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02~2019-06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3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预后不良组;另收集同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未复发的3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预后良好组。统计所有早期宫颈癌患者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找出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淋巴脉管浸润、分化程度、阴道切缘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4cm、病理分型为腺癌或腺鳞癌、淋巴脉管浸润、分化程度为低分化、阴道切缘阳性是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受肿瘤直径≥4cm、病理分型为腺癌或腺鳞癌、淋巴脉管浸润、分化程度为低分化、阴道切缘阳性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寻找与其关联的临床特征。结果肿瘤大小及间质浸润深度是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不是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肿瘤最大直径2~4cm或间质浸润深度超过1/2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化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癌的预后影响。方法 45例早期宫颈癌合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5例未合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早期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接受辅导治疗几率、淋巴结转移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会增加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导治疗几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降低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故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罗婧  李玲  罗青  郑召鹏 《贵州医药》2013,(12):1142-114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早期宫颈癌(Ⅰ-ⅡA期)患者单纯根治性手术与单纯根治性放疗两者治疗效果相当。但早期宫颈癌伴有预后不良因素者,包括肿瘤体积大(直径≥4cm)、宫颈间质浸润达肌层外1/3、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阳性、宫旁浸润、病理分级为Ⅲ级、淋巴血管间隙受侵、特殊病理类型(腺癌、透明细胞癌、小细胞癌等)应进行术后辅助放疗。宫颈癌手术加盆腔放疗不良反应重,加强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64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寻找与其关联的临床特征.结果 肿瘤大小及间质浸润深度是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不是高危因素(P>0.05).结论 对肿瘤最大直径2~4 cm或间质浸润深度超过1/2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化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57例≤35岁及239例〉35岁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法进行HPVDNA分型检测或用HCII法进行高危型HPV测定。结果年轻宫颈癌组早期(≤Ⅱa期)病例53例(92.98%),发生淋巴结转移10例(17.54%),两组在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血管间隙浸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HPV分型检测者研究组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80.77%(21/26),高危型HPV亚型主要为16型(73.08%),对照组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74.51%(76/102),16亚型感染率为66.29%,行高危型HPV测定者研究组HPV阳性率为94.44%,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型HPV感染种类及病毒载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临床期别早、淋巴结转移率高,HPV感染率高,以16型多见。高危型HPV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术前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ammation index,SII)及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182例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SII最佳截断值,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2例患者中,46例盆腔淋巴结发生转移,转移率为25.27%。单因素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与SII≥359.15、脉管癌栓阳性、肿瘤≥2 cm、宫颈间质浸润深度≥2/3纤维肌层以及术前临床分期Ⅱ期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SII≥359.15、脉管癌栓阳性、肿瘤≥2 cm、宫颈间质浸润深度≥2/3纤维肌层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SII是术前预测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指标,是早期宫颈癌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对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8例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患者性别、年龄、辅助放疗、肿瘤大体类型、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复发转移、肿瘤的直径、距肛缘的距离、基底所占肠壁的比例与生存周期的关系分析。结果预后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复发转移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在预后因素中年龄、浸润深度、复发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 T分期)、复发转移,尤其适用于T1期、高分化腺癌的患者,辅助放疗可作为一种补救性措施或辅助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肿瘤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脉管内瘤栓、宫旁浸润、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肿瘤病理类型与术后累积复发率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均相关(P<0.05)。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29、2.549,P<0.05),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00,P<0.05)。结论 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率>7.3%的患者应加强术后补充治疗及随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宫颈癌的不同补救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宫颈癌83例,其中观察组24例,补充放化疗组27例,补充手术组32例.比较三组不同补救方法、并发症和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中位年龄54.04岁,手术组45.69岁,放化疗组56.41岁,三组两两比较,手术组中位年龄低于其他两组(P<0.05);83例患者妊娠次数和生育次数三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组和放疗组相比,在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切缘情况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8/32),放化疗并发症63%(17/27).83例患者中位随访65个月,中位复发时间28(9-51)个月,复发病死率9.64%.结论 对意外发现的宫颈癌应该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年龄、临床分期和病理因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年轻患者建议选择补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景钊  龚玲  董磊  邹长林  李文峰 《江西医药》2006,41(8):588-590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年轻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年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盆腔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1.7%.以闭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旁侵犯及脉管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和脉管浸润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晚、存在宫旁侵犯、肌层浸润≥1/2及存在脉管浸润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官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的统称,是宫颈癌发生的一个过程。约95%的宫颈癌患者体内可检出高危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PV已被视为宫颈癌发病的首要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CIN已成为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的关键。本研究就我院门诊2000年7月至2003年12月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INⅠ~Ⅱ级或HPV亚临床感染(SPI)患者63例随机分组,分别选用微波治疗(研究组)32例,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对照组)31例。  相似文献   

13.
