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4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45例一般脑梗死患者的CT检测结果,血压、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血脂的检测结果和TCD与颈部血管彩超检测结果.结果 高血压病、血管狭窄、糖尿病、高血脂和纤维蛋白增高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一般脑梗死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0.0%和42.4%,68.9%和60.0%,60.0% 和20.0%,40.0%和15.6%,13.3%和6.7%.结论 高血压病、血管狭窄、糖尿病、高血脂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芙蓉 《护理学杂志》2006,21(19):38-4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病史对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按时间段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高峰在3:00~9:00;发病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风心病、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等危险因素有关;3:00~9:00时间段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与其它时间段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高危人群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欧洲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标准判定是否进展,对可能导致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与非进展组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进展性卒中患者入院时发热、头痛、血肿增大、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入院时白细胞数增高、发热、有头痛症状、入院后头颅CT显示血肿增大、入院时评分得分较高者、C反应蛋白增高及尿酸降低的患者较易出现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1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蛋白排泄率,并利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使其UAER升高,导致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显示这些因素独立作用的大小。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UAER的高低与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浆甘油三酯呈独立正相关,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独立负相关;以上因素对UAER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收缩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舒张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592例患者的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既往病史(包括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肿瘤病史)、部分临床表现(包括出现腰酸、肉眼血尿、是否使用利尿剂)及临床检查结果,包括血小板(PLT)、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血极低密度蛋白胆固醇(VLDL)、血清钙(Ca)、血纤维蛋白原(FIB),并将该人群根据有无血栓栓塞并发症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该人群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592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71%,其中静脉血栓17例,动脉血栓6例,其中1例患者既有动脉血栓又有静脉血栓。与无血栓栓塞患者比较,血栓栓塞患者年龄大,收缩压(SBP)水平高,血小板水平降低,有肿瘤病史及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非条件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病史及有高血压病史提示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肿瘤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是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芙蓉 《护理学杂志》2006,21(10):38-4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病史对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按时间段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高峰在3:00~9:00;发病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风心病、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等危险因素有关;3:00~9:00时间段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与其它时间段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高危人群的监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62例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脂联素、血糖、胰岛素,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分析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相关性.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沙坦组(31例)和非氯沙坦组(31例),氯沙坦组给予口服氯沙坦每天50~100 mg,共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脂联素、血糖、胰岛素及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血清脂联素、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 0.01,<0.05);而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治疗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较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2,- 0.362,- 0.411,-0.307,P分别<0.05,<0.01),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敏感指数、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0.249、0.396,P分别<0.05,<0.01).结论 氯沙坦可使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并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糖尿病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血管事件(PCE)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糖尿病患者500例,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PCE分为PCE组和非PCE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术中血糖、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CE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患者发生PCE,发生率为15.8%.2组患者年龄、甘油三酯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ECG异常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1.7 mmol/L、年龄≥65岁、hs-CRP≥8mg/L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基础值30%是非心脏手术糖尿病患者PCE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甘油三酯、老龄、高hs-CRP水平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基础值30%)是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P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2~4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42例CKD2~4期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将其分为颈动脉斑块组(52例)及无颈动脉斑块组(9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昼夜平均收缩压(24hSBP)、昼夜平均舒张压(24hDBP)、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检测所有患者血肌酐(SCr)以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空腹血糖的水平,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2组问进行比较,其中年龄、HbAlc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eGFR、SBP、HDL-C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有统计学差异,与性别、DBP、BMI及其余生化指标水平无关。以颈动脉斑块为因变量,将年龄、HbAlC、HDL-C、eGFR、糖尿病及高血压5项因素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颈动脉斑块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中,HbAlc、HDL-C、糖尿病、高血压、CKD及收缩压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1例,横断面调查所有患者血红蛋白、透析前后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钾、尿素氮、肌酐、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和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1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冠状动脉钙化137例,总钙化发生率为68.2%.