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离辐射可在复制起点上抑制 S期细胞的 DNA合成 ,而 CDKN1A(从前称 p2 1)在 S期延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采用同步或非同步 CDKN1A / 和 CDKN1A- / -细胞系观察了 CDKN1A状态对 S期细胞辐射效应的影响 ,以阐明CDKN1A是否涉及 S期损伤感应通路。方法 :采用 HCT116细胞系 ( CDKN1A / )及 S4细胞系 ( CDKN1A- / - )进行实验。用 6 MV的 Varian线性加速器照射细胞 (剂量率为 4Gy/min) ,用 1 3 7  Cs高剂量辐射源照射细胞。通过 3H-脱氧胸苷 ( d Thd)掺入法检测细胞复制率 ,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 ( FACS)分析细胞周期进…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诱导的一些特殊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可能作为新的分子生物标记物用于估算细胞的受照剂量。其中生长抑制和BNA损伤诱导基因gadd45(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45)尤其引人关注。当DNA受到辐射损伤后.作为p-S3基因下游基因,gadd45表达增强,诱导受损细胞停滞于G1期,抑制细胞进入S期进行DNA复制及细胞增殖,同时激活  相似文献   

3.
小细胞肺癌(SCLC)是高度恶性肿瘤,具有增殖速度快、早期转移及预后差的特点,5年生存率仅7.2%。DNA损伤应答(DDR)是机体在面对DNA损伤及复制应激时,通过激活细胞周期检查点、阻滞细胞周期来促进DNA损伤修复,避免未修复的DNA损伤诱导程序性死亡的过程。SCLC具有突变负荷高、基因组不稳定的特征,普遍存在p53及RB1功能失活,致使细胞周期G1/S检查点缺陷,因而更加依赖后续的S、G2/M检查点进行周期阻滞和DNA损伤修复以确保基因组的稳定性及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因此,在基于致DNA损伤的放化疗应用背景下,抑制周期检查点以促进周期进程、增加DNA损伤及抑制DNA损伤修复成为SCLC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靶向DDR及其通路关键分子(PARP、ATR、CHK1/2、WEE1、ATM、Aurora A)抑制剂在SCL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SCLC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4.
业已证明,处于晚G_1期或S期的细胞经43℃/1小时处理后,与未经高温处理的细胞相比,起始作用的DNA片段减少,DNA延伸过程也受到抑制。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高温和电离辐射对于DNA复制起始作用和延伸过程的影响。本实验评价DNA复制(起始作用和延伸作用)改变所采用的为pH逐级碱洗脱法和碱性蔗糖梯度技术。实验材料为同步化单层培养的中国地鼠卵巢细胞。高温处理为水浴43℃,1小时。X射线的剂量为5Gy,由4MeV线性加速器产生,以剂量率4Gy/分照射细胞。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其意义在于使受损伤的DNA得以修复,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目前研究发现主要有两条负向调控通路:p53-p21/pRb通路和p16-CyclinD/CDK4-pRb通路在G1→S期转换中起重要作用。以往的实验结果证实p53-p21通路在中等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的G1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电离辐射对体内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兔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对7射线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探讨电离辐射抑制SMCs增殖的细胞生物学机理。方法 静止期SMCs分别给予γ射线2.5,5,10,20及30Gy一次性照射后继续培养4,24或72h。以^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分析、微核实验和电镜观察γ射线对SMCs的DNA合成、增殖周期和损伤的影响。结果 在2.5Gy以上剂量γ射线一次性照射时,SMCs增殖明显抑制,细胞G0/G1期阻滞,均呈剂量依赖性。2.5Gy以下剂量γ射线照射后24h左右可见细胞凋亡增加,2.5Gy以上剂量7射线照射可使SMCs发生坏死。结论 电离辐射能抑制SMCs增殖,使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并呈剂量依赖关系。SMCs死亡方式与受照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G2期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受X射线照射后,可以使细胞周期延迟或阻滞,包括G1期阻滞、S期延迟和G2期阻滞。G1期阻滞仅在野生型p53基因存在时出现,在清除DNA损伤的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而G2期阻滞更有利于损伤后DNA的修复和细胞存活,并且与p53基因存在状态无关。因此,对电离辐射诱导细胞G2期阻滞机制的探讨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放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G2期阻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受X射线照射后,可以使细胞周期延迟或阻滞,包括G1期阻滞,S期延迟和G2期阻滞,G1期阻滞仅在野生型p53基因存在时出现,在清除DNA损伤的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而G2期阻滞更有利于损伤后DNA的修复和细胞存活,并且与p53基因存在状态无关,因此,对电离辐射诱导细胞G2期阻滞机制的探讨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放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  曾水清  刘苏冰  左志高 《武警医学》2001,12(12):709-7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01 ng/ml、1 ng/ml、10 ng/ml)处理hRPE细胞24 h后,用MTT和氚-标记脱氧核苷(3H-TdR)方法检测TGFF-β1对hRPE细胞和DNA合成的抑制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GF-β1对hRPE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TGF-β1处理hRPE细胞24 h后细胞和DNA合成的抑制率随TGF-β1浓度的增加而增加,TGF-β1将细胞阻滞在G1期.