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病人,男,67岁。发热5 d,服罗红霉素3 d,未见好转。查体: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98.6×109/L,Hb 148 g/L,BPC 160×109/L。血涂片分类:原始淋巴细胞2%,幼淋巴细胞23%,淋巴细胞35%,分叶粒细胞40%。骨髓涂片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淋巴细胞3%,幼稚淋巴细胞69%,形态特点:细胞体积较大,呈圆  相似文献   

2.
王伟  尤婷玉  张励 《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21-221,223
病人,男,33岁.体检发现白细胞增高.于2003年9月22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9 cm.RBC 2.7×1012/L,Hb 90g/L,WBC 160.0×109/L,BPC 276×109/L, 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04,中幼粒细胞0.27,晚幼粒细胞0.18,中性杆状核细胞0.20,中性分叶核细胞0.22,嗜酸粒细胞0.02,嗜碱粒细胞0.01.  相似文献   

3.
克感敏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报告患者女性,18岁,咳嗽、发热20余天,头晕、乏力、恶心、呕吐1天入院。入院前曾因感冒服用克感敏、头痛酚。查体:重度贫血貌,手、面部皮肤苍白,无酱油色尿。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肝肋下5cm可及,脾肋下未触及。WBC:19.1×109/L,RBC:0.65×1012/L,HGB:22G/L,PLT:573×109/L。骨髓穿刺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淋巴系增生活跃,细胞形态及阶段比例正常。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可见红细胞碎片。巨核系增生活跃,成堆血小板可见,未见寄生虫。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红细胞45%。血片分类:幼稚红细…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6岁.乏力1年余,发现脾大6个月.体检:皮肤无黄染,无腹壁静脉曲张,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下缘超出脐水平线以下至耻骨联合水平,脾右缘过正中线约15 cm,无压痛,表面有结节感.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手术前血常规:白细胞1.44×109/L(参考值4.00 ~ 10.00×109/L),红细胞3.23×1012/L(参考值3.50~5.50×1012/L),血红蛋白88.0g/L(参考值110~160 g/L),血小板32.00×109/L(参考值100~300×109/L),血小板压积0.030 L/L(参考值0.108 ~0.282 L/L),嗜中性粒细胞0.42×109/L(参考值2.00 ~ 7.00×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29.00%(参考值50.00% ~ 70.00%),淋巴细胞比率51.90%(参考值20.0% ~ 40.0%).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8岁。以“发现右颈部无痛性包块2月”于2007-06-20入院。患者2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下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包块,无疼痛、发热、咽痛、咳嗽,不伴有盗汗、皮肤瘙痒,无体重减轻。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50×109/L,N 0.16。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58,门诊以“淋巴瘤?”收入院。查体:右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之肿块,质中,活动度好,压痛阴性,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初步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入科后查血常规:白细胞9.02×109/L,N 0.145,嗜酸性粒细胞0.55,电解质、肾功、肝功正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右侧颈部)增生性淋巴结炎。他院病理会诊:坏死性淋巴结炎。再次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提示:颈部增生性淋巴结炎(右侧)。免疫组化报告:“右颈”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网状纤维:结构支架存在。免疫组化:γ-轻链(-)α轻链(-)LCA(+)CD20 B区(+)CD3 T区(+)。后放疗20次,总剂量50 Gy,放疗后颈部肿块明显缩小,复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4,后在我科行生物共振过敏源检测并行脱敏治疗30次,颈部肿块逐渐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讨论:嗜酸性淋巴...  相似文献   

6.
杨伟宏  叶达华 《人民军医》1998,41(4):219-220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1岁,未婚。因发热、呕血、便血及皮下广泛瘀斑于1996年4月29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9°C,脉搏94/min,血压12/5kPa。神志清楚,急性发热、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性瘀斑、瘀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余无异常。血象:白细胞1.1×109/L,可见幼稚粒细胞,血红蛋白48g/L,血小板17×109/L。出血时间3.5min,凝血时间4min。柏油样大便,潜血试验(OB)()。骨髓粒系统早幼粒占54%,细胞核发育慢于胞浆,符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改变。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8s,纤维蛋白原0.22g/L,…  相似文献   