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芬 《河北医药》2009,31(15):1930-1931
目的探讨化疗对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早期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行术后化疗,同期有40例相同期别及相同高危因素者未行化疗,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Kaplan-Meier法计算2组5年生存率,具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采用PAC方案。结果研究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病理类型中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低分化腺癌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分别为72.5%和42.9%;细胞分化程度G1病例数多于G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细胞分化G1存活率显著高于细胞分化G2;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少于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肌层浸润深度〈1/2存活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研究组患者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结论对具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患者选择性进行系统化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以患者年龄、宫颈癌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程度、子宫是否受累、脉管是否出现癌栓作为自变量并赋值,以术后5年期存活率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行回归性分析,总结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因素。结果在上述病例中,处于IIb期、低度分化、存在脉管癌栓、伴随深度肌层浸润、肿瘤直径>4 cm、子宫受累患者所占比率更高(P<0.05)。结论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子宫受累、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脉管癌栓是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宫颈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4, PDCD4)蛋白表达,分析其与早期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2例宫颈癌患者,符合早期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指征并实施手术。取癌组织和边缘正常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DCD4蛋白表达。比较手术患者不同组织PDCD4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访3年,比较手术患者中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癌组织PDCD4蛋白阳性表达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患者中癌组织PDCD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4.04%,低于边缘正常组织的75.53%(P<0.05);94例手术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37.23%,复发患者癌组织PDC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1.43%,低于未复发患者的47.46%(P<0.05);手术患者中,复发患者中IIa期、未/低分化、有脉管瘤栓占比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且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OR=4.693、7.294、7...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KAI1/CD82和ILK蛋白在宫颈鳞癌( SCC)组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两者与S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组织及40例SCC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AI1/CD82和ILK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2年的随访资料,分析两者与SCC的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KAI1/CD82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和SCC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KAI1/CD8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差异密切相关(P<0.05);ILK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和SCC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LK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差异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表达呈现负相关(r=-0.4164,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KAI1/CD82和脉管瘤栓是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1)KAI1/CD82表达下调和ILK表达上调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2)KAI1/CD82和ILK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他们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3)KAI1/CD82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4)KAI1/CD82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治疗后出现复发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未复发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程度、腹水细胞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为子宫内膜癌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4.55、4.39、3.33,95% CI =1.79~11.17、2.08-9.13、1.47-8.51)。结论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肌层浸润深度、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术后选择合适辅助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妇科检查特点。方法于我实验室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患者样本中各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病理检查,收集患者妇科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妇科检查和病理特征。结果对照组宫颈光滑8例(16.00%),宫颈桶状增大10例(20.00%),宫颈赘生物26例(52.00%),子宫增大5例(10.00%);观察组宫颈光滑1例(2.00%),宫颈桶状增大3例(6.00%),宫颈赘生物16例(32.00%),子宫增大1例(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肿瘤直径≥4 cm有24例(48.0%),淋巴结阳性11例(22.00%),深间质浸润33例(66.00%),脉管间隙浸润10例(20.00%);观察组肿瘤直径≥4 cm有10例(20.00%),淋巴结阳性5例(10.00%),深间质浸润19例(38.00%),脉管间隙浸润5例(1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在临床检查和病理特征常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比子宫和宫颈表现,能够初步分辨。同时根据淋巴结、浸润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14、P1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P14、P16在56例宫颈鳞癌组织、20例CIN Ⅲ组织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4和P16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CIN Ⅲ组织和宫颈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P14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年龄、肿瘤大小或脉管有无癌栓无关(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 0.05),与临床分期、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或脉管有无癌栓无关(P>0.05).结论 P14、P16基因的高表达发生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阶段,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故可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及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颈癌ⅠA2期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宫颈癌ⅠA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资料和病理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34例患者随访(37.35±19.34)个月,出现1例复发,无死亡病例.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宫颈癌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与宫颈癌的复发均无明显关系(P>0.05),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