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小静脉闭塞病 (HVOD) 是一种在组织学上以肝小静脉的非血栓性闭塞为特征的少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其影像学报道甚少,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院的HVOD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初步探讨与归纳其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忠耀  刘希胜 《肝脏》2015,(1):60-62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多层螺旋CT(MSCT)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临床、穿刺引流及脓液培养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总结MS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治疗特点。结果 54例患者中,45例病灶位于肝右叶,9例病灶位于肝左叶。MS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灶,CT值约5~39Hu,MSCT增强扫描:42例病灶呈边缘环状强化,12例病灶表现为多房或蜂窝状征象,1例病灶内见气体。内科保守治疗14例,脓腔直径4.1±2.1cm,发热时间为16.6±3.3天,平均住院21.8±3.3天;穿刺引流37例,脓腔直径6.3±2.6cm,发热时间为11.3±2.7天,平均住院14.4±2.1天;外科切除治疗3例,平均脓腔直径6.2 cm,平均发热时间为8.5天,平均住院18.7天。三组数据比较提示:内科治疗组脓腔直径、发热时间较另外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穿刺引流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另外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三期扫描能详细的显示脓肿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根据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诊断。对脓腔较小者可以内科治疗;对脓腔较大、全身反应较重者建议进行穿刺引流治疗,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发热,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早期焊工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例我院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Ⅰ期及Ⅱ期电焊工尘肺分析其42次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7例常规CT扫描显示了特征性的表现,其中23例(23/27,85.2%)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央磨玻璃微结节,其中12例(12/23,52.2%)伴有分支状细线影;1例(1/27,3.7%)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3例(3/27,11.1%)仅为分支状细线影。结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叶磨玻璃密度微结节和分支状细线影是焊工尘肺的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对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临床确诊的PE病人,先行多层螺旋CT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100ml碘海醇,延迟15~20s和25~30s再行两次扫描。结果:平扫的间接征像:肺纹理稀疏11例,肺梗死灶形成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膜肥厚3例,胸腔积液8例。增强后的直接征像:充盈缺损(附壁性30支,部分性26支,完全性83支和中心性即轨道征15支)和动脉面细小11支。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急性PE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传统影像学检查如X线透视和腹部平片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有限,近年多层螺旋CT(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的:探讨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资料。15例患者仅行MSCT,31例于MSCT后行多平面重建(MPR)或曲面重建(CPR),其中8例加行表面遮盖(SSD)重建、透明重建(ray sum)、CT仿真结肠镜(CTVC)。分析MSCT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率。结果: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为肿瘤和肠黏连。MSCT的诊断敏感性为97.8%(45/46),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均为95.7%(44/46)。结论:MSCT轴位图像结合多种重建图像能有效判断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和并发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对老年人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 方法 119例老年小肠梗阻病例进行了螺旋CT平扫,57例平扫加增强扫描,利用工作站获得重建图像,将CT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 多层螺旋CT正确诊断梗阻病因116例,其中良性病变98例(包括胆石性梗阻、腹斜疝、腹内疝、闭孔疝、黏连性肠梗阻、粪便纤维素性梗阻、肠套叠、小肠克罗恩病和局限性急性肠炎等),恶性病变18例(包括术后吻合口复发、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和结肠回盲部恶性肿瘤等),误诊3例.74例小肠梗阻患者经手术证实.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老年人小肠梗阻病因有效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的MS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浆液性囊腺瘤8例,表现为多房2例:中央可见星芒状钙化,增强后分隔强化;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6例:边缘分叶,增强后病变无强化。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单房囊性病灶,3例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有强化。5例囊腺癌患者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结节及分隔强化,其中4例伴肝脏转移及1例伴邻近血管受侵征象。结论MSCT能很好显示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CT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元 《山东医药》2009,49(36):76-77
目的探讨肝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42例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32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最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10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42例中28例为巨块型(66.7%),8例为结节型(19.0%),6例为弥漫型(14.0%)。32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5.5%、96.7%、90.6%、96.5%。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和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65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5 s/转的螺旋扫描、单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 在6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889节段(直径≥1.5 mm)中,CT图像满足管腔评价为795节段(占89.4%).对于CT图像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MSCT对冠状动脉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50%)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95.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7%和96.9%;MSCT显示冠状动脉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和9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和98.9%.结论 如果冠状动脉CT图像满足管腔评价,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很高.MSCT可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N-MSCT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6例临床疑诊胆道梗阻的患者行常规腹部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检查,MSCT扫描数据经后处理重建获得N-MSCTCP图像,经ERCP及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89例。采用盲法(2位医师)分别根据MSCT常规横断位图像与MSCT横断位图像结合重建图像(N-MSCTCP)诊断胆总管结石并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医生甲ROC曲线下面积(Az值)分别为:AZ MSCT横断位=0.852,AZ N-MSCTCP=0.898;医生乙分别为:AZ MSCT横断位=0.827,AZN-MSCTCP=0.893,两位医生的AZ N-MSCTCP值均大于AZ MSCT横断位,表明N-MSCTCP图像诊断胆总管结石较MSCT常规横断位相对优越。