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门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和肝脏非实质细胞对大鼠皮肤移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皮肤移植模型,实验共分4组:对照组,实验1、2、3组。各实验组于皮肤移植前门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肝脏非实质细胞及两种细胞联合输注。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测定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水平,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和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结果各实验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延长,各检测项目指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联合输注组为著。两种细胞单独输注组的存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皮肤移植前门静脉单独或联合输注两种细胞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诱导免疫耐受,以联合输注组的作用最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及体液移植免疫反应,IL-2、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一抗原后形成的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1963年Starzl成功施行第1例人肝移植以来,肝脏移植手术技术日臻成熟,加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肝移植成为“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肝移植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免疫排斥反应,虽然各种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如FK506、MMF、雷帕霉素及针对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如OKT3)等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些免疫抑制剂均或多或少地损害了T细胞的功能,导致继发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恶性肿瘤、器官毒性损伤和需要终生用药等,限制了肝移植的广泛应用,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使机体形成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
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是一类最近才被人们认识的免疫调节细胞,起源于胸腺,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持续性表达IL-2Rα链(CD25),具有免疫抑制性和免疫无能性两大特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以及移植耐受的诱导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作者拟对CD4+CD25+Tr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CD4+CD8+T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宏伟  吴昊 《北京医学》2006,28(2):108-110
T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中枢的作用.CD4 T细胞具有辅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CD8 T细胞则是重要的效应细胞.外周血中95%以上为CD4或CD8单阳性T细胞,CD4 CD8 T细胞(DP)<5%[1].有关DP T细胞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研究显示,在某些病毒感染中,DP T细胞比例增加,这群细胞参与抗感染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独特的功能特点.我们就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因素刺激下的DC分化及数量变化,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刺激树突状细胞;反复冻融法制备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将实验分为:DC与空白血清组、DC与胃癌细胞组、DC与含药血清组、DC与胃癌细胞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联合作用组,将各组分别与淋巴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各组DC数量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结果在药物作用48 h含药血清浓度为15%时与空白血清组分别作用24、72 h相比,DC的吸光光度值能显著升高(P<0.05)。胃癌细胞与六味地黄丸共同作用组DC吸光光度值显著升高,DC吸光光度值升高对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明显调节作用,可降低CD4+T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结论胃癌细胞作为抗原负载DC,具有促进DC细胞增殖及分化的作用,并可增强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降低CD4+T细胞中Treg的数量,六味地黄丸具有辅助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诱导能力,在启动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DC还参与机体对抗原的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耐受。DC参与T细胞耐受诱导的研究正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最近才被认识的一类免疫调节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CD8 CD28-,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及其亚群表型在大鼠自发免疫耐受形成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肝移植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雄性Brown Norway近交系大鼠(简称BN)到Lewis近交系大鼠(简称LEW)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模型(存活>120 d),取同周龄LEW大鼠作为对照组,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及脾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 CD28-,CD4 CD25 T细胞亚群比例;(2)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方法,通过间接法阴性分选和直接法阳性分选两步分离纯化CD8 CD28-,CD4 CD25 T细胞,并对其亚型表型进行检测,比较它们在移植耐受前后的差别.结果:(1)耐受组大鼠外周血及脾单个核细胞中CD8 CD28-,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同对照组比较:CD8 CD28-T细胞增高,外周血为(30.2±5.8)%比(16.4±6.1)%,脾为(23.7±7.2)%比(13.4±5.5)%,P<0.01;CD4 CD25 T细胞无明显差别,外周血为(9.9±3.5)%比(10.4±4.2)%,脾为(15.1±3.7)%比(14.7±4.6)%,P>0.05.(2)CD8 CD28-,CD4 CD25 T细胞的亚型表型检测,①CD8 CD28-T细胞:耐受组为CD152(CTL-4)-,CD11b ,CD25-,CD45RO ;对照组为CD152(CTL-4)-,CD11b ,CD25-,CD45RO部分表达(76%);②CD4 CD25 T细胞:耐受组为CD152(CTL-4) ,CD11b ,CD28 ,CD45 RO ;对照组为CD152(CTL-4) ,CD11b ,CD28 ,CD45 RO .结论:CD8 CD28-Treg细胞在耐受组大鼠外周血及脾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明显增高,而CD4 CD25 Treg细胞则无明显改变,提示CD8 CD28-Treg细胞在大鼠肝移植自发耐受的形成中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CD152(CTL-4)在两种Treg细胞表达差别可能是引起它们作用及表现不同的重要原因;黏附分子CD11b可能同两种Treg细胞的功能均密切相关;CD8 CD28-Treg细胞包含着不同亚群,而CD45RO表达的增加可能同CD8 CD28-Treg细胞发挥抑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难与共者皮损中CD4 和CD8 T细胞之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20例尖匀湿疣皮损中CD4 和CD8 T细胞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细胞中CD4 、CD4 /CD8 较政党人显著低,CD8 显著高(P<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CD4 /CD8 比值失衡,可能导致HPV感染的持久与高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52-155+16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CD4+T、CD8+T细胞和PD-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包头市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肿物及癌旁5 cm、10 cm石蜡组织标本各41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D4+T、CD8+T细胞和PD-L1的表达水平,Sanger测序法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 结直肠癌癌组织CD4+T细胞表达阳性的细胞数为108.8个,高于癌旁5 cm的73.8个及癌旁10 cm的38.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CD8+T细胞表达阳性的细胞数为63.8个,高于癌旁5 cm的33.8个及癌旁10 cm的22.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的细胞数为18.0个,高于癌旁5 cm的3.2个及癌旁10 cm的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侵犯、脉管癌栓与结直肠癌癌组织CD4+T细胞表达相关,MSI、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与CD8+T细胞表达有关,MSI、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脉管癌栓与PD-L1的表达均无关。