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核受体NURR1过表达对前列腺癌(PCa)细胞中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的影响,为揭示NURR1相关circRNA分子在PCa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UALCAN和TNMplot分析NURR1在PCa中的表达;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筛选NURR1过表达的PCa细胞中特征性circRNA分子表达谱;通过GO和KEGG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子的功能和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 circ_0000915在DU145、LNCaP以及PC3细胞中均发生显著的下调表达。在核受体NURR1上调表达的DU145细胞中,1个circRNA上调表达(circ_0005991),2个circRNA下调表达(circ_0001460、circ_0001315);在核受体NURR1上调表达的LNCaP细胞中有2个circRNA显著上调表达(circ_0040729、circ_0000722);在NURR1上调表达的PC3细胞中有3个circRNA上调表达(circ_0001577、circ_0000854、circ_0018168),4个circRNA下调表达(circ_01303...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血管翳交界处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角度入手,探讨当前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认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血管翳生成、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形...  相似文献   

3.
缺氧诱导因子-1是组织细胞适应缺氧的主要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缺氧条件下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可与靶基因上的缺氧反应元件结合,参与缺氧诱导的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血管生成、滑膜细胞的迁移、骨破坏及其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缺氧诱导因子-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利于探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靶点,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1976年,Sanger等~([1])在植物类病毒中发现一种单链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其结构无线性RNA的5′帽子和3′多聚A尾[poly(A)],而是以共价键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环状,命名为circ RNA。此后,在酵母菌、小鼠精子细胞及果蝇中均发现类似结构分子~([2-3])。但受技术所限,均将其视为前体mRNA (precursor mRNA,pre-mRNA)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2012年,Salzman等~([4])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发现circ RNA在人类细胞中广泛地表达,才重新认识这类分子。近年来circRNA的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病因未明的、以慢性关节滑膜炎症和进展性关节破坏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早期关节改变是滑膜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导致局灶性、关节旁和系统性骨丢失。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种能降解细胞外所有基质的锌蛋白酶,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对细胞外间质的降解和关节骨及软骨的破坏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系统性的炎症标志物,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特别是早期患者滑膜损害和预后的指标,同时也是评价抗风湿药物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主要从MMP-3的结构、功能及表达调控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肝癌患者总数的75%~85%。HCC的发生发展与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其中环状RNA(circRNA)代表了一类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circRNA也是一种共价闭环RNA,它通过对前体mRNA的反向剪接环化形成。与线性RNA相比,circRNA没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 A尾巴结构,可以调节哺乳动物中的基因表达。circRNA的结构保守且稳定,对核酸外切酶具有更高的耐受性。在HCC中,circRNA已被证明可以调节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死亡抵抗力。它们在调节血管生成、基因组不稳定、免疫监视和代谢转换方面的作用正在显现。但circRNA在HCC中所涉相关机制的细节仍然难以解析,尤其在调控HCC的血管生成、调节HCC细胞躲避免疫细胞的监测与攻击和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为HCC细胞供能,从而引发HCC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方面。研究在HCC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circRNA,针对其靶向治疗能有望提高HCC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笔者就HCC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以及circRNA对HCC的血管生成、免疫细胞和能量代谢的调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刘海港  郭州  张雄  孙凯  郭风劲 《骨科》2023,14(6):580-584
滑膜增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也是其他关节炎如血友病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中不可忽视的病理改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相关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滑膜增生的主要细胞来源、滑膜异常增生对关节的影响和参与调控滑膜增生的诸多信号通路。最后,我们强调了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和铁死亡等细胞死亡机制在滑膜增生中的重要作用,期望对于整体阐明滑膜病变在关节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滑膜成纤维细胞是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类型,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效应细胞,可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基质降解分子以及迁移和侵入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细胞焦亡是一种伴随强烈炎症免疫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可保护宿主免受微生物感染,但过度的细胞焦亡则会引发疾病。而中医药从整体观出发,采用辨证论治原则,灵活施治,药理活性广泛,作用持久,治疗前景广阔。因此,从滑膜成纤维细胞角度探讨其焦亡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环状RNA是最近发现的一类非编码RNA,缺少5'帽子和3'多聚A尾,以反向剪接的方式形成一个共价闭合的环形结构。最初认为circRNA是由基因转录过程中的错误引起的,然而,经过进一步调查,科学家们认为circRNAs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circRNAs具有稳定性、保守性和组织特异性。