冠状动脉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比较,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脉压差、血钾、血磷、Kt/V及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透析龄、性别、收缩压、脉压差、血钾、血磷为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t/V为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率偏高;年龄、透析龄、性别、收缩压、脉压差、血钾、血磷为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Kt/V为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CVD)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及其与CVD危险因素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对160例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发生率、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VD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65%,中、老年组的中重度狭窄的比率明显高于青年组;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多分布在颅内动脉狭窄组,而伴高血脂和吸烟的患者多分布在颅外动脉狭窄组患者中;中、重度血管狭窄组的脑梗死和TIA的发病率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易导致颅内外动脉狭窄,而后者是CVD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随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CVD的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财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96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21.9%),轻度急性胰腺炎75例(78.1%),其中诊断为糖尿病患者24例(25%),无糖尿病患者72例(75%).糖尿病史组甘油三酯水平、肥胖例数、重症急性胰腺炎例数和APACHE Ⅱ评分与无糖尿病史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血糖水平、糖尿病病史长短、甘油三酯水平和肥胖是影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独立因素.APACHE Ⅱ评分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降糖治疗在短期内对患者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血糖水平和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互影响,糖尿病病史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防止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186例,根据患者有无复发脑梗死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组,复发组96例,未复发组90例,本组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复发组在不良生活习惯、常见合并症、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方面高于未复发组;男性复发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为高发病年龄段。结论年龄、性别、常见合并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均为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严加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继发肾积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脓与不伴肾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肾积脓的病因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7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有24例(13.7%)合并肾积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同侧泌尿手术史、中度至重度肾积水、鹿角形结石、发热史、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是上尿路结石继发肾积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同侧泌尿手术史、中度至重度肾积水、鹿角形结石、发热史、血清CRP及PCT水平是上尿路结石继发肾积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无创检测评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程度。方法应用无创式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6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收缩压、舒张压、脉压(PP),同时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体重指数(BMI),分析ABI、PWV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ABI(0.68±0.35)低于对照组(1.14±0.21),PWV[(17.30±3.14)m/s]高于对照组[(11.30±0.86)m/s](P〈0.01)。与ABI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是性别、空腹血糖、hs-CRP(P〈0.01)。PWV与年龄、收缩压和PP呈正相关(P〈0.01),与BMI呈负相关(P〈0.05)。以PWV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变量为PP和BMI。结论应用无创式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ABI、PWV能反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的变化,了解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6月于济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及滕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与否分为血栓组(n=30)与对照组(n=6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的单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独立危险因素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人数、合并活动性溃疡人数、合并冠心病人数、合并高血压人数、吸烟人数、血糖控制方案、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红细胞沉降率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人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糖化血红蛋白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水平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化血红蛋白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水平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多,糖尿病肾病人群日益扩大,有研究认为约1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会进入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而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除高容量负荷、高血压及贫血等因素相关外,炎性因子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为急性期时相蛋白,是血清敏感的炎症标志物,是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标志[1].本研究旨在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就诊育龄期妇女,年龄为25~35岁,选取PCOS患者(77例)为PCOS组,正常妇女(73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体重、血压、静息心率、血脂,并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偏相关分析评价PCO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PCOS组静息心率为(82.09±7.86)/m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9.55±5.66)/min(P<0.05),PCOS组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及餐后血糖及胰岛素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静息心率与BMI、收缩压、空腹胰岛素、餐后1h胰岛素、甘油三酯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177、0.191、0.199、0.204、0.216,P均<0.05);(3)把两组再分成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后比较,PCOS非肥胖组静息心率、收缩压、餐后1 h血糖、血脂等均高于正常肥胖组;(4)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BMI、舒张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因素后,收缩压升高(β=0.237)及甘油三酯升高(β=0.222)是静息心率增快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 PCOS患者静息心率的增快与收缩压及甘油三酯的升高有密切相关性,并随着收缩压及甘油三酯等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的增加,PCOS患者的静息心率也随之增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对20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实验组)以及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以及冠心病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当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影响介入方法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影响介入方法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并行介入治疗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临床因素与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介入治疗后,血压改善的有60%(33/55),无改善的有40%(22/5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介入治疗疗效和患者年龄、发现高血压时间、治疗前舒张压水平、肾动脉狭窄部位、狭窄比例、狭窄病因、血清胆固醇水平和是否合并脑血管病、冠心病等显著相关,而和患者性别、治疗前收缩压水平、血清肌酐和甘油三酯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无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肾动脉狭窄程度和合并脑血管病等是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 年龄(≤60岁),狭窄严重(≥85%),无脑血管病等合并症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是介入治疗较好的人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