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睾丸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合酶 ( NOS)在还原型辅酶 II( NADPH)存在下催化 L -精氨酸分解生成一氧化氮 ( NO)。 NOS有以下几种形式 :神经型 NOS( n NOS)、诱导型 NOS( i NOS)和内皮型 NOS( e NOS)。 NO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体内信息和效应分子 ,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心血管、神经、消化、免疫、生殖系统等。 NOS和 NO对生殖活动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 ,如对睾丸微循环的调节 ,参与睾酮分泌 ,调节精子活动等。本文对睾丸 NOS的分布及其作用的研究概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Notch信号通路对骨形成及骨吸收的刺激和抑制作用都被广泛报道,其在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的生成或分化中的作用出现了"矛盾"的结果,表现为对于骨形成-骨吸收偶联关系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见,Notch信号通路对骨重建过程的影响并非单一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成、分化及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相关骨代谢疾病的研究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对精子的调节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一氧化氮 (NO)是一种不稳定的小分子有害气体 ,又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NO在体内由L 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下生成。它分布于睾丸、附睾及输精管等组织中 ,也分布于精子的顶体和尾部 ,对生精过程 ,精子活力、活率 ,受精能力以及精子脂质过氧化反应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NO有益于增加精子活力、活率 ,降低精子脂质过氧化反应 ,提高精子的受精能力 ;高浓度NO对精子具有损伤作用 ,使精子活力、活率下降 ,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本文简要介绍了NO在体内的产生机制 ,并着重概述了NO对精子的调节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为一多效性气态分子 ,是一氧化氮合酶 (NOsynthase ,NOS)的终产物 ,其结构简单、半衰期短、化学性质活泼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 ,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 ,如血管张力的调节 ,神经传递 ,抗微生物及免疫调节。肝脏是具有多种复杂功能的机体重要器官 ,所有肝脏细胞均可生成NO ,已知NO参与了多种肝脏疾病及病变的发生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肝内多种NOS的克隆及基因敲除小鼠的出现使NO与肝病的研究不断深化。1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特性  体内的一氧化氮是由一氧化氮合酶催化L -精氨酸 (L -Arg)…  相似文献   

5.
机体内不断进行着骨代谢转换。凡是能增加骨吸收、减少骨生成的因素均能使骨密度(BMD)下降,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OP)。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胃肠道内分泌的肠促胰素,不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调节血糖代谢,对骨代谢转换过程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这类肠促胰素包括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它们对骨代谢的作用主要通过相应的受体来完成,达到调节钙平衡、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生与凋亡、影响其他骨代谢生化指标等目的。其中,GIP、GLP-1均有减少骨吸收和增加骨生成的双相调节作用,而GLP-2仅能抑制骨的吸收,而不影响骨的生成。肠促胰素的这些特性,将为骨质疏松现有的治疗模式发展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分布最广泛的细胞。既往认为骨细胞是相对静止和休眠的细胞,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最近几年里, 骨生物学的知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认为骨细胞是维持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高度活跃的细胞, 其在骨组织微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骨细胞的研究现状, 以及骨细胞在骨重建中的作用。除此之外, 骨细胞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它能分泌硬化素(Sclerostin)和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3)。硬化素对个体的骨量起负性调节作用, 而FGF-23可以调节磷酸盐代谢。骨细胞还能感受机械应力, 并将机械应力转化为一系列生物化学信号, 从而对效应细胞(包括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起作用。因此, 骨细胞在骨生物学中起重要作用。深入了解骨细胞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 发现新的骨细胞分子, 可能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其他骨骼疾病的潜在药理靶点。  相似文献   

7.
Wnt信号通路对骨调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Wnt信号通路作用于骨,主要表现为对骨组织细胞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等功能的调节。研究表明,抑制Wnt信号通路转导可使成骨细胞分化进程受阻,从而抑制骨形成;若诱导Wnt家族成员表达则可使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增加,促进骨形成。实验证实,激活Wnt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再生、关节形成、骨折修复都起着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在作用于成骨细胞的基础上可间接调节破骨细胞功能变化。此外,Wnt信号通路与其相关因子对骨也有调节作用。该文就Wnt信号通路对骨调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可高度弥散的自由基。作为第2信使和神经递质,是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NO可以调节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增殖及其功能活性,从而在维持骨形态和骨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以往实验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的NO外源性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对大鼠OB增殖,护骨素(OPG)分泌及cNOS和iNOS表达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内源性NO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IL-1β处理培养的MCF-7细胞,检测NO的产生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蛋白的表达.M1rr法检测MCF-7细胞在NOS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NG-monomethyl-L-arginine,L-NMMA)和NO合成原料L-精氨酸(L-arginine,L-Arg)作用下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内源性NO的产量与IL-1β剂量呈正相关.在IL-1β诱导作用下MCF-7细胞大量表达iNOS蛋白,并与L-Arg、L-NMMA存在与否无关.当ADM浓度为0.5 μmol/L和1 μmol/L时,实验组细胞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加入L-NMMA能显著提高实验组细胞的生存率(P<0.05);加入L-Arg能显著提高MCF-7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P<0.05).结论在细胞因子IL-1β诱导下MCF-7细胞产生的内源性NO增加,并使MCF-7细胞化学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阴茎勃起过程受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调控。调节因素主要有肾上腺素能、胆碱能神经递质及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递质,NANC神经递质又在阴茎勃起中起主要作用。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都是NANC神经递质[1]。雄激素可调节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由NOS催化左旋精氨酸(L-A  相似文献   

