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多选题     
[K型题] 问1:过期流产在流产中易发生出血的原因是: ①胚胎组织机化粘连.②凝血功能障碍.③雌激素不足.④孕激素生成增加. 问2:过期流产胚胎稽留的原因是: ①hCG分泌减少.②雌激素分泌减少.③孕激素分泌减少.④胚胎与子宫粘连. 问3:哪项因素与早产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早期妊娠稽留流产(missed early miscarriage)是指妊娠≤12周,胚胎或胎儿已死亡并滞留在子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流产发生时,虽然胚胎已经停止发育,但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可以继续释放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胚胎及组织物未排出,孕妇有或无流血、腹痛等临床症状,妇科检查时宫颈口未开。早期妊娠稽留流产常常在超声检查时被发现。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3.
        早期妊娠稽留流产(missed early miscarriage)是指妊娠≤12周,胚胎或胎儿已死亡并滞留在子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流产发生时,虽然胚胎已经停止发育,但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可以继续释放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胚胎及组织物未排出,孕妇有或无流血、腹痛等临床症状,妇科检查时宫颈口未开。早期妊娠稽留流产常常在超声检查时被发现。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4.
稽留流产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稽留流产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vascular coag-ulopathy.DIG)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近18年来我们两所医院收治的16例稽留流产并发DIC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稽留流产与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稽留流产原因十分复杂,除遗传因素、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外,感染所致的流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支原体感染是最为关注的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的病原体。许多作者认为支原体感染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为了解稽留流产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我们对妊娠期发生稽留流产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与正常、但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稽留流产与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琴  韦飞英 《生殖与避孕》2000,20(2):120-120,123
随着药物流产广泛使用于终止早早孕和孕10~16周的妊娠,近年来,药物流产在特殊流产领域中也已大量使用。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类型。由于胚胎组织有时可能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术困难,易于子宫穿孔,再次刮宫率也增高。传统上多采用口服大剂量己烯雌酚后行钳刮术,曾有报道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后再行钳刮。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使组织物自然排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已死亡尚未自然排出者称稽留流产[1]。二、研究方法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1997…  相似文献   

7.
一、稽留性流产的诊断稽留性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死亡2个月以上尚未自然排出者.其临床征象主要有:有停经史或早孕反应,早孕反应过早消失,按妊娠时间计算已达中期妊娠但未感到腹部增大,可有断续的少量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往往发现阴道少量的血性分泌物,子宫小于停经月份并失去妊娠子宫的柔韧感,或子宫已  相似文献   

8.
        妊娠12~27周末胎儿宫内死亡称为中期妊娠稽留流产。中期妊娠稽留流产病因复杂,发病率不确切[1]。如果死亡的胎儿超过4周仍未排出,母体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增加[2-3]。本病治疗原则是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终止妊娠。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HIF)-1a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方法:经B超及β-hCG动态监测证实为稽留流产患者50例,其中不明原因组30例,有原因组20例;根据胚胎停止发育后稽留宫内时间不同又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为胚胎停止发育≤2周、3-4周和≥5周.选取同时期经B超证实为活胎,因非意愿妊娠在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绒毛组织中HIF-1a的表达.结果:HIF-1a的表达主要位于绒毛滋养细胞胞浆和胞核:与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相比较,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I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但A、B、C组间HIF-1α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1α在绒毛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与口服叶酸、年龄、胚胎孕周及流产次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组织82例,采用新一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胚胎绒毛染色体,分析口服叶酸、年龄、胚胎孕周、流产次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82例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中,46例(56.10%,46/82)异常,其中数目异常38例(82.61%,38/46),结构异常8例(17.39%,8/46),三体发生率89.47%(34/38)。82例胚胎绒毛染色体中,排除胚胎孕周等因素对年龄的影响,选择25~39岁孕妇的胚胎绒毛染色共74例,其中染色体异常率62.16%(46/74),35~39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率(43.48%,20/46)高于30~34岁(23.91%,11/46)、25~30岁(32.61%,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5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率与25~30岁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胚胎绒毛染色体中,排除年龄等因素对胚胎孕周的影响,胚胎停育孕周8~12周共78例,染色体异常率55.13%(43/78),胚胎停育孕周≤8周的染色体异常率(58.14%,25/43)高于8~12周(41.86%,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流产1~5次的染色体异常率与流产0次比较,口服叶酸与未口服叶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是引起稽留流产的重要因素,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与年龄、胚胎孕周密切相关,与是否口服叶酸、流产次数(0~5次)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稽留流产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稽留流产患者,患者均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18例稽留流产患者的孕周8~14周。20~34岁稽留流产71例,染色体异常36例(占该年龄组50.7%);35~39岁稽留流产28例,染色体异常21例(占该年龄组75.0%);40~47岁稽留流产19例,染色体异常14例(占该年龄组73.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是高年龄患者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超过35岁者生育比小于35岁者可能承担高出25%左右的染色体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胚胎稽留流产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着丝粒、专一序列探针(13、16、18、21、22、X、Y)对稽留流产绒毛组织和胎儿组织进行FISH检测。结果86例稽留流产组织采用FISH技术检测,共检测出44例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1.16%。其中79例流产绒毛组织检出43例染色体异常,分别为2例13-三体,9例16-三体,5例18-三体,2例21-三体,9例22-三体,5例性染色体单体,1例XXY,1例XXX,7例三倍体,2例四倍体;7例胎儿组织中发现1例异常,为18-三体。