多(18.13±8.24,P=0.029)、住院时间较短[(5.31±2.98)d,P<0.001]。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较于三孔胸腔镜手术优势明显,而相较于单孔胸腔镜手术优势不明显,但在复杂手术操作中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9.
曾敏  刘焕  林称意  张军  原野 《现代肿瘤医学》2017,(12):1918-1920
目的:研究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技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我科收治的169例周围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一组为单操作孔手术组,另一组为双操作孔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操作孔患者的手术时间(1.92±0.43) h、淋巴结清扫数(15.4±6.2)与双操作孔患者无明显差异;而术中出血量(184.4±25.8) ml、术后引流量(157.4±38.5) ml、术后住院时间(6.5±1.6) d、疼痛NRS评分(2.31±0.45)明显低于双操作孔组单操作孔患者术后肺部感染(6.4%)、肺不张(3.8%)、支气管胸膜瘘(0%)并发症发生率与双操作孔患者无明显差异,而切口感染发生率(1.3%)明显小于双操作孔患者.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无差异的同时,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没有增加,是治疗周围型肺癌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 -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与开胸肺癌根治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Ⅰ期 NSCLC 75例,分为 VATS 组(n =36)和开胸组(n=39),对两组手术、实验室、生活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腔镜组为(102±28.9)ml、(254±56.3)ml、(2±0.8)d、(10±2.3)d 明显低于开胸组(174±25.7) ml、(405±46.8)ml、(4±0.9)d、(13±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转移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超敏 C 反应蛋白两组均较术前增高,而胸腔镜组术后3d(9.32±1.75)mg/ L 明显低于开胸组(10.57±2.25)mg/ L(P <0.05)。两组 FEV1均较术前降低,但胸腔镜组(1.67±0.14)L/ min 明显高于开胸组(1.59±0.18)L/ min(P <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得分均较术前高,但胸腔镜组(117.6±6.43)分明显高于开胸组(113.2±4.83)分(P <0.05)。结论:VATS 治疗Ⅰ期 NSCLC 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高于常规开胸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以更好地把握全胸腔镜手术适应证及中转开胸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进行的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共1432例,其中98例中转开胸。结果中转开胸率为6.84%,实体肿瘤平均直径为37.4mm(5~70mm)。平均手术时间2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50mL。中转开胸原因包括:血管损伤(占36.8%),淋巴结干扰(占26.5%),致密粘连(占21.4%),其他原因(占15.3%)。结论血管损伤出血和淋巴结干扰是主要的中转开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并对该术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29例均行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其中行右肺上叶袖式13例,左肺上叶袖式10例,左肺下叶袖式6例。手术时间180~400 min,中位时间240 min,其中支气管吻合时间35~60 min,中位时间48 min。术中出血量150~460 ml,中位出血量220 ml。淋巴结清扫12~39枚/例,中位清扫19.6枚/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时间4~16 d,中位时间6 d;术后住院时间6~16 d,中位时间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7/29),其中1例并发肺面漏气(>7 d),2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患者术后第7天出院,第40天出现吻合口瘘出血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吻合口狭窄。结论 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是治疗中心型NSCLC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应用VATS治疗的97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单操作孔VATS手术患者43例(单操作孔组),两操作孔VATS手术患者54例(两操作孔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单操作孔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等均低于两操作孔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是安全可行的,较两操作孔VATS可减少患者创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各53例.单孔组:半俯卧位;三孔组:平卧位;两组均采用腔镜下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清扫淋巴结数目、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术后3个月的疼痛指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切口长度[(3.91±0.35)cm]显著短于三孔组[(6.50±0.84)cm](P<0.05);单孔组术后卧床时间[(5.88 ±1.55)天]、术后带管时间[(3.68±1.27)天]均显著短于三孔组[(7.27±3.11)天、(5.17 ±2.27)天](P<0.05);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单孔组(5.32±1.01)显著低于三孔组(6.08±1.07)(P<0.05).结论:半俯卧位下单孔L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楔形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楔形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2月至2021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和胸腔镜楔形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个数、清扫淋巴结总站数及N2站数、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机器人组的清扫淋巴结总站数及清扫淋巴结N2站数较胸腔镜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带管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楔形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且淋巴结总站数及N2站清扫更彻底,手术时间和带管时间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创伤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4.95±1.22)d,术后住院时间为(6.56±1.6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4±1.88)d及(8.14±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5天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41±0.42)分及(2.46±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1±0.71)分及(3.20±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在保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胸腔镜和开放性肺叶切除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其中观察组46例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46例采用开放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应激反应、呼吸功能、康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小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降低[(4.18±0.98) ng/ml vs (4.92±1.09) ng/ml,P=0.001];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12.94±2.46) mg/L vs (17.68±2.62) mg/L,P=0.000]。两组患者术前用力肺活量和呼气峰值流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用力肺活量显著升高[(2.18±0.44) L vs (1.98±0.36) L,P=0.019];呼气峰值流速显著增高[(331.72±29.91) L/min vs (294.74±28.87) L/min,P=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72.81±9.21) h vs (78.74±9.59) h,P=0.003];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1.96±1.86) d vs (12.92±1.84) d,P=0.015];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244.91±37.62) ml vs (299.74±41.48) ml,P=0.000]。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有助于降低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行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26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26例均手术成功.其中男17例,女9例,住院时间(8.6±3.6)天,术中失血量(112±84)ml,手术时间(115±39) min,清扫淋巴结组数(12.6±4.4)个,术后胸管放置时间(54±18)h.结论:单向式胸腔镜手术并发症少,是肺叶切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早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液体量、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