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詹飞  何倩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1946-1948
目的 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80例,其中初发27例、缓解25例、复发28例.同期纳入体检健康者50例患儿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IL-2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的年龄、性别、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FAB分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急性髓性白血病初发和复发组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与缓解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髓性白血病初发与复发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变化明显,与该病的预后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跨膜蛋白(s Fa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及对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2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按照化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分为完全缓解组和未完全缓解组,对两组患者血清s Fas和TNF-α水平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s Fas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s Fas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完全缓解组患者的s Fas水平和TNF-α显著优于未完全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 Fas和TNF-α水平与临床疗效有明显的相关性,s Fas和TNF-α水平升高是预后不良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改善营养状态,提升抗感染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 (AL)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2 R)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及 RIA测定 2 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和 3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及 2 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 s IL - 2 R和 TNFα水平。结果 :AL患儿血清 s IL - 2 R和 TNFα发病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儿童 ,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期经化疗完全缓解后降至正常水平 ,化疗完全缓解和死亡患儿的化疗前血清 s IL- 2 R和 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 患儿发病期血清 s IL- 2 R和 TNFα对其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L-15水平及其受体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取确诊未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非白血病组儿童各20例,2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测定不同组别对象血清IL-15的水平和不同组别对象的骨髓单个核细胞IL-15受体三个亚基α、β、γ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IL-15水平较正常和对照组均出现明显下降;IL-15受体α、β、γ亚基的表达水平也均较正常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但ALL与ANLL组之间和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无论血清IL-15水平及其骨髓单个核细胞IL-15受体α、β、γ均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related protein 1,IGFBP-rP1)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RFQ-PCR )法检测168例(次)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中IGFBP-rP1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同期30例非白血病患儿作对照.根据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因素,分析IGFBP-rP1 mRN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初诊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儿(P<0.01).初诊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儿(P=0.013).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AM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最低,接近非白血病患儿组;复发组AM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再度上升,明显高于CR时的表达水平.而AL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在初诊组、CR组及复发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FBP-rP1基因可能参与儿童AML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经细胞病理学确诊的5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2组儿童血清中IL-6和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5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IL-6和VEGF水平分别为(66.78±16.50)ng/L和(252.44±27.75)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健康儿童的(25.46±4.11)ng/L和(85.20±18.13)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9,P<0.001;t=17.604,P<0.001)。5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IL-6和VEGF呈正相关关系(r=0.601,P<0.001)。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存在IL-6和VEGF的高水平异常表达,其检测有利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确诊、病情评估、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黄祥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08-10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30例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30例开腹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但腹腔镜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能够减少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释放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4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 ALL患儿初发和复发时血清sIL—2R明显增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完全缓解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计 血清中sIL—2R水平的测定有助于ALL患儿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正元胶囊辅助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儿童ALL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采取培门冬酶注射液组成的VDPA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缓解期内服正元胶囊,4粒/次,3次/天,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6个月和1年后的无事件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2组儿童ALL血清中IL-6和TNF-oα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近期总缓解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 (P <0.05).对照组6个月和1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5.56%和86.67%,观察组为97.78%和93.33%,2组无事件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低白蛋白血症、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及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患儿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正元胶囊辅助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LL的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可能与其提高儿童ALL血清中IL-6和TNF-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赵凯  蔡莉莉  王根杰 《癌症进展》2022,(15):1587-1589+1593