结论TGF-β1能抑制hRPE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TGF-β1是通过将hRPE细胞阻止在G1期而发挥抑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60Coγ射线对hOGG1低表达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60 Co γ射线对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hOGG1低表达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A549细胞和通过稳定转染hOGG1核酶而获得的hOGG1低表达的A549-R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测定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60 Coγ射线处理后两种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率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A549-R细胞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相同剂量组的A549细胞(P<0.05);所设剂量均可诱导细胞DNA损伤,但DNA迁移长度和彗星细胞率在两种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的修复在两种细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R细胞的修复能力远远低于A549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照射后两种细胞都表现为G0/G1期细胞阻滞,细胞凋亡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增殖指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变化均以A549-R细胞更为明显.结论hOGG1低表达使得细胞DNA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存活率下降,从而使细胞对^60Coγ射线的放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正常和辐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cell,BMHC)的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bc1-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阐明其防护放射性造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照射前24h,GEN以160 mg/kg体重剂量给予小鼠灌胃,流式细胞仪观察BMHCs细胞周期及增殖能力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MHCs 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GEN可诱导正常小鼠BMHCs细胞周期一过性改变,即给药后1 d,BMHCs增殖抑制,大量细胞阻滞于G0/G1期;给药后2 d,GEN诱导BMHCs由G0/G1期向S期转换,S期细胞明显增多;4d后逐渐恢复正常.②照射前24 h给药,GEN可减少射线导致的BMHCs增殖抑制,使照后阻滞于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同时,GEN预处理组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高.结论 改变BMHCs细胞周期、降低BMHCs的辐射敏感性、抑制BMHCs凋亡和提高残留BMHCs的增殖分化能力可能是GEN防护放射线造血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电离辐射诱导G2期阻滞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辐射损伤后,细胞通过若干关卡来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使细胞有时间进行DNA修复,确保染色体组的完整性和遗传稳定性,减少突变的发生。不同的电离辐射使不同细胞产生G1、G2和S期等不同时相的变化,但电离辐射后G2期阻滞的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对G2期阻滞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Chk1、Chk2和p53上。  相似文献   

13.
电离辐射诱导G2期阻滞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辐射损伤后,细胞通过若干关卡来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使细胞有时间进行DNA修复,确保染色体组的完整性和遗传稳定性,减少突变的发生。不同的电离辐射使不同细胞产生G1、G2和S期等不同时相的变化,但电离辐射后G2期阻滞的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对G2期阻滞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Chk1、Chk2和p53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鉴定并验证CUL4A-DDB1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中参与DNA损伤修复反应过程的1~2种关键成分在损伤识别、早期及晚期修复中的动态变化,拟构建含有串联亲和纯化(TAP)标签载体并筛选高表达CUL4A/ DDB1的细胞株,建立DNA双链断裂模型.方法 利用PCR获得CUL4A/DDB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NTAP-A-CUL4A/ DDB1;使用顺铂和电离辐射刺激等外界刺激建立合适的DNA双链断裂细胞模型,使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CUL4A/ DDB1的细胞株.结果 与结论 成功构建pNTAP-A-CUL4A/ DDB1表达载体,建立合适的DNA双链断裂细胞模型,筛选得到稳定表达CUL4A/ DDB1的细胞稳定株,为下一步质谱分析CUL4A-DDB1泛素连接酶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新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四十多年来,哺乳动物细胞DNA合成的辐射效应一直吸引着放射生物学家们。人们普遍认为:电离辐射对DNA合成抑制的剂量反应曲线可分两相,即低剂量时的陡相和高剂量时的平相。但对此无统一解释。 1963年,Coirns证明大肠杆菌所有的DNA是约3000kb的单一大分子,整个分子由一个复制点复制,由于把这一概念引入到哺乳动物模型,致使把哺乳动物细胞的研究工作引向歧途。后来,人们应用放射自显影及平衡密度梯度技术证明了哺乳动物细胞复制子量多(约10~5)而小(20~100kb),从而奠定了实验工作的基础,促进了对双向剂量反应曲线的更全面地了解。  相似文献   

16.