它们还可以作为miRNA海绵起作用,调节基因表达,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影响细胞行为,参与多种骨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骨肉瘤等)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笔者简要回顾了circRNA的特征、生物起源、分类和功能,特别关注circRNA在多种骨科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致残率高,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未明.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组织有很多趋化因子,如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通过查阅文献,综述趋化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认为CXCL9、CXCL10、CXCL11,及其受体参与介导滑膜炎,导致骨破坏,有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新指标及治疗的新...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目前世界上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非编码RNA在胃癌的发生、增殖、转移等生物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小RNA(miRNA)、环状RNA(circ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组成的非编码RNA调控网络涉及多种基因调控过程。目前对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缺乏简单有效的筛查手段,针对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也十分有限。而非编码RNA的出现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miRNA可通过与mRNA结合导致mRNA的降解,从转录后水平上调节靶基因的表达。lncRNA、circRNA可竞争性与miRNA结合以拮抗miRNA的作用,从而间接调控基因的表达。肿瘤的产生可以认为是肿瘤细胞本身异常的生理特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非编码RNA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此外,非编码RNA还可参与细胞自噬调控过程,并影响肿瘤的干细胞特性及耐药性。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周围血管、间质细胞、免疫细胞、信号分子、细胞外基质等组成部分。一方面,非编码RNA可参与胃癌细胞诱导微环境形成的作用过程,例如诱导周围血管新生、免疫抑制;另一方面,非编码RNA可以外泌体形式参与微环境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转移、耐药等生理过程。外部环境因素对诱导胃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是导致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非编码RNA与HP的致癌特性相关。氧化应激状态、EB病毒感染也可诱导胃癌发生,非编码RNA同样也参与这些机制。非编码RNA在胃癌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可成为潜在的胃癌诊断分子标记物或治疗靶点。目前文献多报道的是以miRNA转录后调控基因作用为核心,circRNA、lncRNA为其上游调控分子的基因调控模式。lncRNA、circRNA均可竞争性结合miRNA,那么两者的调控关系仍未明确。cir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是近年来才被初步认识的,在胃癌中的具体调控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充分认识非编码RNA调控网络将有助于加深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理解,可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非编码RNA在未来或可进一步用于细化对不同胃癌特征的描述,如同基因一样成为肿瘤的“身份证”,对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状RNA 0001846(circ0001846)调控滑膜巨噬细胞极化在骨关节炎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骨关节炎患者及遭受膝关节创伤且无骨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各10例, 将10例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作为研究组, 10例非关节炎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环状RNA(circRNA)及巨噬细胞标志物在滑膜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THP-1细胞上清液孵育软骨细胞, 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与流式细胞术测定软骨细胞活力、软骨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滑膜组织中M1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高于对照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2.67±0.34比0.98±0.10, t=15.140, 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1±0.31比1.02±0.22, t=12.422, P<0.01和白细胞介素(IL)-1β:4.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中是否存在巨自噬现象以及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培养原代RA-FLS,以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中培养的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OA-FLS)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 RNA)在肝细胞癌(HCC)与正常肝组织中表达谱的差异。方法:利用circ RNA芯片技术检测3例HCC组织和癌旁肝组织circ RNA的表达谱,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均一化后,找出差异表达的circ RNA(与癌旁肝组织比较,HCC组织中1.5倍以上变化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irc RNA定义为差异表达的circ RNA)。根据表达差异倍数较高和样本间一致性较好的原则筛选circ RNA,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可能受其调控的mi RNA,结合文献检索初步确定可能在HCC中具有重要作用的circ RNA。结果:与癌旁肝组织比较,HCC组织中的circ RNA表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HCC组织中,1.5倍以上变化的circ RNA共82条,其中上调21条,下调61条;5倍以上变化的circ RNA共3条,其中上调2条,下调1条。最终筛选出在HCC组织中明显上调的hsa-circ-0043278(8.15倍,P=0.002)、hsacirc-0006220(12.73倍,P=0.033)和明显下调的hsa-circ-0065214(6.28倍,P=0.019);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文献检索显示,hsa-mi R-520可能受hsa-circ-0043278和hsa-circ-0006220调控而影响HCC的发生和进展。结论:HCC组织circ 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hsa-circ-0043278和hsa-circ-0006220可能在HCC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发病率高, 预后差。在其临床救治工作中, 早期诊断是争取最佳治疗时机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肝癌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肝癌的各类早期诊断方法中, 肿瘤标志物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甲胎蛋白作为肝癌筛查的主要血清学指标, 由于其灵敏度不高导致其诊断的准确性差。