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并应用损害控制理论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创伤外科11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救治方法和手术原则分为一体化救治及损害控制组、一体化救治组和常规救治组,比较三组间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 结果 一体化救治及损害控制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研究指标均优于一体化救治组和常规救治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并早期应用损害控制理论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创伤已成为40岁以下成人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严重多发伤及其伴发的创伤性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为重要的原因[1].因此,如何最大限度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仍是创伤急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与传统的专科专治急救模式相比,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下的严重多发伤急诊规范救治因其强调生存链与创伤救治连续体理念,正逐渐被广大医师所重视和接受.我院2007年1月创建急诊危重病中心,采取创伤一体化救治新模式,对严重多发伤实行急诊规范化救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的一体化急救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ICU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恢复平稳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时间发生率6.67%(4/60),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1.67%(13/6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应急处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6.67%(46/60)(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的一体化急救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合计256例患者,根据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应用时间分为对照组(传统急诊流程护理,128例)及优化组(优化急诊护理路径,128例)。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效率、急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预后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化组抢救效率、Fugl-Meter评分、Barthel指数、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入院至接诊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转运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效率并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1月以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60例创伤患者的效果,并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6例非绿色通道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机制、ISS及失血量等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60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3%,对照组46例患者死亡5例,死亡率为11%(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问、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空间和时间,显著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保证了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在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中山市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救治的效果,分析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模式和关键点。结果 共收治135例,抢救成功107例,成功率79.3%;死亡28例,死亡率20.7%。结论 (1)住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发伤救治的发展趋势,(2)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模式:急救中心设立创伤中心、建立成套的创伤急救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多发伤的诊治由急救中心医师实施或组织实施。(3)严重多发伤救治的关键点:抓好院前、院内急救——抢救生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及治疗——进一步治疗原发损伤,保护各脏器功能,促进机体恢复,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时机理论关怀护理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Porte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重症时机理论关怀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诊用时指标、Porter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7.50%(31/4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运送至手术室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静脉处Port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5.00%(30/40)(P<0.05)。结论 重症时机理论关怀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血管通畅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骨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n=46)和观察组(n=47)。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分别于术前0.5 h(T_0)和术后1 h(T_1)、6 h(T_2)、12 h(T_3)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4、IL-10水平;于T_0和术后1 d(T_4)、3 d(T_5)、7 d(T_6)评估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变化;于T_0、T_1、T_2、T_3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_0、T_1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TNF-α、IL-6、IL-8水平高于T_0时,IL-4、IL-10水平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T_2、T_3时,T_3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T_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2、T_3时TNF-α、IL-6、IL-8、IL-4、IL-10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6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4、T_5时MMSE评分低于T_0、T_6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5时MMSE评分高于T_4,T_4、T_5时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1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T_0时,T_2、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T_1,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T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2、T_3时ATⅡ、皮质醇、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12例,意外伤害10例。2012年类似创伤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6.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6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10例,意外伤害8例。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致伤机制及院前指数(PHI)等指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9.37%(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建立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可提高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水平,规范院内救治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害控制各环节流程,建立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与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探讨应用效果。 方法在介入专科病房修订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对比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科室实施前和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实施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情况、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认可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后,患者血管再通和生活自理人数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认可、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构建和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能显著提高患者救治率、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认可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使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专业的微创介入救治,保障了安全,促进了患者尽速康复和医护和谐团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0"院前急救—急诊室救治—ICU及专科病房救治"三位一体"的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96例,根据来院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经"120"现场救护并送来本院就诊的100例作为研究组,自行就诊的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效果、住院前和住院第7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治疗3个月时病死率和并发症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发病到入院时间、窒息、抽搐和病死率对照组较研究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前脑疝的发生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影像学诊断时间、入住专科时间、延续病死率和住院第7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都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内,两组比较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期间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病死率和再卒中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广三位一体的急救模式是目前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6月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4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CNP护理。比较两组用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遵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遵医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采用CNP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遵医依从性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舰(潜)艇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偶测血压(CBP)及动态血压(ABP)与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关系.方法:监测EH患者的CBP和ABP,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和NE浓度.结果:EH患者(n=36)血浆E、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26)(P均<0.01);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升高更明显(P<0.01);潜艇组高于水面舰艇组(P<0.05);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日间平均SBP、DBP与血浆E、NE水平呈正相关(r=0.338~0.498,P<0.01~0.001);偶测平均SBP与E、NE相关性次之(r=0.269~0.284,P<0.05);偶测平均DBP及夜间平均SBP、DBP与E、NE水平无相关性(r=0.198~0.231,P均>0.05).结论: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在舰(潜)艇育年军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BP与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关性优于CB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创建湖南省三级医院“三梗一出血”预警防控模式,为逐步建立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和救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院内发生“三梗一出血”患者328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发生的“三梗一出血”患者27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结合对照组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预警防控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和诊疗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诊疗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防控模式能够明显缩短“三梗一出血”患者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致死率,提升诊疗服务满意度,为建立逐步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和救治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对比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筛选样本对象为我院就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于2022年01月-2023年03月筛选样本量共计90例,按照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均匀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依从行为、止血效果、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心理状态(BAI、BDI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获得的止血总有效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各方面临床依从性行为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以对照组结果为参照,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其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显著偏低,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I、BDI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评价均比常规护理高,还能规范引导患者乐观生活,拥有良好睡眠状态,此模式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在对急诊昏迷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急诊科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昏迷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入院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由家属送入医院即未进行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由120接入医院并均进行了院前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介入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介入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介入急救时间,提高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01月-2022年01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康复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康复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对比分析后发现,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进行评分后,结果显示,护理前自护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康复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康复组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满意度为89.33%,康复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0例急诊中毒洗胃患者分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舒适护理)各20例,将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及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对比。结果 虽干预前SAS、SDS及舒适度评分P>0.05,但干预后试验组、参照组评分均降低,而试验组相比参照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舒适度评分也高于参照组,另外,发生不良反应更高的是参照组,和试验组具有鲜明对比(P<0.05),以及在满意度方面,高出参照组15%(P<0.05)。结论 舒适护理相较常规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更具有价值,获得满意评价同时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降低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讨论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接诊收治的1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疗效(98.0%)优于常规组(82.0%)(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94.0%)优于常规组(80.0%)(P<0.05);实施护理措施后,优质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就老年慢阻肺患者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措施具备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发伤院内紧急救治规范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院内紧急救治规范对于多发伤救治效果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年来收治的1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制定院内紧急救治规范前2年内的46例为对照组,规范制定后的4年内的132例为绿色通道组。分析两组的年龄、致伤机制、ISS评分、院内各救治环节时间、死亡率。结果两组年龄、致伤机制、I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绿色通道组在急诊科处理、放射影像科检查和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绿色通道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4.55%;对照组46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0.70%(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外科医师组成的多发伤急救团队制定的多发伤院内救治规范可显著缩短院内救治时间,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