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 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和云南省各州(市)上报的布鲁氏菌病年度监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概况, 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特征及血清学、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9 - 2021年云南省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1 408例, 年均发病率为1.00/10万;发病数从2019年的321例增加至2021年的701例, 发病率从2019年的0.68/10万增加至2021年的1.50/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9月(85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昆明市(483例)、曲靖市(379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81例), 共占总病例数的81.18%(1 143/1 40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 70岁, 占89.70%(1 263/1 408);男性958例、女性450例, 男女性别比为2.13 ∶ 1.00;职业以农民为主, 占84.02%(1 183/1 ...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合并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168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 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合并骨关节炎组和非合并骨关节炎组,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8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中, 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组83例、非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组85例, 男、女性别比为2.73 ∶ 1.00(123 ∶ 45), 年龄为56(46, 64)岁;合并骨关节炎组患者年龄中位数高于非合并骨关节炎组(58岁比53岁, Z = - 2.89, P = 0.004)。临床症状中, 合并骨关节炎组患者腰背痛、乏力、关节肌肉疼痛发生率均高于非合并骨关节炎组[75.9%(63/83)比56.5%(48/85), 30.1%(25/83)比15.3%(13/85), 47.0%(39/83)比17.6%(15/85), χ2 = 7.07、5.27、16.58, 均P < 0.05];实验室检查中, 合并骨关节炎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 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科学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自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4 - 2021年陕西省报告的507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学培养资料, 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 通过Excel 2016软件汇总数据并分析, 并利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 50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18 - 2021年(322例), 发病高峰期为5 - 7月份(255例);主要分布于渭南市(129例)、榆林市(114例)和延安市(97例);职业以农民为主(415例);年龄集中在40 ~ 59岁(272例);男女性别比为3.22∶1.00(387∶120);95.46%(484/507)的病例有牛、羊密切接触史, 主要为羊接触史(480例);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多汗、关节肌肉疼痛多见, 肝、脾、睾丸肿大少见;89.55%(454/507)的病例在急性期内得到诊断;试管凝集试验中, 1∶200阳性病例最多(139例);经培养分离得到214株布鲁氏菌, 出菌率为42.21%, 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变化, 为布病防治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04 - 2019年宁夏布病报告病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情况(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 2004 - 2019年宁夏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5 337例, 死亡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为15.21/10万, 范围为0.02/10万~44.83/10万, 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 731.60, P < 0.001)。其中, 2004 - 2010年处于低发态势, 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2011 - 2019年进入高发阶段, 年均发病率为24.83/10万。布病在全年各月均有发病,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 - 9月, 占71.60%(10 981/15 337);4 - 8月季节指数均> 100%, 存在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70岁, 占89.60%(13 742/15 33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性别比为2.66...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并发皮疹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3例布鲁氏菌病并发皮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结果。结果 13例布鲁氏菌病并发皮疹患者, 女性10例、男性3例, 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62岁。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可伴有寒战、乏力、多汗、关节痛和头痛等症状。13例患者中, 12例出现躯干、四肢散在红色或暗红色斑疹/丘疹/斑丘疹, 1例出现双下肢红色斑疹, 皮疹2 ~ 10 mm大小不等, 均无瘙痒和疼痛症状, 压之不褪色。