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6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实验室指标及关节受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P=0.002);观察组血尿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谷草转氨酶、IgG-RF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关节受累情况来看,观察组骨质侵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高龄患者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指标相对较高,易伴随代谢综合征以及肝功能损伤的发生,且关节受累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每周两次益赛普25mg注射,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12周;对照组30例,单用MTX治疗12周.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66.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赛普联合MTX治疗与单用MTX相比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从太阳病角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治疗进行理论剖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经方治疗提供新思路。结合《伤寒杂病论》部分经典条文,从太阳病层面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挖掘太阳病本证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表明,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程中与太阳病病证有诸多相同或相似的病机,从太阳病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立论可靠,其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策略是控制炎症与其他病理反应,缓解其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槲皮素具有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分泌、抗氧化、免疫调节、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以及抑制滑膜细胞增生等多种生物活性,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进程。槲皮素在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微粒是血小板在激活或凋亡过程中释放的超微膜性囊泡,不仅是重要的促血栓和促炎症物质,还作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介导生物信息在细胞间传递。血小板微粒参与免疫炎症及血管新生等方面的调控,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有可能成为提高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一个治疗靶点。文章主要针对血小板微粒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维D钙咀嚼片,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络方,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检测患者的骨代谢指标、炎症指标以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很好的调节骨代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评价该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方法:将72例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通络方。2组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关节炎影响程度测定(AIMS)、健康生活量表(HAQ)、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西医疗效以ACR50为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2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症状、晨僵时间、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VAS评分、AIMS评分、HA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1);除中医证候积分中关节肿胀、头晕目眩积分,实验室指标中类风湿因子外,其他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l...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腰腿痛宁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将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腰腿痛宁胶囊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根据病情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36例重症SLE患者。对照组18例,予传统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组18例,予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前后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免疫球蛋白、补体、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等指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尿蛋白、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后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改善。ANA、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和SLEDAI评分明显下降,以治疗组更显著(P〈0.05);尿蛋白和肾功能明显好转,以治疗组更显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感染、精神异常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少。随访9个月,两组免疫学指标及肾功能均稳定。血常规、补体、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重症SLE,能迅速控制红斑狼疮活动,缓解症状及控制病情,近期疗效不低于或相当于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安全性较好,可推荐于大剂量激素应用存在较大风险或相对禁忌的重症SLE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醋酸泼尼松、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明显进步6例,进步21例,改善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4.48%;对照组明显进步3例,进步19例,改善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肿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有助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炎症状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药化橘红、骨碎补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柚皮苷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且能够修复类风湿关节炎所致关节软骨损伤,延缓其病理进程,临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柚皮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保护与修复骨质,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抗氧化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医针挑疗法.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ACR20缓解率,以及治疗前后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  相似文献   

13.
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多种多样,但尚无根治方法.从新的角度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时间治疗学是时间生物学在治疗学中的应用,优化给药时间可能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通过梳理国内外时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昼夜节律性,其时间治疗学药物研究涉及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在临床上都属于常见疾病,RA在引起继发性骨质疏中占有重要地位,RA所导致的骨质疏松伴有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的发生率增加,降低了治愈率,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RA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但RANK/RANKL/OPG信号转导通路系统及炎症因子与其发生有一定关联。RA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下列因素相关:RA病程的长短、疾病的活动程度、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对于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这一危险因素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会造成骨质疏松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及生物制剂的使用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及时控制关节炎症可以减少关节结构损伤、减少骨量流失。对于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的骨质疏松可采用传统的检查工具检测,也可用最新软件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来筛查;随着对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一些靶点治疗的新药也陆续发现,为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本文从RA相关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3方面来进行论述,以期加深临床工作者对RA并发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辨别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证型及主要症状,通过对比说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永 《中国科学美容》2011,(22):82-82,84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部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膝部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复合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每周1次,共治疗3~5周,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膝关节炎可以较快缓解症状,对抗炎症,保护软骨,延缓疾病发展,推荐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板体积(PDW)、血小板压积(PCT)]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来氟米特和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DAS28评分及血清中PLT、MPV、PDW、PC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RF、ESR、hs-CRP、DAS28评分、PLT、MPV、PDW、PC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01);且治疗组RF、ESR、hs-CRP、DAS28评分、PLT、MPV、PCT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针刺能够明显提高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坏疽性脓皮病(PG)的诊治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4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16例符合PG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溃疡型6例、大疱型5例、脓疱型2例、增殖型3例,16例PG中2例合并炎症性肠病、1例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入院后均予以创面边缘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全身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辅以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免疫球蛋白等,局部治疗以换药为主,必要时中厚皮片移植。结果 共纳入1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33~61岁,平均42.8岁。16例创面边缘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组织炎症水肿、微循环血管壁破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3例增殖型者提示不同程度的炎性肉芽肿形成;12例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为阳性;16例PG患者中12例患者创面治愈(2例联合中厚皮片移植)、2例患者创面部分愈合(1例联合中厚皮片移植)、2例患者创面未愈合(1例联合中厚皮片移植)。结论 PG临床表现多样,检查结果无明显特征,易被误诊;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辅以换药等综合手段治疗PG临床效果较好;对溃疡面较大的PG患者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科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北京怀柔医院就诊及住院的300例儿科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患者单用阿奇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观察组150例患者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2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7d时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免疫相关指标(CD4+和CD8+)及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TNF-α、IL-2、IL-6),观察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与单用阿奇霉素组相比,阿奇霉素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用药组不仅能够缩短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而且能够降低CD8+水平(P<0.05),升高CD4+/CD8+比值(P<0.01),降低CRP、ESR、TNF-α、IL-2、IL-6的水平(P<0.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且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0%比56.7%,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2.7%比19.3%,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科支原体肺炎,患者症状、体征得到较快控制,病程缩短,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饮食模式可能对类风湿关节炎高危人群具有潜在益处,饮食通过控制炎症、免疫和氧化应激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总结已有的研究报道,发现高脂、高盐、高糖食物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危因素,而地中海饮食、抗氧化食品、素食、益生菌、维生素、乳制品、适量肉类等可以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进展,所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根据此合理搭配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