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院前医疗急救是指以急救中心为主体的院前医疗机构通过"120"呼救电话受理承接的以属地现场抢救及途中监护治疗为主的医疗行为,是具有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卫生属性的医疗服务, 从属急诊医学科范畴。而由长途出诊演变而来的非院前医疗急救是指通过救护车护送, 为非急救患者所提供的无地域限制无分科差别的转诊转运服务, 属于营利性、市场化、有前提条件的医疗服务,从属全科医学范畴。两者虽有相似之处, 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疗服务[1]。本文着重对这两种似是而非且又相互关联的医疗服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差异化分析与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和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伤病员送达医院内救治前,在医院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为主的医疗服务.院前医疗急救、院内急诊与危重病救治三环相扣组成的急诊医疗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是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而急救中心开展的现场急救在急诊医疗体系的最前沿,急救中心也是医疗机构的窗口行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8-2013年襄阳市"120"院前医疗急救的供需关系,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2008-2013年襄阳市"120"受理的出诊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救派车逐年增加,派车率每年都在10%以上,而且逐年增长;取消派车的量也逐年增加,基本占年度派车量的12%~14%,空诊率由第1年的5.65%,逐年下降,最低为2.20%;骚扰电话每年明显减少,骚扰率由第1年的42.92%降低到最低的13.35%。急救反应时间3~20min,逐年增长,前3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3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病例年例数逐年增加,院前医疗急救主要病种依次分别为外伤、车祸伤、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明显上升。现场急救患者比例30.5%~33.5%。结论:我市医疗急救供需存在不平衡,急救需求比例较大。合理调配急救资源与减少浪费、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与普及急救常识,既有利于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效率又有利于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已上升为与院前医疗急救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战略地位,如何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可行途径。本文通过对珠海市院前医疗急救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符合珠海当前社会、经济条件的院前医疗急救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院前医疗急救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院前医疗急救执业尚无全国统一规范的管理措施,制定<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是实行院前急救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业内人士高度关注这一行业大法,祈盼着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规尽早出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典型复杂的山岳型黄山风景区为背景,提出以SOA技术架构的方法应用于景区的远程院前医疗急救的数字化技术,通过SOA中间件技术将该景区已有的异构系统作为SOA服务的提供者,并建立远程急诊中心服务器作为SOA服务的注册中心,与用户的客户端即SOA消费者角色关联构建一个异构的、高内聚、低耦合的远程院前医疗急救数字化系统,并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形成诊治病人方案的最优知识库.本研究对于复杂地形的山岳型景区的远程院前医疗急救数字化平台和景区的移动管理的实现均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秀昆 《中国急救医学》2021,(3):275-276,F0003
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是一种或一类正在兴起的新业态,目前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期与成形期。如何健康科学有序的促进其在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上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调查研究、需求分析和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尽快出台促进发展的利好政策和配套措施。只有明确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才有可能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在举国人民的期盼下正式拉开了帷幕,它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在完成园区建设和布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办博环境,把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平安,快乐难忘的盛会的同时,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特别是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在举国人民的期盼下正式拉开了帷幕,它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在完成园区建设和布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办博环境,把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平安,快乐难忘的盛会的同时,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特别是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在举国人民的期盼下正式拉开了帷幕,它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在完成园区建设和布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办博环境,把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平安,快乐难忘的盛会的同时,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特别是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118万人,伤2000-5000万人以上。我国自1987年以来,每年交通事故在25万起以上,死亡4.9—7万人,受伤15.9—2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死亡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浙江省台州市2004年有806人死于交通事故。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如何使伤病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的救治措施,提高院前急诊创伤急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是创伤急救医学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急救急诊服务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窗口,随着急诊医学观念的改变,急诊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急救急诊水平,院前急救到院内急救之间的衔接应密切配合、互助互补,充分利用各类急救资源,建立完善整个急救急诊各环节,使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赵晓颖 《护理研究》2008,22(12):1107-1107
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1].作为院前护士因服务对象是院外病人,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对于维持病人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出色的院前急救护士是现场救护、途中监护、运送等环节的保证.随着急救护理学的发展,院前护士会更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赵晓颖 《护理研究》2008,22(4):1107
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作为院前护士因服务对象是院外病人,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对于维持病人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出色的院前急救护士是现场救护、途中监护、运送等环节的保证。随着急救护理学的发展,院前护士会更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杨桂溶  吴萍  唐连家 《全科护理》2012,10(8):736-737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提高院前护士的急救能力。[方法]通过对院前护士急救能力现状进行分析,以抛锚式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采取情景模拟、确定问题的培训方法,构建院前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模式。[结果]以抛锚式教学模式培训的护士急救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传统培训模式护士的成绩。[结论]以抛锚式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的培训模式科学合理,是提高院前护士急救能力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救数据统计分析在院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分析急救数据收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急救数据收集方法,并将急救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建立急救数据与管理工作的联系.结果 急救数据统计分析有利于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对急救需求做好前瞻性计划,有利于防范医疗纠纷,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院前救治能力.结论 管理人员对急救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是实现规范管理,建章立制,制定各岗位考核标准的依据,从而提高院前急救绩效管理水平,提升院前急救管理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当代护士》2013,(2):32
在卫生部近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针对"急救车在路上的交通问题"回应称:卫生部从去年开始组织研究制定《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这个办法对包括急救车在内相关工作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院前心脏急救实施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急诊医疗体系 (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 ,EMSS)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ICU与专科病房组成。而院前急救的实施更受到医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1] 。如何建立以医院为主体 ,院外基层医疗机构参加的急救协作网络 ,更好地开展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本文通过对我院开展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实施过程的分析 ,探讨对建立院前心脏急救实施模式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将开展院前溶栓前 1994年 2月~ 1995年 6月来诊病人列为治疗前组 ;实施后 1996年 2月~ 1997年 6月来诊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级预警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抽取某依托型急救中心2017年1-6月出诊的院前患者272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交接;2017年7-12月的2802例为观察组,实施分级预警模式衔接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急救反应时间、病情分级一致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急救反应时间及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分级一致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预警模式可量化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分级,启动相应级别的院内急救调配预案,引入信息化技术衔接急救过程,从而缩短院前急危重患者院内急救反应时间,保障院前与院内急救交接期间的医疗安全,实现院前与院内无缝隙急救衔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 ,院前医疗急救作为急救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灾害医学、危重症医学、复苏医学相联系 ,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口逐渐老龄化的当今 ,其重要性日益得到显现。《成都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已经颁布实施三年半 ,这部地方法规在我市急救医疗体系 (EMSS)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保障和促进了我市院前急救医疗网络、急诊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一、成都市急救医疗的基本概况1.院前疾病谱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市院前疾病谱发生变化 ,由过去以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急诊呼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