所有患者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均阳性;4例患者血液样本分离培养出布鲁氏菌;所有患者均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 检测值范围分别为27.1 ~ 146.4 mg/L、22 ~ 79 mm/hr;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降低各1例, 分别为64 × 109/L和96 g/L;7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 检测值范围分别为51 ~ 204、45 ~ 21...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迄今为止动物间布病尚未根除, 且缺乏安全有效的人体疫苗, 因此, "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仍然是人间布病管理中的重要策略。布病治疗目标为缓解和缩短症状期, 减少并发症, 防止复发以及转为慢性等。目前, 尽管抗感染治疗对于大部分患者效果良好,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发生治疗失败或后期复发等情况, 因此, 布病的治疗策略亟待优化。本文阐述了布病治疗原则、临床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以期为优化布病药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 经破损皮肤感染, 食入、鼻孔滴入或吸入病菌污染物也可致病, 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罕见[1]。该病易复发, 且病死率较高。有研究显示, 我国类鼻疽主要高发于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等地[2]。山西省太原市属于北温带地区, 2022年之前从未有过类鼻疽病例的报告。2022年7月22日, 山西省人民医院报告了太原市首例输入性类鼻疽病例, 接到报告后,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迎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对该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后续处置,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 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山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6 - 2021年山丹县人间布病疫情数据, 描述三间分布(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特征,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6 - 2021年山丹县累计报告布病病例482例, 年均发病率为48.99/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4.85%, 409/482);男女性别比为3.16 ∶ 1.00(366/11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感染途径中, 养殖牛羊(喂养、清扫圈舍等)而直接接触感染者最多, 为107例, 占总病例的22.20%(107/482)。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1.09, P < 0.001)。山丹县下辖9个乡镇均有人间布病病例分布, 其中老军乡人间布病年均发病率最高(95.72/10万), 与其他乡镇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49, P < 0.001)。结论 2016 - 2021年山丹县人间布病疫情总体较高, 畜牧业部门应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枣庄市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以提高对布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枣庄市立医院确诊的急性期布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确诊的71例急性期布病患者中, 男性患者居多, 男女比例为2.2 ∶ 1.0(49 ∶ 22), 年龄为(53.23 ± 14.12)岁, 主要集中在枣庄市峄城区(32.39%, 23/71);80.28%(57/71)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全年均有发病, 主要集中在4 - 10月(76.06%, 54/71);主要症状有发热(100.00%, 71/71), 肌肉关节疼痛(80.28%, 57/71), 乏力(54.93%, 39/71), 多汗(39.44%, 28/71), 部分有肝脾肿大(18.31%, 13/71)和睾丸炎(4.23%, 3/71)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 白细胞降低占12.68%(9/71), 红细胞减少占21.13%(15/ 71), 血小板减少占8.45%(6/71), 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占12.68%(9/71), C-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例不典型神经型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结果 5例病例的年龄范围为4 ~ 69岁, 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 4例有明确的羊接触史。5例病例血清布病抗体均为阳性, 3例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 4例腰穿脑脊液(CSF)检查颅内压升高, 5例细菌涂片及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经磁共振(MRI)检查, 2例颅内异常高信号, 其中1例异常部位为双侧额顶叶及右侧颞枕叶, 表现为长T1、T2信号,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另1例异常部位为双侧放射冠-内囊后肢-双侧大脑脚, 表现为连续T2、FLAIR稍高信号。1例脊髓信号异常, 表现为C2-3间盘水平椎管内脊髓右侧见小斑片样长T2信号。1例肌电图检查异常。5例病例中, 2例诊断为布病性脑炎, 1例诊断为布病性脊髓炎, 1例诊断为布病性舌咽神经损害, 1例诊断为布病性脑脊髓神经病。5例病例均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 有3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西省晋中市国家级布鲁氏菌病(布病)监测点监测结果, 为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汇总2013 - 2021年晋中市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平遥县)监测结果, 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 - 2021年, 晋中市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共报告布病病例996例。