结论 N-MSCTCP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较好方法,其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横断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老年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入选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PE患者55例,分为严重组(n=24)和非严重组(n=31)。比较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上腔静脉最大径、肺动脉最大径及栓塞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溶栓治疗前相比,严重组患者的RV/LV、上腔静脉最大径、肺动脉最大径及栓塞指数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严重组患者的肺动脉最大径和栓塞指数在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可用于PE的诊断,并能对溶栓后疗效进行评价,具有快速、有效、无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经16层螺旋CT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共累及224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肺动脉干1支,左、右肺动脉共9支,叶动脉45支,段动脉78支,亚段动脉及以下动脉分支91支.肺栓塞的CT表现:①直接征象: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附壁血栓、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②间接征象:肺野透过度增高,肺纹理稀疏、细小,肺动脉高压,肺梗死,主、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快捷、无创、安全、可靠的影像诊断方法,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征象,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并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CT仿真支气管镜(VB)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15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为40.6。病灶位于气管上段8例(53.3%)、中段5例(26.7%)、下段3例(20%)。病灶好发于气管侧后壁及后壁。根据病变的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1)管腔内广基底结节或肿块型,(2)沿管壁浸润状增厚型,(3)管腔内外生长型。结论MSCT可作为诊断气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内门-体静脉瘘(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s,IPVS)的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PVS患者临床及MSCT资料,并使用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AP患者82例,入院后2~3 d行多层螺旋CT(MSCT)胰腺灌注成像.另选取30名健康人群行腹部CT检查作对照.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利用CT自带软件PCT进行处理得到灌注参数,比较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变化.结果 AP组平均BF、BV、TTP、PS分别为(110.57±60.04)ml·100 ml-1·min-1、(156.68±65.11)ml/L、(146.58±29.46)0.1 S、(110.73±62.66)0.5 ml·100 ml-1·min-1,与对照组相比BF、BV明显下降(P<0.05),而TTP、P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灌注参数BV、BF可用于评估AP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4年2月在灌南县中医院确诊为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S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治疗特点。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中,37例病灶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33例为单发病灶,9例病灶表现为多房或蜂窝状征象。MSCT平扫结果示,病灶均表现为较正常肝组织低的低密度灶,CT值约6~40 Hu;动脉期:39例病灶边缘环状强化,3例病灶边缘无强化。内科保守治疗15例,穿刺引流27例。1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脓腔直径(3.7±2.1)cm,发热时间为(11.7±4.1)d,平均住院(22.6±5.3)d;27例行穿刺引流治疗的患者脓腔直径(6.3±2.8)cm,发热时间为(7.1±2.2)d,平均住院(13.7±3.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0.026、0.006)。结论 MSCT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脓肿位置、形态,结合患者病史可做出正确的诊断。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是一种有效、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发热,加快老年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在13例经病理证实肺隔离症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结合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13例肺隔离症患者中,9例病灶位于左下叶,4例病灶位于右下叶,11例为叶内型,2例为叶外型,异常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8例,不规则形5例。血管成像重组技术中13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并结合重组技术能提高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征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征患者60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诊断,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肺叶动脉、肺动脉部分亚段及分支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下显示率为100%,60例患者发现肺叶动脉栓塞89支,左、右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主干栓塞共84支,肺段动脉栓塞69支,亚段肺动脉栓塞52支。本组病例中双肺见斑片状实变影、渗出灶8例,伴胸腔少量积液38例,纤维条索影19例。结论螺旋CT检出阳性率达100%,优于国际报道的X线胸片检查,对确诊肺动脉栓塞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20排CT中采用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对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A、B两组,对比剂分别为碘350g/L(27例)和370g/L(31例);均采用320排CT扫描机,对比剂流速均为6 ml/s,总剂量50 ml,采用动态容积扫描模式,扫描参数:X线管转速0.5 s/r,层厚0.5 mm,管电流100~250 mA,管电压100 kV.利用4D DSA成像软件,测量纯肝动脉的达峰时间、达峰CT值;记录肝移植组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选取最佳纯肝动脉期的图像,进行容积(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图像重建(MPR).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根据不同数据资料进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 (1)肝移植A组,B组间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和人体质量指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间肝动脉达峰时间分别为(19.71±3.11)s、(20.06±3.67)s,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肝动脉达峰CT值、达峰绝对CT值分别为451.39±113.16、412.06±112.30,与A组的396.26±89.46、357.59±87.5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6、-2.038,P值均<0.05);(2)移植肝动脉成像:肝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2例,肝动脉吻合口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分别为13例、5例、9例、1例;肝动脉吻合口处多发中重度狭窄4例,肝动脉吻合口病变发生率为58.6%(34/58),肝动脉闭塞及重度狭窄者伴有肝门部侧支动脉形成6例,肝动脉-门静脉瘘及肝动脉迂曲各12例,肝内动脉小分支开放8例,其他包括15例伴有肝内动脉小分支稀疏,3例供受体肝动脉管径粗细不一致.结论 320排CT低剂量对比剂的4D DSA成像可获得准确的移植肝动脉纯动脉期图像,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肝移植术后对肝动脉并发症进行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对结核活动性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结核MSCT基本征像及MSCT对结核活动性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组统计继发性肺结核初治、好转期及非活动性肺结核MSCT基本征像特点,归纳出对结核活动性判断有价值征像。结果70例3组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MSCT主要征像有小叶中心结节及腺结节征(21/25)、小叶内网线结构(18/25)、树芽征(22/25)、磨玻影(15/25)、液体支气管征(8/25)和斑片影(24/25),前5种征像与B组好转期及C组非活动性肺结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斑片影三组出现率均较高,无显著性差异,索条影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继发性肺结核各期MSCT征像有一定特征性,MSCT对结核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