目的 分析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ALL患儿(作为观察组)和57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LL患儿血清IL-6和PCT水平,分析血清IL-6和PCT水平与ALL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Risk分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原始细胞比例的ALL患儿血清IL-6、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IL-6水平22.17 pg/ml为临界值将88例ALL患儿分为IL-6高表达组(n=52,≥22.17 pg/ml)和IL-6低表达组(n=36,﹤22.17 pg/ml),IL-6高表达组ALL患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个月(95%CI:10.2~17.4个月),明显短于IL-6低表达组患儿的19个月(95%CI:13.5~2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3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30例]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初诊AL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 比值及CD16+/56+ 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 P<0.05) ;CD8+ T 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19+ B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均 <0.01).ALL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 比值明显低于AML组( 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初诊AL患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和CD4+CD25high Treg 细胞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A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AML患者相比,AL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CD4+CD25 high Treg细胞增多可能是AL患者免疫功能受抑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L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3种血浆miRN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疾病状态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其中初诊患儿12例,完全缓解患儿16例,复发患儿12例,同时收集我院经健康体检的儿童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所有儿童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浆,采取直接扩增目的microRNA,并反转录为cDNA,qRT-PCR方法检测血浆miR150、miR155、miR233的表达.结果 ALL组中血浆miR150、miR155、miR233的表达均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血浆miR150和miR233在初诊组和复发组的表达显著低于缓解组和正常组(P<0.05),血浆miR155在初诊组和复发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缓解组和正常组(P<0.05).3种miRNA在初诊组与复发组之间、缓解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诊组中3种血浆miRNA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种血浆miRNA的AUC(曲线下面积)和95%CI(95%可信区间)均有较好的满意度,且3种血浆miRNA联合检测的精确度更高.结论 血浆miR150、miR155、miR233的表达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治疗和复发监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TNF-α和IL-6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表达的TNF-α和IL-6,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疾病进展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水平的改变及在评估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中的参考价值。方法:测定72例健康体检者、51例良性血液病、79例急性白血病的TSGF水平,其中37例为初诊急性白血病,42例白血病已予化疗(29例完全缓解,13例未达完全缓解),并进行组间血清TSGF水平统计分析。结果:良性血液病组血清TSGF水平高于健康体检组,低于急性白血病初发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急性白血病初诊组比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白血病治疗组TSGF水平较初诊组下降(P<0.05),完全缓解(CR)组水平与良性血液病类似,未达完全缓解(PR+NR)组与急性白血病初诊未治疗组相当,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组较未达完全缓解(PR+NR)组TSGF水平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水平测定有助于良性血液病与急性白血病二者的鉴别,动态血清TSGF水平测定可作为反应急性白血病临床化疗疗效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TNF-α和IL-6的浓度变化与食管癌分期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128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和84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食管平滑肌瘤组)的血清VEGF、TNF-α和IL-6浓度,并与8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食管癌组血清VEGF、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食管平滑肌瘤组和对照组( P﹤0.01)。食管癌患者IV期组﹥III期组﹥I、II期组(P﹤0.01)。伴有淋巴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1)。结论:外周血VEGF、TNF-α和IL-6水平与食管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对判断食管癌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津媛  吾为一 《白血病》2000,9(2):92-94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霈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及RIA测定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31便急性淋巴细胞细胞白血病(ANLL)及20例2蝗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结果:AL患儿血清SIL-2R和TNFα发病期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后二者差异无统计意义。发病期经化疗完全缓解后降至正常水平,化疗  相似文献   

17.
申华  张妍妍  孙瑞姣 《癌症进展》2021,19(24):2582-2585
目的 探讨专项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乳腺癌老年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专项组,每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专项组采用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D-D水平均明显降低,专项组PT、APTT、TT均明显长于常规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专项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项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下肢DVT、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4例AL患儿,其中初诊未治26例,治疗后完全缓解(CR)23例,复发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骨髓细胞XIAP蛋白表达。对照组为10例非恶性血液病且骨髓正常患儿。结果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中XIA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P〈0.05)和对照组(P〈0.05),和复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P〈0.05);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中XIAP蛋白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IAP蛋白在儿童AL患者中高表达,提示XIAP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参与了儿童A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NF-α、IL-6和VEGF的浓度变化与甲状腺癌分期及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癌组)和4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腺瘤组)的血清TNF-α、IL-6和VEGF浓度,并与4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甲状腺癌组血清TNF-α、IL-6和VEGF水平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对照组(P均<0.01);甲状腺癌患者其水平Ⅳ期组>Ⅲ期组>Ⅰ、Ⅱ期组(P均<0.01);且伴有颈部淋巴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其水平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转移的患者(P<0.01);在甲状腺癌患者不同性别之间和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NF-α、IL-6和VEGF水平与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对判断甲状腺癌患者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9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TNF-α和IL-6浓度均高于健康组(P<0.01),特别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TNF-α浓度是对照组的10倍,而IL-6浓度是对照组的2.5倍;同种恶性肿瘤患者未手术者TNF-α和IL-6浓度水平也均高于术后复发者.结论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可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其浓度测定可能作为临床病情观察和监测疗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