共采集重点职业人群血清3 538人份, 布病血清阳性检出者161例, 阳性率为4.55%, 其中新发病例占55.28%(89/161), 隐性感染者占21.74%(35/161)。年血清学检查阳性率波动在1.19% ~ 20.55%, 除2014年, 其余年份阳性率均≤5.00%, 不同年份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2.89, P < 0.001)。监测点覆盖了辖区内所有乡镇(5镇8乡), 不同乡镇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6.45, P = 0.009)。不同职业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7.35, P < 0.001), 其中兽医、放牧人员的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5.41%(2/37)、4.76%(29/609)。不同年龄段间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血培养阳性菌株的生物型, 结合临床资料了解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的30例患者中, 对12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布鲁氏菌株, 采用AMOS-PCR鉴定生物型;并收集12例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 包括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相关信息。结果 AMOS-PCR结果显示, 12株菌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12例患者中, 男性9例、女性3例, 均有明确的牲畜接触史, 发病时间集中在4-9月份。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 其次为头痛头晕(9/12)、乏力(8/12)、消化系统症状(8/12)、多汗(7/12)、腰背痛(6/12)、骨关节痛(6/12)。1例患者并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1例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盆腔积液、腹腔积液;2例患者仅出现腹腔积液。3例患者肝功能异常, 6例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 9例患者血肌酐降低。12例患者中, 10例患者口服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另2例患者因肝功能受损, 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多西环素抗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布病)高发地区人间布病的流行特征, 为高发地区布病的精准化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自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监测数据库收集2018 - 2020年甘肃省环县(东部)、瓜州县(西部)、张家川县(南部)、高台县(北部)和景泰县(中部)5个布病高发县的人间布病监测资料, 描述性分析高发地区布病流行特征。结果 2018 - 2020年甘肃省布病高发地区实验室确诊布病病例共787例, 患病率为3.64%;各年患病率依次为2.63%(205/7 780)、4.60%(327/7 111)、3.78%(255/6 746), 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44, P < 0.001)。环县、瓜州县、张家川县、高台县和景泰县的布病患病率分别为0.02%(1/4 263)、3.67%(140/3 817)、4.32%(182/4 209)、4.89%(237/4 847)和5.04%(227/4 501), 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1.59, P < 0.001);2018年以中部的景泰县患病率最高, 2019、2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甘肃省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空间、季节以及年龄分布的变化,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 - 2020年甘肃省人畜间布病报告数据,人间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畜间阳性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所的月报信息。人间布病根据年份、月份、年龄、地区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畜间布病根据年份、月份、种群、地区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运用ArcGIS 10.2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流行特征分析,运用Measuring Geographic工具计算2018 - 2020年人畜间布病发病重心转移距离。结果 2018 - 2020年,甘肃省人间布病共报告6 375例,40 ~ 59岁年龄段占总报告的54.96%(3 504/6 375)。其中,2018年1 584例、2019年1 787例、2020年3 004例。人间布病高发时间为7和11月份。畜间共检出布病阳性牲畜48 180只,其中阳性羊47 342只,占检出总阳性数的98.26%(47 342/48 180)。畜间布病高发时间为10月份。14个市(州)中畜间布病报告主要集中在庆阳市、张掖市、酒泉市。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选取分离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JSY-26、G-9、WSY-13、AW-3株)DNA, 采用PCR扩增利福平rpoB基因, 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以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标准株(RB51株)和利福平敏感株(ALT-8株)的rpoB基因序列为参照, 应用Mega 7.0软件比对分析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 determination region, RRDR)内外的碱基突变位点及类型。