7.
倪兆敏 《放射学实践》2000,15(6):383-383
患者,男,48岁.低热,夜间盗汗3个月,无咳嗽、咳痰. 体检:T36.5℃,P80次/min,BP14/10kPa,R20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腹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脊柱四肢正常,神经系统(-). 化验:红细胞4.75×1012/l,白细胞6.6×109/l,中性70%,淋巴30%,血小板124×109/l,血红蛋白116g/l. B超:脾实质内见多个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约1.2cm× 0.9cm~3.3cm×2.0cm实质性低回声团块,其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状,境界尚清,后腹膜见一肿大淋巴结.考虑脾内占位性病变伴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8.
读片窗     
患者女,40岁,间歇性上腹疼痛伴呕血黑便8月余,近日加重来门诊检查。查体:消瘦、呈贫血貌,周身淋巴结不大,腹壁柔软,左上腹轻压痛,脾脏肿大,肋下约3指,肝未触及。化验:Hb115g/L,白血球4.4×10~9/L,血小板60×10~9/L,肝功、尿、粪正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 ,5 7岁 ,因乏力、腹泻、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年于 2 0 0 3- 0 8就诊 ,病程中伴盗汗、消瘦 ,曾抗痨治疗 3个月 ,症状无减轻。就诊时查体 :消瘦体质 ,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花生米至豌豆大小 ,质硬、无压痛 ,无粘连、活动度好。心肺 (- ) ,肝脏无肿大 ,脾脏肿大肋下 2 .0cm ,肠鸣音活跃。血常规 :WBC :16 .30× 10 9/L ,N :3.2× 10 9/L ,L :11.5×10 9/L ,M :1.6× 10 9/L ,RBC :3.84× 10 12 /L ,Hb :12 6g/L ,PLT :6 1× 10 9/L。腹部超声及腹腔CT扫描见 :脾脏肿大 ,腹腔淋巴结肿大 ,最大直径 1.3cm× 1.3cm。…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16岁。因咽喉疼痛4天,发热1天就诊。查体:T38.4℃,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左下颌可触及2个黄豆大淋巴结,质软,轻度压痛。咽部充血明显,双侧腭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被覆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9.5×109/L,中性粒细胞0.18,淋巴细胞0.40,变异淋巴细胞0.42,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120×1012/L。初步诊断:(1)急性化脓性腭扁桃体炎,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立即给予生理盐水100ml+氨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2例用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确诊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 例1 男、18岁。因反复鼻衄,牙龈出血就诊。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肝肋下5cm,脾肋下4~6cm。X线检查纵隔无增宽。血象:血红蛋白88g/L,血小饭40×10~9/L,白细胞625×10~2/L。骨髓检查: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G8%。细胞化学染包:过氧化酶(PoX):幼稚细胞阴性,酸性磷酸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42岁.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颈后部皮肤下黄豆大小无痛性包块,逐渐长大.体检:左侧颈后部触及一大小约6.0 cm×5.0 cm的包块,无压痛,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较差,周围皮温稍高,软组织无破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63×109/L,中性粒细胞3.2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7.0%,淋巴细胞比例26.1%,单核细胞比例10.7%,嗜酸细胞比例5.0%,嗜碱细胞比例1.2%.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2岁。于1987年8月28日入院。自述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伴有嗳气、消化不良3年,排柏油便,头晕、乏力10天。检查:贫血貌,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剑下偏右触及5×5cm的圆形包块,有轻度压痛,不活动,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化验:血红蛋白95g/L,红细胞数3.2×10~(12)/L。白细胞总数11×10~9/L,中性核0.77,嗜酸细胞0.02,嗜碱细胞0.02,淋巴0.19。其他无异常。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小弯侧有一直径5.5cm大的半球状隆起性肿物,其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胃粘膜近似。肿物顶部有一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54岁。主因间断性双下肢浮肿 10年,发现腹部包块 2年,腹胀半年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消瘦等。体格检查:左右颌下,双腹股沟区均可触及蚕豆至枣核大小浅表淋巴结,均质中,活动可,无触痛。左下腹可触及一约 3cm×4cm×5c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差,无触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2cm。移动性浊音 ( +),双下肢重度压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2. 6×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0. 19,淋巴细胞百分率 0. 57,红细胞 4. 52×1012 /L,血红蛋白 36g/L。肝功示球蛋白及总蛋白减低。免疫三项,免疫五项,ANCA及自身抗体系列均为阴性。结…  相似文献   