右归丸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骨髓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造血调控作用机制。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右归丸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数以及骨髓细胞周期和调亡的影响。结果右归丸中、高剂量均能明显升高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骨髓有核细胞(BMC)数,右归丸高剂量对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有明显升高作用。右归丸低、高剂量组均能促进骨髓GO/G1期细胞向S期细胞以及S期细胞向G2/M期细胞的转化,从而导致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增殖指数(PI)也明显升高。中、低剂量组右归丸的骨髓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下降。结论右归丸可能通过促进骨髓细胞修复受损的DNA,加速通过GI/S和S期监测点,进行增殖和分化;抑制造血细胞的凋亡;调节造血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等机制,从而促进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γ-H2AX分析检测电离辐射导致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组DNA双链断裂的情况,并检测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中的表达差异,从而了解不同时相HepG2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方法利用胸腺嘧啶核苷(TdR)阻断HepG2细胞于G1期末,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得到同步化的S期和G2/M期细胞,用60Coγ射线照射细胞,建立DNA双链断裂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mblotting检测γ-H2AX的表达。结果TdR阻断后继续培养至34和40h,分别得到了较高同步化程度的S期和G2/M期HepG2细胞;受照后的HepG2细胞中Y-H2AX表达较照射前显著增高,处于S期的细胞γ-H2AX表达增加更为突出。结论不同周期时相的HepG2细胞受照后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DNA双链断裂,其中S期细胞尤为敏感。γ-H2AX对DNA双链断裂快速敏感的反应使γ-H2AX分析在检测早期DNA双链损伤中具有广泛的廊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不像正常淋巴母细胞 ,电离辐射后纯合子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A- T)淋巴母细胞不显示 DNA双链断裂(dsb)正确修复的增强。由于 A- T突变在哺乳细胞对雷帕霉素的反应起作用 ,本研究观察雷帕霉素对电离辐射增强 dsb修复的效应。方法 :1选用正常淋巴母细胞株 GM6 0 7和 TK6及纯合子 A- T淋巴母细胞株 GMl5 2 6和 GM3189。 2穿梭载体p Z189和 p Z189kan用于分析 DNA修复 ,用碱裂解法制备其质粒 ,氯化铯梯度离心法纯化 ,限制性内切酶 Eco RI酶切导致p Z189dsb。 3正常和 A - T细胞分别与雷帕霉素孵育 40 min后 ,用 1 3 7  C…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鉴定并验证CUL4A-DDB1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中参与DNA损伤修复反应过程的1~2种关键成分在损伤识别、早期及晚期修复中的动态变化,拟构建含有串联亲和纯化(TAP)标签载体并筛选高表达CUL4A/DDB1的细胞株,建立DNA双链断裂模型。方法利用PCR获得CUL4A/DDB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NTAP-A-CUL4A/DDB1;使用顺铂和电离辐射刺激等外界刺激建立合适的DNA双链断裂细胞模型,使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CUL4A/DDB1的细胞株。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pNTAP-A-CUL4A/DDB1表达载体,建立合适的DNA双链断裂细胞模型,筛选得到稳定表达CUL4A/DDB1的细胞稳定株,为下一步质谱分析CUL4A-DDB1泛素连接酶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新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TP-508对低氧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贴壁原代培养的PASMCs分为4组:常氧组(氧浓度21%),低氧组(氧浓度2%),低氧 BQ-485组(BQ-485的终浓度分别为10-6、10-7、10-8、10-9mol/L),低氧 ETP-508组(ETP-508的终浓度分别为10-6、10-7、10-8、10-9mol/L)。4组细胞均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MTT法(波长492nm)检测BQ-485和ETP-508对PASMCs增殖的影响。按上述分组培养细胞48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放免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24h时各实验组A值差异不明显;48h时低氧组A值明显增加(P<0.01),低氧 BQ-485组、低氧 ETP-508组在10-8、10-7、10-6mol/L时A值下降,与低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72h时低氧组A值仍高于常氧组,但较48h时略下降(P<0.05)。48h时低氧组G2、S期细胞比率、DNA合成增加,与常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低氧组比较,低氧 BQ-485组、低氧 ETP-508组G2、S期细胞比率下降(P<0.05),G1期细胞增多(P<0.05),DNA合成减少。48h时低氧组ET-1水平增高(P<0.01),给予BQ-485、ETP-508后ET-1水平降低,10-7mol/L BQ-485、10-9mol/L ETP-508可明显降低ET-1水平(P<0.01)。结论ETP-508作为一种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抑制低氧培养PASMCs的增殖,减少ET-1的生成,且其作用较BQ-485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