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肌肉填塞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们自 1 999~ 2 0 0 0年间采用肌肉填塞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 7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47岁 ,平均 1 9 8岁。病史中有外伤史 1例 ,其它无明显诱因。病程最短者 1周 ,最长者 2年。 7例中额部 2例 ,外侧裂池 3例 ,顶叶 2例 ,枕叶 1例。囊肿均为单发。2 .临床症状 :6例有颅内高压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 ,并有 2例伴癫痫。另 1例表现为癫痫伴精神症状。 7例中除 1例起病较急外 ,其余均缓慢起病。3 .头颅CT检查 :本组均行CT检查 ,平扫显示囊肿呈现…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 (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起病多在成年早期 ,临床上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发病时间和空间的播散性。也即是病变的反复性多灶性。MS起病快慢不一 ,亚急性起病。以精神症状、言语、颅神经功能障碍 ,感觉、运动障碍为主。少数患者可有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 ,也可出现头痛和颅内压增高症状。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例病人 ,男 3例 ,女 7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5岁 ,平均 43岁。病史最长 5年 ,最短 2 0天。 1例急性起病 ,其它 9例均为缓慢起病 ,均有复发和缓解过程。1 2 临床特点 患者均有头痛病史 ,有…  相似文献   

3.
<正>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性6例,女性5例;58岁2例,60岁以上9例;有脑血管病史者4例(两次发病相距半年至2年);舞蹈病复发1例(两次发病相距9个月);糖尿病5例。 2.主要临床表现 面部及同侧上下肢不自主运动6例,仅上肢不自主运动5例。表现为受累的肢体快速、大幅度不规则的舞蹈样运动,睡眠中消失,激动时加重。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10例,动态下急性起病1例。有精神症状4例,意识障碍4例。面瘫5例,肢体不完全性瘫痪8例,无肢体瘫痪3例。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症状 ,现将我科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 60例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男 18例 ,女 42例。年龄 18~ 5 5岁 ,平均 ( 31± 2 .6)岁。病程 7d~ 18年 ,平均l.9年。起病形式 :突然起病 36例 ,缓慢起病 2 4例。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 ,不能下床活动。而伴有头痛、焦虑、失眠者 46例 ;伴有心悸、记忆力减退 12例 ;躯体中线分离型感觉障碍 16例。以上症状可单独或混合出现。1 2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 ,肝、肾功能均正常 ;EEG异常 8例 ,主要表现为慢波增多 ;X -ray显示颈椎骨质增生 4例 ;本组…  相似文献   

5.
31例癔症患者的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癔症因其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化和不确定性 ,甚至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1] ,并且缺乏明确的体征 ,因此难以确诊。为了解癔症主要的症状特点、治疗及预后 ,我们对此进行研究。1 对象和方法在我院 1991年 1月~ 1999年 6月间出院诊断为癔症的病人中 ,完成随访 31例 ,男 3例 ,女 2 8例 ;年龄 8~ 6 8岁 ,平均 (38± 5 )岁 ;未婚 8例 ,已婚 18例 ,丧偶 5例。以我院出院病历登记簿为线索 ,逐例复习病史并见面会谈 ,完成资料收集 ,评估精神症状[1,2 ] 。2 结果急性起病 13例 ,亚急性起病 9例 ,慢性起病 9例。病程1个月~ 2 4年 ;1次住院 2 3例 ,2次…  相似文献   

6.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是指由癌肿引起的非转移性周围神经病变,在病变部位并无癌细胞可见[1]。约有50%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早于肿瘤的发现[2],因而未发现癌肿之前患者常就诊于神经科。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及会诊的该病患者15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50~74岁,平均62·5岁;发病至确诊时间4~16个月,平均10·5个月。6例曾误诊为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9例为一般周围神经病。1.2临床表现1.2.1周围神经病表现均为隐匿或亚急性起病,均为首发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病情进行性发展。14例有四肢远端不适、刺痛、灼…  相似文献   

