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梳理“玄府”内涵及源流、生理病理特点、目前中医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治的认识,提出现有认识无法含括多发性骨髓瘤前期病变及髓外病变等,结合玄府学说进行诊治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提倡早期积极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进展。玄府郁闭,尤其是肾、脾、肺之玄府病变是病机的关键,基于玄府贵开理论,强调治疗应重视宣通,提出直接开玄、通补兼施等治疗思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大偻”范畴,阳虚是其重要的发病基础。首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阳虚体质居多,督脉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位,督脉亏虚卫外不固,则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痹阻经络气血,日久酿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其次,葡萄膜炎、肺间质纤维化、骨质疏松、焦虑抑郁状态等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的出现也多与阳气不足有关。因此,温阳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治疗原则。从温阳以祛邪、温阳以通络、温阳以养脏3个方面入手,达到阳气充沛流畅,化痰祛瘀以及通络止痛的治疗目的。但温阳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绝非单纯使用温热药补充阳气,而是要顺应阳气充沛流畅的特点,且注意温补与温通并重。在具体临证遣方用药上应该擅用辛味药,取其“能行、能散、能补”的功效特点,同时还要不忘阴中求阳,灵活配伍甘温甘寒类养阴药,以求“阴生阳长”及久郁之燥热邪热伤阴。  相似文献   

3.
免疫炎症、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3个主要的病理变化,免疫炎症则是强直性脊柱炎病理进程的核心阶段,控制免疫炎症是治疗的关键。综述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炎症反应,及健脾化湿通络法干预的研究现状,显示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既具有独特优势,亦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目前西医学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内服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等;但疗效并不稳定,且长期口服西药可能会有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苗医学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丰富,其外治法具有“简”“便”“廉”“效”“广”等特点,是苗族人民长期以来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总结实用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苗医外治法内容丰富,之前仅在民间使用。近年来,随着民族医学研究的兴起,苗医药有不少疗效显著的药物及治疗方法见诸报道,现就常用的弩药针法、蒸浴疗法及外敷法等几种外治法简要操作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分析探讨苗医学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依据,以期为苗医药进一步学术研究与临床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为进一步挖掘民族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也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的风湿病,多见于青壮年,病程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合并症,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认识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本病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发挥补肾通络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作用,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彭江云教授辨证论治强直性脊柱炎,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主要是"阳虚邪凑",肝肾不足、肾虚督寒为本,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侵袭督脉为标,内外之邪相互结合致使气血不通、阻于督脉而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提出温阳散寒、补肾强督、通络止痛的原则。治疗时善用并重用附子、细辛、桂枝、干姜等温阳散寒之品以缓解病症,重视扶正固本、扶阳存津、温阳散寒为其治疗特色。彭江云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甚佳,值得研究及学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并设立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临床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督汤能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症状,明显降低其血沉水平,疗效稍优于非甾体抗炎药,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总结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变化,分析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机制。深入研究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效果,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致残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彭江云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以肾虚督寒、阳虚邪凑、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发病之本,感受风寒湿邪为发病之标.因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易失治、误治,患者依从性不佳,缺乏规范治疗等问题,病情反复发作,导致脊柱畸形或关节强直的不可逆损伤.治疗上用强脊方温肾强督、活血通络、补益肝肾,并以大剂量附子为君加强助阳温经、散寒止痛之效,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强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强直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并对术中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16例(32髋)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强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改善为平均68°,髋关节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42°改善为8°,术后所有患者生活均可自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侗医药来源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及医疗实践活动之中,其常用治疗方法简便,对生活中常见疾病疗效确切。强直性脊柱炎为临床中常见的风湿病之一,以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属于侗医“腰痛”(给奎)或“腰腿痛”(啃奎霸刚)范畴。侗医药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独特的认识,其特有的熏蒸疗法就包括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疗法正变得日益丰富。通过查阅大量侗族医药古籍藏书,走访侗族民间医药人员,广泛收集现代侗医药文献及侗医药资料后,对侗医特色熏浴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常用方药等进行论述,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治疗新思路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RI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价值。方法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进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对照组,前者给予补肾强督汤+西医常规治疗,后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磁共振平扫+增强检查及X线检查,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RI及X线影像改变。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西医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P〈0.05)。治疗后MRI显示关节周围强化程度减弱、软骨侵蚀无增加、骨髓水肿减轻或消失、关节积液减少、异常脂肪沉积减少。治疗前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对比无明显变化。结论MRI能有效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 康复组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辅助功能训练, 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国际通用的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表对两组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患者功能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恢复的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头汤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乌头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ASAS20疗效、ASAS40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脊柱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自...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欣  白人骁  李德达  朱波  吴疆 《中国骨伤》2009,22(7):488-490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特点,避免诊断延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26~72岁,平均44.8岁。分析内容包括:病史、骨性融合椎体数、骨折特点、风湿活动状态等。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病史平均22.6年。骨性融合椎体数平均18.2节。1例为自驾车交通事故,1例有扭伤史,3例无外伤史为应力骨折。2例合并椎体骨折:骨折线分别经T6、T7或L1椎体;3例合并椎间隙骨折:2例骨折线经L1,2椎间隙,1例骨折线经L2,3椎间隙。未见压缩骨折及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4例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急性炎症指标与疼痛程度不相称。非甾体抗炎药均无明显止痛效果。在外院均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复发”,平均延误1.51个月。结论:①骨折好发于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胸腰椎广泛骨性融合者;②好发于下部胸椎和上部腰椎,且多为应力骨折;③可以为合并椎体骨折或椎间隙骨折;④易误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复发”而发生误诊、漏诊;⑤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背痛突然加剧,疼痛程度与急性炎症指标不相称,非甾体抗炎药甚至皮质类固醇疗效欠佳,应考虑到胸腰椎骨折可能。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痹病”“大偻”“脊痹”范畴,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病辨证,认为三者在患者体内共存,具体内容和程度不同,三者相互搏结、互为因果,认为肾虚血瘀证强直性脊柱炎治宜益肾壮督、养血柔筋、活血化瘀,采用经验方强脊宁二号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线药物。随着制药水平和科技的进步,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制剂类型、服用方法、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对于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就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强直性脊柱炎居家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依据功能锻炼方案进行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30 min;观察组依据功能锻炼方案实施基于碎片化时间的功能锻炼.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及晨僵、疼痛、枕墙距、胸廓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晨僵、枕墙距、胸廓活动度及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居家患者实施基于碎片化时间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症状及脊柱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脊柱关节炎的一种类型。现阶段的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与肠道菌群生态失调有关,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及肠道菌群干预具有不错的效果,运动和膳食结构也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此外,肠道菌群代谢组学可深入地表征疾病背后的致病机制,能够发现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以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靶向治疗也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因此,肠道菌群作为治疗靶点备受关注,故基于肠道菌群综述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