近年来, 随着对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深入研究, 对其灵敏度、特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状核糖核酸(circ RNA)一般有3种特性, 包括保守性、组织特异性和一定的丰度, 可以在一些疾病中发挥特殊的分子标记作用, 包括肿瘤。很多研究证明circ RNA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异常表达, 并参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和病理过程, 提示circ RNA有望成为很多肿瘤的诊断或者预后生物标志物。本文就circ RNA在肝癌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对其下游可能结合的miRNA及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ircRNA在TNBC中可能的调控途径。方法 收集到1例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状腺与乳腺外科接受TNBC手术治疗的病人手术样本,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获得TNB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circRNA差异表达谱,分别选择表达上调、下调最显著的5个共10个circRNA。使用RegRNA 2. 0网站预测circRNA可能结合的下游miRNA,进一步通过三个生物信息学网站(miRDB、Target Scan、RNAInter)联合预测miRNA可能结合的下游的靶基因,并对所得mRNA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应用STRING在线工具分析预测出的靶基因PPI网络,将数据输出并导入Cytoscape软件,通过MCODE插件筛选出circRNA相关的TNBC的关键基因。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与TNBC预后的关系。结果 TNBC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共6547个,其中表达上调2 311个,下调4 326个;表达显著上调及下调的5个circRNA下游共预测出1 161个mRNA; GO分析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这些mRNA主要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负调控、染色质的共价修饰、转录调控等生物学进程;细胞信号通路方面主要参与到细胞内吞、缩宫素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及c GMP-PKG信号通路等;共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UBOX5、UBE2G2、DTX3L、FZR1、RNF19A),其中UBE2G2和DTX3L低表达提示TNBC病人总生存率不良; UBE2G2对应的上游miRNA和circRNA分别是hsa_miR-93-3p和hsa_circ_0001361;DTX3L对应的上游miRNA和circRNA分别是hsa_miR-2115-5p和hsa_circ_0002874。结论 TNBC细胞中差异表达circRNA所结合miRNA的下游靶基因中,可能的关键基因是UBOX5、UBE2G2、DTX3L、FZR1、RNF19A,其中UBE2G2、DTX3L与病人预后有关,它们对应的调控轴分别为hsa_circ_0001361/miR-93-3p/UBE2G2和hsa_circ_0002874/miR-2115-5p/DTX3L,提示二者可能参与到TNB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Wnt经典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在大鼠膝骨关节炎滑膜细胞胞核中的表达,并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膝关节滑膜细胞胞核中β-catenin和滑膜细胞MMP-7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Hulth法建立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正常滑膜细胞与OA滑膜细胞。将所培养滑膜细胞分为正常组、OA模型组和补肾活血方组,用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作用OA滑膜细胞48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细胞中MMP-7、胞核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滑膜细胞上清液中MMP-7表达变化。结果:OA滑膜细胞培养成功,WesternBlot结果显示OA滑膜细胞中MMP-7、胞核β-catenin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滑膜细胞,补肾活血方对OA滑膜细胞中MMP-7、胞核β-catenin表达有明显下调作用;ELISA结果显示OA滑膜细胞上清液中MMP-7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滑膜细胞上清液,补肾活血方对其有明显下调作用。结论:①β-catenin在OA滑膜细胞胞核中表达升高,表明Wnt经典信号通路在大鼠膝骨关节炎滑膜中是激活的。②MMP-7在OA滑膜细胞和上清液中表达升高,印证了MMP-7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基因。③滑膜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MMP-7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导致关节软骨降解,促进骨性关节炎形成的机制之一。④补肾活血方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是其抑制软骨降解,促进软骨修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鉴定EGFR基因来源的环状RNA circ?0080229在胶质瘤中所结合的蛋白,并分析其在胶质瘤调控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通过PCR技术验证circ?0080229在胶质瘤中高表达,再应用RNA结合蛋白纯化实验及蛋白质谱技术,分析circ?0080229所结合的蛋白质。利用TCGA数据库进行circ?0080229结合蛋白的差异表达分析及生存分析,筛选出最有价值的circ?0080229结合蛋白ANXA2,并进行细胞功能实验的验证。结果 共有33个蛋白可与circ?0080229结合,其中以ANXA2和SIL1为代表的蛋白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和预后相关。在胶质瘤U251细胞系中,下调ANXA2的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论 环状RNA circ?0080229可特异性结合ANXA2等RNA结合蛋白,同时circ?0080229结合蛋白ANXA2可促进胶质瘤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又称环形RNA,是新近确认的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ncRNA),主要由外显子和(或)内含子构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某些疾病(如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ircRNA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不仅使我们对环状RNA有了更好认识,而且在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为第一的肿瘤,其分子亚型中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因缺乏明确的分子靶点成为其治疗中的难点。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识别TNBC成为靶向治疗TNBC首先要解决的问题。TNBC相关非编码RNA标志物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参与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及信号通路等生命过程,且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了与TNBC发生发展相关的circRNA,并阐述了其分子机制,其中部分还可作为TNBC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就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