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呃逆是自觉胸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不能自止的一种病症,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由胃气上逆所致,胃处中焦,上贯胸膈,以通为顺,若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则胃寒,过食辛辣则胃热;或情志郁怒,久则化火动肝,肝气上逆则犯胃;或久病脾阳衰惫,痰浊中阻;或热病胃阴被灼,虚火上逆等,均可导致胃气上逆胸膈而发呃逆.  相似文献   

2.
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罗谦辅论述旋覆代赭汤曰:“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胃气既亏,三焦因之失职,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是以邪气留滞,  相似文献   

3.
程英锐  刘爱萍 《光明中医》2010,25(1):120-121
中风患者在经过抢救后,病情渐渐稳定时,又经常出现频频呃逆(膈肌痉挛)的表现,近年来我们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中风呃逆46例,皆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风患者在经过抢救后,病情渐渐稳定时,又经常出现频频呃逆(膈肌痉挛)的表现。近年来我们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中风呃逆46例,皆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现将我们的临诊体会简介如下. 1虚实互见,胃气上逆动膈是主因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其"哕"即指呃逆而言,亦指明胃气上逆是引起呃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30例310004浙江省肿瘤医院分院姜初明,马胜林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笔者近2年来用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引起的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总结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7.
杨玉坤 《光明中医》2014,(5):985-986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治疗脑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均行常规治疗(口服甲氧氯普安片并足三里穴注射654-2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旋覆代赭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方法: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用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6治疗,研究组用旋覆代赭汤及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呃逆发作次数、呃逆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灸结合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并丁香柿蒂散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开始对收诊的呃逆患者采用针刺并丁香柿蒂散合旋覆代赭汤综合治疗,对比以往单纯采用针刺或方药治疗。结果: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且呃逆缓解时间长,不易复发。结论:针刺并丁香柿蒂散合旋覆代赫汤治疗呃逆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周星娅 《吉林中医药》2013,33(8):848-849
呃逆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症状,按照病因可以分为中枢性和反射性两大类.呃逆是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所引起,继而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而终止,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 h的统称为顽固性呃逆.笔者采用中药旋覆代赭汤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海泉穴加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海泉穴为主,用30号毫针,针尖向舌根方向刺入0.5~1寸,稍作捻转不留针.中药治疗以旋覆代赭汤为主随症加减.结果:痊愈47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海泉穴的作用机理虽不清楚,但临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呃逆散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海菊  吕素军  张婷 《陕西中医》2007,28(10):1304-1305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类中药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随机分为呃逆散(旋复花、陈皮、半夏、苏梗、柿蒂、白术等)治疗组与利多卡因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呃逆散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白艳杰 《新中医》2012,(9):89-90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和中药内服治疗,2组患者均以治疗3天为1疗程,3疗程后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71.7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是从局部疏通经络入手,中药调节机体内部气机,2种方法配合使用相得益彰、优势互补,以强化降呃止逆之效。  相似文献   

14.
李智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72-73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天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研究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研究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显著强化降呃止逆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旋覆代赭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山西中医》2009,25(7):11-11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中较为常见,西医常以利他林、氟桂利嗪、心痛定等对症治疗。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我科以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术后呃逆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共治疗46例,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 48岁。腹部术后患者 25例,胸部术后患者15例 ,介入治疗患者6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分2次口服。方药如下:旋覆花(包煎)15g,代赭石(先煎)40g,刀豆子10g,柿蒂15g,制半夏15g,柴胡15g,白芍5g,当归10g,川楝子15g,厚朴10g,生姜10g,党参10g,炙甘草10g。以上治疗6d为1疗程,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忌服辛辣刺激食物。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痊愈…  相似文献   

17.
枳术赭覆汤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中风后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尤其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单用西药疗效不佳。近年来本人以自拟枳术赭复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2~76岁。其中脑梗死28例,脑出血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18.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呃逆古称打嗝,多因寒邪、胃火、气郁、食滞,或中焦虚寒,或下元亏虚,或病后虚羸,致使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临床轻型呃逆者可用喷嚏、大惊之等方法即可痊愈,对于顽固性呃逆者则多种方法不效,缠绵难愈。自2008至2009年,本人采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金全 《新中医》2004,36(1):62-62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多。自1998年1月以来,笔者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均为本院住院的中风急性期患者。呃逆持续发作超过24小时,经镇静剂、解痉剂或针刺等常规治疗无效者纳入观察。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53~76岁,平均66岁;病程2-14天;脑梗死者16例,脑出血者22例。  相似文献   

20.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功能和胃降逆,下气消痰。以心下痞硬,噫气频作,呃逆,苔白滑,脉弦虚为证治要点。现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笔者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呃逆,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