15.
男患,63岁.1987年7月始感疲乏无力,未予注意,12月干部体检时发现左上腹包块而住院.体检:血压14.8/9.6kPa,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大平脐,无触痛.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发现.化验:白细胞32.1×10~9/L,分类;中性中幼粒0.07,晚幼粒0.09.杆状0.18,分叶0.33,嗜酸细胞0.05,嗜碱细胞0.07,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19,血小板180×10~9/L.骨髓涂片检查:骨髓有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75岁。因受凉后发热、咽痛5d,于2001-06-12人院。查体:咽部充血,左颌下淋巴结肿大,约2cm-3cm,质地软,活动度良好,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WBC6.2×109/L,Hgb127g/L,Plt129 ×109/L,N 0.91,L 0.09,尿便常规正常,总胆红素28.20/μmol/L,直接胆红素6.10μmoL/L,间接胆红素22.1μmol/L,乙肝标志物Anti-HBsAg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多次查ASO、RF、抗核抗体、狼疮细胞均为阴性,ESR24mm/h,血细菌培养阴性。心电图检查及胸部正位片未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5岁,乙肝病史13年,间歇乏力,纳差加重伴腹胀1月入院。病程中有发冷发热、全身骨痛、牙龈出血及脱发症。查体:T39.0℃,P112/min,R18/min,BP108/80mmHg;精神差,可见散在出血点,左耳(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巩膜轻度黄染,肝未及,脾大肋下5.0cm,边钝、质硬,肝区有叩痛。血:WBC74.2×109/L,RBC2.66×1012/L,HGB84g/L,PLT20×109/L,N0.172,L0.72,M0.018,血片中幼稚细胞占97%;POX强阳性;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原粒+早粒占88%,大部分细胞体积大小一致,核圆形、染色质疏松,可见1~2个核仁,细胞浆量较少染灰蓝色,易…  相似文献   

18.
读片窗     
患者女,40岁。间歇性上腹疼痛伴呕血黑便8月余,近日加重。查体:消瘦、贫血;周身淋巴结不大,腹壁柔软,左上腹轻压痛,脾脏肿大,肋下约3指,肝未触及.化验:Hb 115g/L,白血球4.4×10~9/L.血小板6×10~(11)/L;肝功、尿、粪正常。X 线检查:食管无异常。胃底贲门处有一似“菜花”样充盈缺损区,约4.5cm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4岁,1987年4月因头颅外伤在外院行右侧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一般情况好。术后两月困偶有“外伤性癫痫发作”,口服卡马西平,每次0.2g,一日三次,服药4天后停药。入院前10天再次口服卡马西平,每次0.2g,一日三次。用药4天后无诱因高热、寒战,尿频、尿急伴恶心、呕吐,1987年9月23日入院。查:体温39.5℃,咽部充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心肺(一),肝于肋下2.0cm,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像: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210×10~9/L;白细胞10.5×1O~9/L,白细胞分类:未见中性粒细胞,均为淋巴细胞。骨髓像: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0.003:1;计数500个有核细胞,粒系几乎绝迹,仅见到一个早幼粒细胞。组化染色:PAS幼红细胞(一),糖水试验阴性,肾上腺素试验阴性,肝功:单项转氨酶增高;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9岁。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于2010-09-12就诊。查体:体温37.3℃,双侧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约2.0 cm×1.0 cm,右侧约2.0 cm×1.5 cm,局部皮温略高,伴有压痛,无液波感。双侧颈部锁骨上、腹股沟均可触及数个肿大浅表淋巴结,局部皮温不高。化验:WBC 12.1×109/L,N 0.22,L 0.68,异常淋巴细胞24%。超声所见:双侧颈部、颌下及双侧腹股沟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