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 ,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目前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院自 1998年以来 ,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1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7~ 69岁 ,平均 44岁 ,5 0岁以下 7例 ;合并艾滋病 2例 ,肺部肿瘤 1例 ,长期应用抗生素 1例 ,1例长期从事大棚蔬菜种植。1 2 起病形式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逐渐加重 ,发病至确诊时间 10d~ 4个月。1 3 临床表现 均有头痛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 10例 ,呕吐9例 ,发热 6例 ,颈腰背痛 3例 ,精神异常 5例 ,抽搐 2例 ;视盘水肿 7…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 1987~ 1997年收治 9例CT检查前均被误诊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Hemorrhagilnfarction ,HI)。本文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诊治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男 5例 ,女 4例 ,年龄42~ 72岁 ,平均年龄 5 7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发病时血压高者 6例 ,静态时起病 5例、动态时起病 4例 ,发生出血时 8例病情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 4例 ;发热 3例 ;颈强直 3例 ;精神症状 1例 ;偏瘫和 /或中枢性面舌瘫9例 ;失语 6例 ;意识障碍 5例 ;大小便障碍 3例 ;病理反射阳性 6例 ;腰穿 5例 …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31例,男女比例为1∶1·2,年龄15~62岁,平均32岁。农村患者40例(70%),城镇17例(30%);夏、冬两季发病多见(69·6%),起病至入院时间2~21d,平均10·8d,住院天数15~121d,平均28·2d。1·2临床表现起病形式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周内症状达高峰者占55例(96·5%),有前驱症状者30例(52·6%),其中上感症状23例(40·4%),消化道症状6例(10·5%),口腔粘膜疱疹1例(1·8%);起病初期体温正常43例(75·4%),低热13例(22·8%),高热1例(1·8%);首发症状均以癫为主,其中部分发作32例(56·1%),全身发作22例(38·6%),部分泛化为…  相似文献   

10.
<正>磷脂酶A2第6型基因(phospholipase A2 type 6,PLA2G6)突变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遗传与临床异质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归类为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dystonia-parkinsonism,DP)、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早发性帕金森病~([1])。DP患者多于青年期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首发症状可为精神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等,早期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用抗精神病药后肌张力障碍可能被诱发或者加重,治疗主要是改善肌张力和控制精神症状,总体预后一般~([2])。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以精神症状起病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病(HE)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加强,及降压药物的广泛应用已经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HE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36~81岁,平均57岁。4例有高血压病史,病程6~35年,平均18年。1例高血压病史不详。1.2临床表现5例均为急性起病,发病后4h~2d、平均12h就诊。就诊时收缩压为210~26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110~170mmHg。出现意识障碍1例,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高颅压症状2例,癫癎发作1例;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差1例;颈抵抗3例,Babinski征均为阳性。1.3影像…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自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SIH)是指原因不明颅压低于6.86kPa的一组少见征侯群。临床以起立时剧烈头痛、呕吐及颈强为主要表现,当平卧时症状很快缓解为特征。此综合征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6年12月~1998年9月间收治的9例SIH并复习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4例,年龄35~67岁。1.2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7例,亚急性起病2例,病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例,过度疲劳1例,有明显胃痛史1例,其余无前驱症状。9例均有起立时剧烈头痛,5例呈渐进性,4例呈急性发作性头痛,颈抵抗8例,恶心、呕吐5例,四肢乏力1例,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13.
肝豆状核变性又名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肝脏角膜等症状,少数有精神症状。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诊断的3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合并精神障碍的14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1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男9例,女5例,起病年龄18~32岁,病程1~4年。阳性家族史5例。全部  相似文献   

14.
自CT及MRI问世以来,小脑梗死的确诊率明显提高,十年来,我们收治了小脑梗死50例,均经CT、MRI或手术证实,本文对其临床、CT及MRI的表现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对例,女19例;年龄32岁~84岁,平均57.6岁。44例由CT证实(9例同时被MRI证实),5例由MRI证实,1例由手术证实。有高血压病史28例;脑中民史对例;糖尿病与心脏病史各6例。突发起病32例,缓慢进展18例。1.2首发症状眩晕起病32例,其中伴头痛13例,呕吐11例;小脑性语言与肢体共济障碍各3例;昏迷起病3例;9…  相似文献   

