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北京市昌平区18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与血压、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昌平区2991例18岁以上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对血脂、血压、年龄、性别进行比较。结果血脂水平TC、TG、LDL-C皆随年龄增加而增高。50岁以下的人群中,男性Tc,TG高于女性,但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血脂与血压比较分析,高血压(HP)组TC、TG高于正常血压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HD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好地理解血压、年龄、性别和血脂水平的关系将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治疗途径以减少心血管疾病临床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27例65岁以上老年人血压值及其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与老年人血压值可能相关的因素28个,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个人高血病史,耳鸣,尿蛋白与收缩压有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个人高血压病史,心率,尿素氮值,体重指数与舒张压有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金红英 《现代保健》2009,(14):127-128
目的探讨两市镇城区18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与血压、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该城区2000例18岁以上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及血清总胆固醇(C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对血脂、血压、年龄、性别进行比较。结果血脂水平皆随年龄增加而增高。50岁以下的常住居民中,男性高于女性,但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血脂与血压比较分析,高血压组、TC、TG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HP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好地理解血压、年龄、性别和血脂水平的关系将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治疗途径以减少心血管疾病临床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亚健康状态人群症状表现差异。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国8个省市13 439名各类人群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性亚健康症状性生活得分分别为(5.22±1.06)、(4.92±0.96)分,躯体症状分别为(104.53±20.47)、(110.27±20.90),心理方面分别为(53.63±8.04)、(55.89±7.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适应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症状方面,男性免疫力低下,易患有感冒或感冒不易痊愈;与男性比较,女性易感到疲劳,消化系统不适多见,睡眠差,多有植物神经失调的表现,容易发生过敏,衰老明显,常有各种疼痛不适的感觉,排便困难,常需借助药物,更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再记忆力下降,压力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亚健康人群的性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能力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易产生担忧心理(P<0.01)。结论不同性别亚健康状态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八个人群血清氨基酸与血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光胜  龚邦强 《营养学报》1990,12(4):355-361
以多因子回归及判别分析研究4地区、4民族八个人群共484人(男、40~59岁)的22种血清氨基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发现:1.住新疆同一地区的哈萨克、汉、维吾尔族的不同氨基酸水平可能反映其迥异的食物结构;而饮食相仿,住贵州同一山区汉、彝族组间的差别,提示除营养因子外、遗传代谢因子的影响。2.除门冬氨酸及(或)谷氨酸在居高寒山区的贵汉、彝组最高外,其他氨基酸水平在该区均较低,提示可能反映组织较慢的代谢更新率,与其血压、Quetelet指数及血清尿素水平较低也相一致。3.摄入动物蛋白量高的新疆(羊肉为主)或舟山(鱼为主)组人群,氨基酸水平均较高,难以将渔民中心脑血管病罹患率较低完全归因于摄入较多富含硫氨基酸的鱼肉。4.从血压回归方程提示缬、丰胱、丙、苏氨酸可能属升压性;亮、甲硫、苯丙、甘氨酸和谷胺酰胺可能属抗高血压性。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除国际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1])影响血压水平外,一些社会因素如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体育锻炼及婚姻状况等对血压水平可能也有一定影响,但目前研究结论尚不一致[2-5].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不同血压水平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体育锻炼及婚姻状况的差别,探讨社会因素对血压水平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年龄人群四肢血压差值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采用获发明专利的四肢血压同步测量仪,对445例无严重心,脑,肾,血管紧张情况的成年人进行四肢血压测量,计算上下肢血压差值,按青中年,老年前期,老年期三个年龄组进行组间对比,并观察三组间不同幅度血压差值的频率分布。结果:各年龄组间收缩压(SBP)差值有随龄增加的趋势,其中除老年前期组与老年组比,左SBP差为P<0.05外,余各组间比较,均为P<0.001,舒张压(DBP)差各组间也有随龄增加趋势,但不如SBP显,不同年龄组,四肢血压差值的分布趋势也不同,结论:四肢血压差值随增长的规律,与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相关性。方法 选择T2DM 患者360例(男242 例, 女118 例),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浆葡萄糖( FBG) 、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肌酐(Cr)。先按男女性别分组,再按SUA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 mol/L,女性≥360 mol/L)、尿酸正常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别。结果 不同性别的高尿酸组BMI、TG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尿酸正常组,女性高尿酸组⑴舒张压(DBP)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不同性别的高尿酸组年龄、病程、SBP、TC、FBG、HDL-C、LDL-C与尿酸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不同性别的组中,SUA与BMI、TG均呈显著正相关,与 HDL-C、eGFR呈显著负相关,女性组中,SUV与DBP也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组的SUA均与年龄、病程、FBG、 SBP、TC、LDL-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控制与血脂及体质量的控制有关,对于女性患者还应重视舒张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年龄人群四肢血压差值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采用获发明专利的四肢血压同步测量仪,对445例无严重心、脑、肾、血管临床情况的成年人进行四肢血压测量,计算上下肢血压差值,按青中年、老年前期、老年期三个年龄组进行组间对比,并观察三组间不同幅度血压差值的频率分布.