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骨止痛方配合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术后采用补骨止痛方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观察术后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对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止痛方配合整体护理可以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机体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益肾壮骨方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活血益肾壮骨方口服,疗程2个月。对2组血液中骨保护蛋白(OPG)、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ST)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OST、BAP及O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给予中药活血益肾壮骨方内服,能明显改善骨代谢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归皮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予参芪归皮汤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参芪归皮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益肾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83 例骨质疏松症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 PFNA 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 42 例和中药组41 例。2组患者均给予PFNA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镇痛、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静脉血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中药组给予口服益肾补骨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随访24个月以上。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过程中,常规组和中药组分别有2例和1例失访,最终有80例患者(每组各40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9 ± 8.3)个月。(2)术后3 d和1周,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3)术后1周和10周,2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在术后1周对红细胞沉降率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4)中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0 ± 0.65)周,较常规组的(12.2 ± 1.18)周明显缩短(P<0.01)。(5)术后10周,中药组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及常规组血清tPINP、OC、IGF-Ⅰ水平均较术后1周明显升高(P< 0.05),且中药组血清tPINP、OC、BALP、IGF-Ⅰ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6)术后10周,2组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水平均较术后 1 周明显降低(P< 0.05),且中药组血清iPTH、TRACP5b、s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7)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0%(8/40)(P<0.05)。【结论】 益肾补骨汤能显著加快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骨折愈合过程,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肾补骨汤可以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等骨代谢过程以及改善骨折端微循环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为骨折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或髓内固定术。但对于存在椎管内或全身麻醉禁忌、身体状况差的患者,传统手术则显得风险很大,往往只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复位、多功能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0例,采用手法复位、多功能固定,疗程平均1.5年,观察采用该疗法治疗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本组9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平均随访时间1.5年,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64例,良16例,差10例,优良率达89%。结论:本疗法不开刀,创伤小,风险低,疗效满意,符合现代骨科微创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08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术后给予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给药及功能锻炼等。结果: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3%。结论:术后中医疗法可加快患者愈后进程。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12月-2003年11月,我们应用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转子间骨折70例,取得较好效果[1].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将11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的59例为对照组,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59例为观察组,术后随访1 a,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60~89岁,中位数70.5岁。对照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61~87岁,中位数69.5岁。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骨密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为35~60 d,中位数47.5 d;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为50~80 d,中位数65.5 d,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t=-8.900,P=0.000)。骨折均愈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中位数3.5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6.5个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9.207,P=0.000)。治疗组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切口愈合。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经过换药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切口愈合;肺部感染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泌尿系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转入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1,P=0.072)。术前2组患者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9,P=0.294);术后1年,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t=2.607,P=0.012);2组患者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13.639,P=0.000)。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评价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优20例,良8例,可4例;对照组优13例,良5例,可10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317,P=0.021)。结论: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康复中应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可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下地时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比单纯运动康复治疗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锁定铜板对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优(≥90分)18例.良(80-89分)17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结论]般骨转子间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效果好,可以达到骨折功能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简林养  张文佳 《光明中医》2020,(19):3049-305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疼痛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6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补肾活血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骨折术后疼痛及骨愈合情况。结果治疗6、12周后,2组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2组的骨钙素水平均显著上升,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汤,利于改善骨质疏松症状,缓解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胸腰椎骨折应用自拟益肾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益肾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5 d、30 d、45 d以及60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CRP等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肾补骨汤应用于老年胸腰椎骨折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炎性反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方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3例和常规组52例。2组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镇痛、抗生素预防感染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静脉血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术后给予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和钙尔奇D治疗,中药组术后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肾活血方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接受1年以上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健侧股骨颈骨密度值、骨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中药组和常规组各有3例患者失访,最终99例患者(包括中药组50例和常规组49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1 ± 0.53)年。(2)中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而2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中药组对骨密度值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1)。(4)术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全甲状旁腺激素(iPTH)、羧基末端肽(sCTx)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总Ⅰ型胶原蛋白氨基末端延伸肽(tP1N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组对血清iPTH、sCTx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血清tP1NP、ALP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或P<0.01)。(5)术后1周,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 水平均较术后1周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在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血清IL-6和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6)中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36%(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肾活血方能明显缩短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术后炎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骨质疏松,遭受外力极易导致骨折,常见的下肢骨折有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等.我科自2003~2005年共收治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老年股骨转子间的骨折越来越多见,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采用内固定方法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而内固定系统又分为髓内及髓外系统。尽管如此,不同的内固定系统有不同的优缺点及适用证。对此,许多研究工作者对如何选取合适的内固定器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生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生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2例。结果 22例患者术后无死亡,无伤口感染,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1.5个月,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分:优16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1%。结论生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安全、有效、迅速的特点,是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影响,探讨优化病人恢复的途径,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60名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按照1:1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oi);护理干预实验组在骨牵引、并发症、适从医嘱、伤口愈合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P〈0.oi)。结论: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固手术期,有效提高伤口愈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常见的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日益增多,非手术治疗及各种内固定治疗均有较多的失败率.因此,股骨头置换术已日益成熟,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得到迅速推广[1].我院2006-2008年,笔者选择性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均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随访3个月~3 a,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1例作为A组,同期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8.0%、96.0%,前者略高于后者,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70±20)mL,明显多于B组的(290±25)mL,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各有优势,但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出血量更少,安全性高。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