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蛔虫病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尤以农村为多。本文就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外用等方法对肠蛔虫、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诊断依据及辨证分型蛔虫病的诊断依据比较明朗,临床主要表现有:面部、巩膜有虫斑,舌质红或淡红,有便蛔史,大便化验有蛔虫卵。蛔虫性肠梗阻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在脐周可摸到大小不等的条索状包块。胆道蛔虫则还  相似文献   

2.
蛔虫性急腹症临床常见。我院1980至1993年共收治蛔虫性急腹症326例,居同期小儿急腹症的第4位。326例中蛔虫性肠梗阻138例,胆道蛔虫病173例,蛔虫性阑尾炎12例,胰管蛔虫3例。手术治疗41例,非手术治疗285例,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本文重点对小儿蛔虫性急腹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袁万明 《西部医学》2003,1(2):148-149
目的 探讨小儿蛔虫性肠穿孔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本组 116例经手术证实的小儿蛔虫病 ,临床症状、体征、辅检、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 6个月至 8年 ,康复 79例 ,死亡 37例 ,病死率 31.90 % ,肠穿孔率为 75 .86 %。结论 小儿蛔虫性肠穿孔治疗难度大 ,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期手术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在胃镜下取胆道蛔虫治疗胆道蛔虫病经临床实践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其特点是一旦蛔虫从胆道取出,其临床症状立即缓解,同时能减少胆道蛔虫病并发症的发生,此治疗方法较简单,对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是目前治疗胆道蛔虫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蛔虫寄生于肠道,导致脾胃健运失常,气机郁滞,并产生各种临床症状。郑伟达教授认为"湿""热""虚"是蛔虫于人体为病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恣食生、冷等不洁饮食即可招致蛔虫乘虚而入。郑教授治疗蛔虫病首辨寒热,即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其中寒热错杂证是最常见的证型,临证喜用乌梅丸进行加减。文章介绍了郑伟达教授对蛔虫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思路及常用方药"胆道蛔虫腹痛方"。  相似文献   

6.
胆道蛔虫病在我国农村较为常见,以儿童、青年多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近年来由于政府重视防治肠道传染病,加上粪便管理等措施,肠道寄生虫病减少,胆道蛔虫发病率也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7.
1蛔虫病的中医药治疗1·1驱蛔虫的常用中药有;苦楝皮:本品能麻醉蛔虫头部,其外皮有毒性,治疗时刮去外面粉皮,取内白皮,小儿每公斤体重4.5g.最大剂量不超过二两。成人2─4两,晨间一次煎服,五岁以下小儿慎用。由其中提炼出的川楝毒,每片含25mg,成人8─10片空腹顿服,小儿酌减。苦楝皮疗效确切,毒性小,反应少,无禁忌症,药源丰富。使君子仁:本品对蛔虫、燃虫都有效果,价格低廉,无禁忌症,用之很安全,因有甜味,儿童易于接受。新鲜的效好,陈的无效。使用时应炒熟,在饭后半空腹时服用。成年人每次吃159·每日一次,连服两天…  相似文献   

8.
杨维忠 《海南医学》2003,14(12):47-48
目的 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蛔虫症。方法 确诊胆道蛔虫症病人28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蛔虫位于胆总管14例,肝总管6例,左肝管5例,右肝管3例,通过十二指肠镜,采用网蓝夹取胆总管蛔虫病人14例,肝总管左肝管和右肝管部位的蛔虫,则注射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后,蛔虫可退至胆总管或乳头口外。再用网蓝或三抓可夹取蛔虫。结果 28例胆道蛔虫病人均顺利取出蛔虫,2—3天病人出院,术后常规驱虫治疗,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十二指镜治疗胆道蛔虫症,安全、疗效显著,手术合并症少,宜在24小时内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  相似文献   

9.
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它影响小儿的肠道功能和营养,重则妨碍生长发育,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必须积极防治。现将我院儿科近十年收治的12例少见并发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发病年龄2~10岁,肝内大量蛔虫幼虫1...  相似文献   