PD-L1和CD8+T细胞的表达呈低度正相关(r=0.350,P<0.05),PD-L1与CD4+T细胞表达无相关性(r=0.138,P>0.05)。结论 CD4+T、CD8+T细胞和PD-L1在癌组织高表达,CD8+T与CD4+T细胞两者的高表达可作为预后良好的辅助判断指标,PD-L1与CD8+T细胞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异种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能性,以豚鼠一大鼠异位心脏移植超急排模型,在CVF(30U/kg)及环磷酸胺(CyP)覆盖下将供者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以4.0X106/只经受者门静脉输注,2周后行颈部心脏移植使移植供心存活时间获得延长(44.8~64.2min),同时血管内皮细胞溶解率下降。环磷酰胺及脾切除有一定延长移植物存活的作用(25.9~43.3min,30~47.2min),而非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无此作用。提示经门静脉输注供者特异性豚鼠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大鼠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这种耐受的产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静脉瘤(PVA)在多层螺旋CT(MSCT)、MRI中的表现。材料和方法搜集经MSCT、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为PVA15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重组(VR)等进行血管重建,分析其表现。结果 15例PVA中,11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MRI平扫呈血管流空信号,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持续血管样强化。肝内型5例,发生于门静脉左支3例,右支2例,1例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合并门静脉-肝静脉瘘。肝外型8例,发生于门静脉主干4例,肠系膜上静脉1例,脾静脉3例。混合型2例,1例发生于脾静脉和门静脉右前支,1例发生于网膜静脉和门静脉左支。3例PVA附壁血栓形成。结论 CT、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血管后处理重建,能准确诊断PV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细胞(CD16+CD56+)所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乙肝肝炎、LC和HCC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逐步递减(P<0.05),以HCC患者下降最为显著。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LC、HCC患者CD8+T细胞则显著下降(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LC、HCC患者NK细胞计数则下降显著(P<0.05)。结论 HBV感染者临床类型不同,各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判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观察脾切除对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脾切除后大鼠血清淀粉 素含量,以APAAP法检测T细胞亚群细胞,并动态观察三种脾切除对移植耐受形成的影响。结果:脾切除可减弱机体初级免疫应答,影响T细胞亚群,保留50%脾脏可保留部分脾功能;三种不同量脾切除对免疫耐受形成有协同作用,明显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平均达80天。结论:50%脾切除以抑制排斥反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肺结核及正常肺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8例肺结核患者及35例正常肺组织中的CD3、CD4和CD8,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形态定量比较及相关分析,并对64例结核患者均进行痰荧光染色,对排菌组与非排菌组的T细胞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组织病变的不同部位CD3、CD4、CD8阳性细胞数不同,坏死区周围的淋巴细胞带阳性细胞数最高,类上皮细胞带阳性细胞数最少,但均高于正常组织;排菌组与非排菌组结核患者T细胞数量分布无显著性差别。结论T淋巴细胞中CD3、CD4、CD8阳性细胞计数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可作为肺结核的重要预后指标,并可为结核病的研究提供更详细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2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使用流式细胞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在此类疾病患者治疗及预后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07),治疗后血小板均有大幅上升,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除T淋巴细胞数量外其余细胞亚群占比均无显著变化,而研究组患者各项统计参数均有显著变化,除CD~(8+)亚群占比外其余统计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理论上能够有效的从根源上治疗此类疾病,抑制患者的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的检测与白癜风患者进展期的相关性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汕头市皮肤性病防治院收治的48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试验组CD3+、CD4+、CD4+/CD8+细胞数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且试验组进展期CD3+、CD4+、CD8+细胞数均较稳定期下降明显(P<0.05),而不同病程的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与白癜风患者类型及发展期关系密切,值得临床防治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门静脉解剖分型及腹水、肝性脑病、Child-Pugh分级等肝硬化并发症与侧枝血管开放数量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炎性肝硬化95例,行门静脉系统主要属支及侧枝血管MIP、MPR及VR重建,测量各血管直径并观察侧枝循环开放的情况。依据Child-Pugh分级及腹水严重程度,将95例患者分别分为Child-Pugh A、B和C级三组及无腹水、轻度腹水、中-重度腹水三组。对门静脉属支解剖变异进行统计分型,并将结果与侧枝血管、肝硬化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6种类型间比较,侧枝血管开放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 A、B、C三级间比较,侧枝血管开放数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无腹水、轻度、中-重度腹水三组间比较,侧枝血管开放的数量在无腹水组与中-重度腹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门静脉成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门静脉解剖变异的显示很有价值。侧枝循环的建立特点与门静脉解剖变异无明显相关性。LGV管径及侧枝血管开放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肝炎后肝实质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鼠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同种异体异基因坐骨神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自供体小鼠C57BL/6的脾细胞中提取MHC抗原注入受体鼠Balb/c小鼠胸腺内,于2后周移植供体鼠坐骨神经。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胸腺内注射组)、B组(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冷冻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异体神经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于3周后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免疫学检测。结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A组(38.23m/s)与D组(36.39I彬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电镜、免疫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迟发性超敏反应)检测结果均证实B组分别优于A组、D组、C组。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MHC抗原可诱导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液流变学(包括D-二聚体)的影响,以及断流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对4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称脾切断流术),对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术后形成门静脉血栓(PVT)者作为血栓组,未形成PVT者作为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资料的变化。结果①49例患者脾切断流术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如: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D-二聚体含量和血小板计数等一定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发现形成门静脉血栓15例,PVT发生率约为30.61%。血栓组断流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同上)升高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加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门静脉血液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D-二聚体含量和血小板计数等的升高,且升高水平较高者术后易形成门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