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脑外伤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环池形态、瞳孔散大、急诊手术、首次CT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计算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3例(37.5%)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OR=12.421,95%CI=1.263~42.715,P=0.001)和首次CT时间(OR=0.421,95%CI=0.263~0.715,P=0.002)是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短时间内完成首次CT检查是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4例你和性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进展组86例和非进展组188例,对照分析两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除首次头颅CT时间外,年龄、性别、GCS评分、瞳孔扩大、平均动脉压、合并颅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合并脑挫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伤、首次CT血肿量、两次CT血肿量差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CS<12分、瞳孔扩大、合并脑挫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首次CT血肿量>10ml为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对血肿量>10ml,GCS评分1<12分、瞳孔扩大及合并脑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尽早复查头颅CT以及时发现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4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45例一般脑梗死患者的CT检测结果,血压、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血脂的检测结果和TCD与颈部血管彩超检测结果.结果 高血压病、血管狭窄、糖尿病、高血脂和纤维蛋白增高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一般脑梗死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0.0%和42.4%,68.9%和60.0%,60.0% 和20.0%,40.0%和15.6%,13.3%和6.7%.结论 高血压病、血管狭窄、糖尿病、高血脂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参合农民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和初发的参加新弄合的脑梗死患者763例(年龄>40岁),经影像学和临床体征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并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复发组病例组心源性脑栓塞8 5例(25.5 3%),其中房颤8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 30例(39.04%),腔隙性脑梗塞91例(27.33%),其他43例(12.91%).初发组病例组中心源性脑栓塞67例(15.58%),其中房颤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19例(27.67%),腔隙性脑梗塞1 40例(32.56%),其他88例(20.47%).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发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心源性脑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血压控制不良、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纤维蛋白、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是复发性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血生化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智能评估.结果20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65例发生痴呆(痴呆组),发生率为32.50%;135例无痴呆发生(非痴呆组).高龄、文化程度低、无职业、家庭支持不足、有卒中史、自理能力差者其痴呆组显著高于非痴呆组(P<0.05,P<0.01);发生脑梗死后肌酐及血糖、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痴呆组显著高于非痴呆组(P<0.05,P<0.01)、脂蛋白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于左半球高,右半球低;脑梗死多发于体积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者,其痴呆组显著高于非痴呆组(均P<0.01).结论脑梗死后痴呆常见,且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支持不足、有卒中足、脑梗死的部位、体积、病灶数目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血糖、纤维蛋白原、血脂及肌酐水平升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芙蓉 《护理学杂志》2006,21(10):38-4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病史对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按时间段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高峰在3:00~9:00;发病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风心病、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等危险因素有关;3:00~9:00时间段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与其它时间段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高危人群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防止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186例,根据患者有无复发脑梗死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组,复发组96例,未复发组90例,本组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复发组在不良生活习惯、常见合并症、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方面高于未复发组;男性复发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为高发病年龄段。结论年龄、性别、常见合并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均为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严加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并对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1.39%,女性为46.25%,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影响骨质疏松因素中,脑梗死病情程度和病程、女性、高龄、高血压病、吸烟、低体重指数是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影响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脑梗死病情程度和病程,次要因素有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等。脑梗死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以瘫痪侧肢体为重。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芙蓉 《护理学杂志》2006,21(19):38-4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病史对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按时间段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高峰在3:00~9:00;发病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风心病、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等危险因素有关;3:00~9:00时间段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与其它时间段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高危人群的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并对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男性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1.39%,女性为46.25%,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影响骨质疏松因素中,脑梗死病情程度和病程、女性、高龄、高血压病、吸烟、低体重指数是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影响脑梗死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脑梗死病情程度和病程,次要因素有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等.脑梗死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以瘫痪侧肢体为重.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2):25-2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环池形态、脑疝、急诊手术、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计算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1例(14.9%)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多因素分析显示,脑疝(OR=6.421,95%CI=2.312~22.517,P=0.001)和GCS评分(OR=0.422,95%CI=0.233~0.851,P=0.002)是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伤情和并发脑疝是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8例PIS患者作为观察组,7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PIS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糖、NIHSS评分、高血脂症、脑动脉狭窄,均为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上述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临床控制,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47例,随机分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实验组)23例、糖尿病无脑梗死组(对照组)24例两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评判其影响程度及采取的对策。结果本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能够增加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很多的生活因素和疾病因素相关,且预后不良,患者病残率高、致死率高,了解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治疗及患者愈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对20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实验组)以及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以及冠心病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当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综述腹部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创伤及应激、术中低血压以及其他因素如血液高凝状态等,并总结了其综合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进展性出血损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16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入院24小时内复查的头颅CT结果分为进展性出血损伤组和非进展性出血损伤组,对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临床特点及动态头颅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过30%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进展性出血损伤患者在饮酒史、入院时GCS评分及出血部位方面与非进展性出血损伤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伤后距首次头颅CT及首次复查头颅CT的时间越短,进展性出血损伤的发生率越高,并且进展性出血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预后差。结论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在受伤早期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概率较高,发病时病情轻重、出血部位及既往饮酒情况对早期进展性出血损伤有重要影响,进展性出血损伤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伤后血压、脑损伤类型、是否并发脑疝、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手术等相关因素与外伤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外伤性脑梗死者61例,其中年龄、低血压或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低血压或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并发脑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是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肾癌多灶性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 1992年 2月至 2 0 0 1年 4月447例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多灶性肾癌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447例。男 3 60例 ,女 87例。年龄 14~ 84岁 ,平均(54.6± 13 .6)岁。患者术前均经B超、CT或MRI检查确诊 ,同时记录肿瘤大小及数目 ,并除外双侧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仔细检查肾皮质 ,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肾癌诊断分类按WHO病理组织学分类方法进行 ,肾原发肿瘤假包膜以外的任何恶性病变诊断为肾癌卫星病灶 ,肿瘤大小以三维中最大截面直径表示。 447例肾癌标本 ,依据有无卫星癌灶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