10.
雷丸肠溶胶囊在治疗小儿蛔虫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云华  王旭等 《医学文选》2001,20(2):205-206
雷丸具有较强的杀虫消积功能,但其有效成分雷丸蛋白酶遇酸或遇热易受破坏。将其制成肠溶胶囊剂型,确保了疗效。我院在临床中应用其治疗小儿蛔虫病8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83例中男 48例,女35例,年龄5~12岁,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2天。60例出现不定时反复发作的脐周疼痛,按压腹部时疼痛减轻。入眠磨牙者52例,大便发现蛔虫15例,呕出蛔虫5例。全部病人粪便检查均发现蛔虫卵。1.2服药方法与疗效患儿蛔虫病确诊后给予霄丸0.5g,tid,连服3天,1周后复查,治愈(腹…  相似文献   

11.
拉龙才让 《吉林医学》2011,32(22):4611-4612
目的:调查同仁县儿童蛔虫病感染状况。方法:对我地区1 667名小学生,进行分组、检测、筛查、统计、比较、总结,并呼吁相关部门做好预防及宣传知识的普及。结果:1 667名儿童感染率约为22.80%,年龄及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传统的大便常规检查蛔虫卵阳性,是一种实用简便经济的方法,也是诊断蛔虫病的重要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可直接影响蛔虫疾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肠蛔虫病(ascariasis)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为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目的讨论肠蛔虫病临床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患者吐泻物中发现成虫或粪便中检出虫卵可确诊.但查不到虫卵不能除外本病.如体内仅有雄虫或不成熟雌虫时粪检阴性,可试验性治疗.胆管蛔虫病时胆汁中可发现虫卵.  相似文献   

13.
蛔虫病和蛲虫病均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成人与儿童都能感染,但儿童发病率高,农村高于城市(农村蛔虫病感染率达90%,蛲虫病达65%~75%)。在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比较普遍。病因和自我诊断蛔虫病是人们吃了成熟蛔虫卵污染的生蔬菜、水果或泥土而感染。虫卵进入人体后约需75天经幼虫发育为成虫,寄生在小肠内,每个雌虫每天产卵约20万个,随粪便排出体  相似文献   

14.
儿童蛔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儿童近3亿感染蛔虫者约1.9亿,主要为农村儿童和年长儿童[1],由于儿童生理解剖和机体免疫系统的特点,儿童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有一定困难,蛔虫病往往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妨碍儿童生长发育,其并发症较多,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提高认识,积极防治,现将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胆道蛔虫病是因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急腹症,胆道蛔虫病内科药物治疗很难奏效。患者非常痛苦,如果蛔虫死于胆道内引起梗阻或感染,多需外科手术治疗。我院对1982年以来4例经临床及B超确诊为胆道蛔虫病患者,行急诊内镜下取蛔虫治疗,均一次取出成功,患者腹痛立即停止,无一例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它可以吸取营养、危害人体健康。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状况,以便为今后指导蛔虫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我们于1992年5月至9月对866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是沧县第二中学,捷地镇曹庄子小学,其中沧县二中449人,曹庄子小学417人。 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法筛查蛔虫标准方法进行。在全视野发现一个虫卵即为阳性。 调查项目是,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生  相似文献   

17.
使君子治疗小儿肠蛔虫病200例乌云(包头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包头014010)小儿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小儿小肠而引起的常见病。患儿嗜食异物,呕吐,脐周阵发性疼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排出蛔虫,并有低热,荨麻疹,面黄形瘦,睡眠不稳易惊醒,多梦,磨牙等。1临...  相似文献   

18.
丁建新 《开卷有益》2011,(11):30-30
蛔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每当孩子消瘦、腹痛、消化不良时,有经验的父母往往想到孩子可能是得了蛔虫病。但究竟出现哪些症状才能断定是得了蛔虫病呢?  相似文献   

19.
蛔虫毒素中毒的临床探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李德昌张其利(成都610100)蛔虫病是小儿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其有许多并发症,常可危及生命,如蛔虫性肠梗阻、肝脓肿、阑尾炎、腹膜炎等。笔者要提及的是其另一个还未被大家所熟知的并发症,即蛔虫毒素...  相似文献   

20.
胆道蛔虫与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关系密切,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由此而导致的近、远期并发症如感染(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囊蛔虫病)、胆道狭窄、胆源性胰腺炎等,使病情复杂化,甚至导致胆道残废,治疗棘手。目前,该病发病率虽有下降,但并非少见,特别在基层医院仍为常见病,尽管胆道外科学专家们曾强调对该病的彻底治疗,时至今日,那种"痛止即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