结果各年龄组间收缩压(SBP)差值有随龄增加的趋势.其中除老年前期组与老年组比,左SBP差为P<0.05外,余各组间比较,均为P<0.001;舒张压(DBP)差各组间也有随龄增加趋势,但不如SBP显著.不同年龄组,四肢血压差值的分布趋势也不同.结论四肢血压差值随龄增长的规律,与生理及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宁夏农村地区不同饮食结构人群血压水平分析宁夏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750004)张毓洪张波邹宇华刘兰刘秀英一般认为,膳食中高盐、过多饱和脂肪酸、大量饮酒均可引起血压升高,而膳食中充足的钾、钙、优质蛋白质可以对抗血压升高〔1〕。为探讨不同的膳食结构对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尿酸( uric acid,UA)水平与血压变化及升高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病因及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972名宿迁市沭阳县5 ~15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UA和血压等指标,并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行为生活方式等资料.数据主要采用单因素t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随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血压水平逐步增加,同时UA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08,P=0.015);但UA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UA正常组和UA升高组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升高组间的UA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也表明,UA与血压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UA变化及高尿酸血症与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及血压升高均无关联,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压相关的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认知受损的关系。方法 对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 60岁的研究对象进行2015年随访,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变量、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利用食物频率表问卷(FFQ)收集膳食摄入信息,采用简易心理状况量表评定认知功能。进行健康体检,测定血压、身高和体重等指标。收集空腹静脉血样用于血脂等生物指标的分析。选择SBP和DBP作为反应变量,利用降秩回归法,提取血压相关的膳食模式,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相关膳食模式评分与认知受损的关系。结果 提取了2种与血压相关的膳食模式,分别为蔬菜摄入较多、肉类蛋类和糕点摄入较少的膳食模式(模式1)和肉类、豆制品、白酒和油炸食品摄入量较多、奶类摄入较少的膳食模式(模式2)。但仅有模式1与认知受损风险之间呈正向显著关系,相比该模式最低的四分位数,该模式最高的四分位数组患有认知受损的风险显著增加(OR=1.94,95%CI:1.21~3.11,P<0.01),且呈线性趋势(P=0.002);而膳食模式2与认知受损风险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血压相关膳食模式评分与认知受损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驻守戈壁某部军人应激状态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驻守戈壁的某部军人847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包括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应激状态,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相关项目,分别以NC、PC、领悟社会支持程度(PSS)和SCL-90作为解释变量,SBP、DBP、FPG、OG3T2hPG、TC、lgTG、LDL—C和HDL—C作为反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SCL-90总分高于SCL-90中国成人常模(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NC与FPG、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PC与FPG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SCL-90与SBP、DBP、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C与TC、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3、0.008),PC与FPG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06),SCL-90与SBP、OGTT2hPG、TC、lgTG、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4、0.002、0.002、0001、0.001)。结论应激状态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荞麦不同组成部分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荞麦不同组成部分茎、叶、花中金属元素(铜、铁、锌、钙、锶、硒、锰、铅、砷、汞、镉)的含量。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荞麦茎中铜、铁、锌、锶、硒、锰、砷、镉均高于叶和花;荞麦叶中钙、铅、汞明显高于茎和花。结论:荞麦茎、叶、花中铅含量较高均超过国家标准;砷、镉、汞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评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并探讨其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全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参与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计调查高血压患者456人,平均年龄65.68±9.41岁,男性233(51.10%)人。血压正常组216(47.37%)人,血压异常组240(52.63%)人;血压正常组的症状管理效能(7.35±2.13分)和疾病共性管理效能(6.63±2.64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6.63±2.64和6.98±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正常组的认知症状管理(1.41±0.95分)和与医生沟通(2.49±1.06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1.13±0.92和2.10±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管理效能(OR=0.877,95%CI:0.781~0.986,P=0.028)、疾病共性管理效能(OR=0.885,95%CI:0.784~0.999,P=0.048)、认知症状管理(OR=0.671,95%CI:0.489~0.919,P=0.013)和与医生沟通(OR=0.706,95%CI:0.555~0.900,P=0.005)均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与血压控制间存在关联,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更好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舟山地区孕妇妊娠期血红蛋白含量与血压的关系,为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围产保健的1 383名孕妇孕早、中、晚期的血红蛋白含量与血压进行监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孕期血红蛋白含量与血压之间的关系。 