结果经序列比对分析, JSY-26和WSY-13株均在rpoB基因RRDR 1 57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鸟嘌呤(guanine, G)突变为腺嘌呤(adenine, A);G-9株在rpoB基因RRDR 1 60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胞嘧啶(cytosine, C)突变为A。AW-3株在rpoB基因RRDR外2 536、2 537、2 626、2 636、2 654 bp处出现3种类型共5处突变, 分别为插入突变3处[胸腺嘧啶(t...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陕西省人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并探讨疫情处置情况。结果 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13起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陕北地区报告3起, 关中地区报告10起, 涉及65例人间布病确诊病例。性别分布:男性47例, 女性18例;职业分布:农民35例, 养殖人员13例, 学生8例, 散居儿童6例, 工人2例, 幼托儿童1例;年龄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 ~ 69岁年龄段(30例);时间分布:13起事件发生时间集中在4 - 8月份, 高峰期为5月份;感染途径:11起事件由职业接触感染, 1起事件由饮生羊奶感染, 1起事件由接触被病羊感染的放养犬只感染。13起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包括事件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高危人群筛查、病原学培养、畜间疫情处置、消毒及宣传教育等。结论陕西省陕北地区老疫区和关中地区新疫区布病疫情活跃, 应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做好人间布病精准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大、分布广, 各疫源地鼠疫流行状态不尽相同。有些鼠疫自然疫源地已静息多年, 处于稳定控制状态;有些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比较活跃, 每年都能分离到几十株鼠疫耶尔森菌, 动物间鼠疫不时波及人间, 且发生的人间鼠疫病例中重症多, 病程短, 病死率高。近年来, 随着进入鼠疫自然疫源地从事放牧、工程建设等外来务工人员剧增, 主动接触旱獭、野兔、牧羊犬等染疫动物的机会增加, 由此导致人间鼠疫病例增多。除此之外, 非法猎捕、贩运、销售旱獭的行为屡禁不止, 导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人间鼠疫。为此, 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 根据动物间及人间鼠疫流行特征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鼠疫防控策略。本文通过探讨现阶段甘肃省鼠疫疫情特征和采取的防控策略, 为今后优化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疫情数据及防控措施, 了解新冠感染疫情流行特征、发展趋势及影响防控效果的主要因素, 为科学防控新冠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新冠感染疫情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网站报告数据。梳理全球新冠感染疫情流行特征、发展态势, 探讨影响疫情防控的主要因素。统计时间为疫情开始至2022年3月31日, 采用SPSS 19.0软件整理数据及统计分析。结果全球范围内新冠感染累计确诊病例, 2020年4月2日达100万例, 2020年6月28日达1 000万例, 2021年1月25日达1.00亿例, 2021年8月3日达2.00亿例, 2022年1月6日达3.00亿例, 2022年2月8日达4.00亿例, 2022年3月31日达4.89亿例。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31日, 每增加1亿病例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疫情开始到全球病例增至1亿约360 d, 从1亿增长到2亿、2亿增至3亿的时间平均为170 d, 确诊病例从3亿增至4亿仅为33 d), 疫情发展速度加快。全球范围内累计死亡病例, 2020年4月9日为10万例, 20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吉林省克山病病区范围及病情转归变化, 为调整克山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 - 2021年吉林省38个克山病病区县(市、区)上报的克山病年报数据, 对克山病病区范围、人口数、现症患者一般情况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底, 吉林省克山病病区范围总体无变化, 病区县、乡、村常住人口数较2017年分别减少了11.77%、26.77%、35.55%;克山病现症患者共1 092例, 其中潜在型克山病926例、慢型克山病166例, 男女性别比为0.38∶1.00(303∶789), ≥60岁者占79.76%(871/1 092), 且有部分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病。2021年克山病患者较2017年减少1 020例, 死亡、迁出(入)、失访、重新诊断分别占转归总数的34.29%(500/1 458)、27.85%(406/1 458)、25.51%(372/1 458)、12.35%(180/1 458);60岁以下中青年死亡患者共57例;5年间新发现克山病患者24例, 包括潜在型克山病4例、慢型克山病20例, 且有6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在确诊2年内死亡。结论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 掌握其流行态势, 为进一步进行人间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20年, 咸阳市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64例, 无死亡病例报告, 年发病率自2014年开始迅速上升, 2019年最高, 为5.79/10万, 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00.40, P < 0.001);咸阳市人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奶山羊养殖县, 累计报告病例571例, 占66.09%;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8月份, 占64.35%(556/86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69岁, 占68.29%(590/864);男女性别比为2.40 ∶ 1.00(610 ∶ 254);职业主要是农民, 占83.45%(721/864), 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等非职业人群的比例有所上升。咸阳市人群血清学总阳性率为3.14%(283/9 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