15.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是一组原因未明的周围神经系统脱困鞘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部分病例因植物神经受累或合并症而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本文对我院19幻年——lop年收治lod例本病患者中力例出现心血管系统异常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7-56岁,平均19.4岁,病前一月内有上呼吸道感染13例,腹泻8例,无诱因2例,急性起病19冽,亚急性起病4例。1.2神经系统表现:脊神经型1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四肢弛缓性瘫痪伴肢体远端感觉异常;颅神经型6例,其中5例为双侧面神经麻痹,舌咽、舌下…  相似文献   

16.
垂体瘤卒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1981年2月~1988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卒中16例,占同期垂体腺瘤233例的6.8%。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5例,女11例。28~60岁,其中31~40岁6例。急性起病8例,表现为突然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骤降、偏盲、动眼神经麻痹、意识障碍;亚急性起病者3例,在4天至2周内以上症状逐渐加重;慢性起病者5例,只表现为垂体瘤症状,无卒中史,由 CT 及手术证实。除1例与妊娠  相似文献   

17.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亦称肿瘤在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9例病人进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g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45~68岁,平均58.5岁,9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在发现癌肿前l~20个月出现,并均以神经系统疾病收治,后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肿瘤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又称癌性神经肌病。 2.神经系统损害;9例患者中,癌性周围神经病2例,l例感觉型:主要表现亚急性起病,四肢疼痛,深浅感觉减退,感觉性共济失调。1例感觉运动型:主要表现亚急性起病,四肢远端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四肢对称性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腰穿脑脊液细胞数10 X 106/L,蛋白0.859/L。癌性肌病3例,2例为多发性肌炎:主要表现亚急性起病,近端肌肉无力和萎缩,CPK增高.经肌肉活检证实。肌无力综合征1例:主要表现肢体近端和躯干肌无力和易于疲劳,肌肉在活动后即感到疲劳.但如继续进行活动则肌力反可暂时改善胆碱醋酶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亚急性小脑变性1例,主要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双侧肢体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腰穿脑脊液细胞数比沐10‘/I,,蛋白0.899/l一颅脑C’I‘及MRx未见异常。低血糖昏迷3例:均为清晨昏迷,血搪低,静脉补搪后意识很快恢复。 3.癌肿部位肺部5例、肝癌l例.乳腺癌2例,宫?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36例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14~56岁,平均30.7岁;病程3~180d,平均16d。本组合并肺结核17例,胸膜结核3例,肾结核1例,半年前有胸膜炎者2例。急性起病者20例,亚急性起病11例,慢性5例。1.2临床表现36例病人均有颅高压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全部病人均有发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32例,嗜睡19例,昏迷6例,眩晕9例,精神异常5例,智能下降4例,…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意识障碍,而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者较少见,我科近十年来收治本病1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36岁。均为急性起病,活动状态下发病9例,情绪激动时发病2例,感冒后发病2例。1.2 主要临床症状 本组病人表现为在活动时因用力而突然出现呆笑,语无伦次,定向力障碍,甚至精神错乱,行为异常。其中4例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性脑病,2例误诊为散发性脑炎,经相应治疗无好转,查体见颈有低抗。1.3辅助检查头颅gr…  相似文献   

20.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莱姆病1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莱姆病国内外报道甚少 ,现将我院收治的 13例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对象为 1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 13例中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9~ 37岁 ,平均 (2 0± 3)岁。均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并有蜱咬史。既往无精神障碍史及精神病家族史。出现精神症状前无精神创伤 ,未服用过能诱发精神症状的药物。入院身体检查 :躯体蜱叮咬处的皮肤呈现环形红斑或丘疹样改变。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兴奋、抑郁、焦虑或木僵等 ;出现时间距蜱叮咬 2周至 6个月 ;病程为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