结果  孕早、中、晚期贫血发生率分别为7.74%、25.45%和15.76%;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对孕早、中、晚期收缩压均有影响,并且呈现出越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对各期的收缩压影响明显。早期的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最大(β=0.10,P < 0.001),中期无统计学关联,晚期的影响其次(β=0.04,P=0.027)。血红蛋白水平与舒张压水平的变化趋势类似于其与收缩压之间的关系。 结论  妊娠期血红蛋白水平对孕早、中、晚期血压均有明显的影响,定期测量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更好地改善孕产妇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 根据颅脑MRI的结果,将16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96例和单纯性高血压组64例,监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V)、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V)、白昼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V)、白昼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V)、晨峰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结果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24 h SBPV、dSBPV、nSBPV、24 h DBPV、dDBPV、nDBPV均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0.15±0.03比0.11±0.02、0.14±0.02比0.10±0.03、0.14±0.03比0.10±0.08、0.13±0.08比0.11±0.04、0.14±0.02比0.11±0.07、0.14±0.05比0.09±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晨峰收缩压-SD、晨峰舒张压-SD、晨峰收缩压-CV、晨峰舒张压-CV均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15.37±4.55) mmHg(1 mmHg=0.133 kPa)比(13.53±2.26) mmHg、(13.64±4.95) mmHg比(9.80±3.46) mmHg、0.141±0.048比0.113±0.037、0.145±0.056比0.105±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BPV水平,尤其是晨峰BPV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BPV增大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重与肥胖对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为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鄂南农村居民1641例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比较。结果鄂南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率为20.78%,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LDL-C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HDL-C异常检出率也高于体重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血压、FSG、TC、TG呈正相关,WHR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密切相关,应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血糖水平下血清中1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及血清矿物质元素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宁夏4个村中共调查3 391人进行体格检查,采集血液样本1 612例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测定l 493例血清中14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结果 血清Cr表现为正常空腹血糖(normal fasting glucose,NFG)组(6.35±2.75) μg/ml显著高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5.47±2.09) μg/ml,Sr为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mg glucose,IFG)1组(0.13±0.04) μg/ml高于NFG组(0.11±0.05) μg/ml.Cu含量为NFG组(0.99±2.14)μg/ml低于IFG1组(1.00±2.24) μg/ml、IFG 2组(1.03±2.06)μg/ml和DM组(1.07±2.48) μg/ml三组,DM组高于IFG2组.Ga含量为DM组(0.16 ±0.08) μg/ml高于NFG组(0.12±0.08) μg/ml、IFG1组(0.13 ±0.08) μg/ml和IFG2组(0.13±0.08) μg/ml三组.Cu(r=0.083,P=0.017)和Ga(r=0.081,P=0.019)与血糖呈正相关,Cr(r=-0.074,P=0.032)与血糖呈负相关;Cu(r =0.098,P=0.005)和Sr(r=0.087,P=0.012)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Cu(OR=1.518,95% CI:1.072~2.151)和Ca(OR=1.618,95% CI:1.076~2.432)是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且Ca位于最高浓度时,血糖异常的风险最高;Sr(OR=0.800,95% CI:0.678~0.94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血清铜、镓、铬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并且铜、锶和钙是血糖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心理行为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及高血压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病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宿豫区和沭阳县的1 928名5~ 15岁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应用Conners问卷等量表对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常见行为问题倾向进行调查.分析主要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压偏高或高血压总检出率为18.0%.除年龄(OR =0.75)、性别(女性OR=1.64)、地区(城区OR=2.93)、学习阶段(小学1~3年级OR=0.44,小学4~5年级OR=0.26)和体重(OR=1.07)是主要影响因素外,品行问题(OR=2.34)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或高血压的重要心理行为危险因素.结论 研究地区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国内外平均水平.建议加强心理因素的研究,制定对未成年人品行问题为重点的心理干预策略,以降低儿童青少年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