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组孕妇年龄和正常组比较及流产组织常染色体异常组胎儿性别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胚胎稽留流产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流产胚胎进行染色体检测,不仅可以了解本次流产的原因,而且对下一次受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经B超及妇科检查确诊为稽留流产患者共356例,随机分为复方组(复方米非司酮)和单方组(米非司酮),每组178例,分别顺序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和米索。用药后观察患者有无呕吐等不良反应、阴道出血、腹痛、组织物排出情况。结果:复方组中,6 h内胚胎组织自行排出率为64.61%(115/178),明显多于单方组(7.84%,14/178例),P<0.05。复方组中服用1次米索后,胚胎组织即排出的有67例,明显多于单方组(10例),P<0.05,服米索当日24 h内出血量复方组与单方组无统计学差异(48±15 ml vs 45±20 ml,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的疗效优于单方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方法:经B超及β-hCG动态监测证实为稽留流产患者50例,其中不明原因组30例,有原因组20例;根据胚胎停止发育后稽留宫内时间不同又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为胚胎停止发育≤2周、3-4周和≥5周。选取同时期经B超证实为活胎,因非意愿妊娠在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绒毛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的表达主要位于绒毛滋养细胞胞浆和胞核;与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相比较,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I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但A、B、C组间HIF-1α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1α在绒毛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稽留流产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探讨其在早期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高通量测序检测61例稽留流产孕妇(孕5~13周)的绒毛组织,统计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所占比率。结果:61例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38例。染色体数目异常28例,其中三体型占34.4%(20/61),X单体占9.8%(6/61),嵌合体占3.3%(2/61);染色体结构异常10例,占16.4%(10/61)。孕妇年龄≥35岁组和35岁组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6.9%和5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及无不良孕产史者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3.5%和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早期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高龄及不良孕产史可能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绒毛染色体检测对于分析稽留流产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明确稽留流产病因,在提供合理的优生遗传咨询并指导下一次良好妊娠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素红 《生殖与避孕》2013,(11):786-78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清宫治疗稽留流产(A组)的临床效果,并与32例苯甲酸雌二醇加清宫治疗稽留流产者(Bgg)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服药后6h内胚胎排出27例(51.92%),宫颈软化扩张率为100%,手术时间为5.2±1.5min,术中出血量为19.3±8.5ml,术后出血时间为4.2±1.3d,均1次清宫成功,疼痛程度轻,均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0%);B组服药后6h内均未见胚胎排出(0%),宫颈软化扩张者占6.25%,清宫前需扩宫,手术时间为11.2±3.5mim,术中出血量为60.0±10.6ml,术后出血时间为10.1±2.3d,26例(81.25%)1次清宫成功,疼痛程度明显及MS-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13.46%);各项观察指标与A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应用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收集稽留流产病例1 945例,同时与1 874例因非意愿妊娠20周内的单活胎要求终止妊娠者(包括妊娠12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以及妊娠12~20周内因内外科因素不宜妊娠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与稽留流产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及环境等因素在稽留流产中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1 945例稽留流产发病正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室外职业者(OR=1.777,95%CI=1.538~2.052),初产妇(OR=2.305,95%CI=2.013~2.638),自然流产史(OR=2.359,95%CI=1.703~3.268),贫血(OR=5.498,95%CI=2.243~13.473),乙肝病毒携带者(OR=8.126,95%CI=4.688~14.084);与稽留流产发病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人工流产≥3次(OR=0.726,95%CI=0.573~0.920)。2稽留流产独立因素构成变化显示,环境因素及一些未知因素等构成比升高(P0.05),与稽留流产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室外职业者、初产妇、自然流产病史、贫血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稽留流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及一些未知因素的构成比随稽留流产发病数增加而升高。初步推论:基因、生育史、合并症不能解释稽留流产发病数的升高,而环境因素和一些未知因素可能是稽留流产病例数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胚胎停育是指因受精卵缺陷或母体存在不利于妊娠因素而导致妊娠早期胚胎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早期病理性妊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最终可导致自然流产、稽留流产的发生。胚胎停育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约半数与免疫因素有关。细胞因子是一类能调节免疫反应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与炎症有关的称为炎症细胞因子。子宫蜕膜、滋养层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近年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多种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协同、依赖又相互拮抗构成细胞因子网络,参与母胎界面免疫应答,使其导致胚胎停育的确切机制及信号通路错综复杂。综述炎症细胞因子与胚胎停育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以期为胚胎停育的预防和开发靶向治疗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的配伍方法对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对22例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患者进行药物流产,妊囊排出后5天复查B超宫腔是否残留,1月后复查B超是否正常.结果完全流产占90.9%,不全流产占4.55%,未流产占4.55%.结论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疗效好;减少或减轻了宫腔手术,患者痛苦小,对机体损伤轻,恢复快.关健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稽留流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和绒毛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55例稽留流产患者(流产组)和45例正常早孕孕妇(对照组)血清和绒毛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并将稽留流产组按有无明确原因分为有原因组和无原因组,同时根据胚胎死亡后稽留宫内时间分为<2周组、2~4周组和>4周组。结果流产组患者血清中HIF-1α和VEGF水平分别为(316.2±117.4)ng/L和(33.8±5.5)ng/L,对照组分别为(417.1±120.0)ng/L和(50.7±52.7)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患者绒毛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量分别为3.0±2.1和3.6±1.9,对照组分别为6.2±3.4和6.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流产组和对照组血清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成呈正相关(r=0.565,P<0.05;r=0.549,P<0.05),两组绒毛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2,P<0.05;r=0.457,P<0.05)。但稽留宫内时间<2周组、2~4周组和>4周组三组血清和绒毛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和VEGF在血清和绒毛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