11.
内毒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毒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内毒素、L -左旋精氨酸和硝基左旋精氨酸进行处理 ,并检测上清液中内皮素 - 1(ET - 1)和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内毒素使ET - 1和NO含量增加 ;NO则使ET - 1的含量降低。结论 内毒素能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使ET - 1和NO的合成和释放增加 ;NO则抑制ET - 1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2.
骨的形态、结构通过不断的形成与吸收来维持。形成与吸收的不平衡造成以骨量改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如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和石骨症 (Osteopetrosis)。而骨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是一个高度调节过程 ,受全身和局部因子调节。基因在其中起决定因素作用。一、概述成骨细胞 (Osteoblasts,OB)是骨形成细胞 ,由基质干细胞起源。破骨细胞 (Osteoclasts,OC)则主要负责骨吸收 ,来源于单核 巨噬细胞系的前体细胞。造血前体细胞在骨营养激素和骨微环境产生的局部因子调节下 ,在骨吸收部位分化…  相似文献   

13.
人体肠道内的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等共计1000余种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在人类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消化及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也能调节骨骼代谢过程。肠道微生物影响骨骼质量的方式主要包括促进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刺激破骨细胞生成、作用于内分泌轴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化水平、释放酸性代谢产物形成有利于钙离子吸收肠道环境。另外,肠道微生物还参与调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骨丢失过程。可见肠道微生物对骨骼质量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笔者将对此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促骨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甲状旁腺素(hPTH)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维生素D代谢、激活骨细胞,是调节钙、磷代谢及骨转换的重要肽类激素之一,能精确调节骨的合成及分解代谢过程.hPTH片段目前已成为重要的骨形成促进剂,与受体结合后通过活化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及钙离子依赖的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途径发挥生物学作用.hPTH可使血清磷降低,间接影响骨的生长.大剂量hPTH可同时刺激和抑制骨胶原的合成,促进骨吸收,抑制骨形成;小剂量,特别是hPTH1~34片段可刺激骨胶原合成而促进骨形成.近年随着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学的更深入了解,hPTH对骨的作用,尤其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上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开发出特立帕肽(teriparatide)等新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该文就hPTH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促进骨形成、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应力包括牵张力、流体剪切力(FSS)和压应力等,是骨形成和骨修复的"指导性"因素.应力成骨及其机制是近几年来骨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及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骨组织特殊的腔隙-小管网络结构,使得FSS在完整骨重塑和损伤骨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外实验也证明骨细胞对FSS刺激更为敏感,突显出FSS对骨组织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FSS刺激骨细胞产生不同的信号分子,如前列腺素E2、一氧化氮,并能兴奋不同的信号通路,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一氧化氮合酶通路等,从而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它们在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保证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老龄化社会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骨代谢平衡障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近年研究发现,体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等也参与骨质疏松发生过程的调控,与传统的雌激素、甲状腺素等相比,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调节骨细胞有丝分裂,并促进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等。该文就这些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成熟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由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共同作用的大鼠破骨细胞骨髓诱导体系,将雌激素(10-6 mmol/L)和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1.5 mmol/L)分别作用于破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分别对破骨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h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破骨样细胞数量;将各组破骨细胞接种于骨磨片上,建立破骨细胞-骨磨片活性分析模型,于不同时间点对骨磨片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雌激素组破骨细胞数量和骨吸收陷窝面积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阿司匹林组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数量、骨吸收陷窝面积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激素组相比,低浓度阿司匹林组(0.25mmol/L)没有明显差异;但中、高浓度阿司匹林实验组(0.5mmol/L、1.0mmol/L、1.5mmol/L)破骨细胞数量和骨吸收陷窝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对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骨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免疫功能增强,导致骨重建失衡所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是调控骨重建的核心因素,而RANKL/RANK/OPG系统是连接骨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分子桥梁,在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耦联中发挥关键作用。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共同的细胞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以共同的骨代谢转录因子和信号分子调控骨重建过程。雌激素作为骨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共同交叉机制,通过经典性激素受体途径调控T细胞活化,介导免疫因子的产生和表达,影响免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既有正性调节作用,又有负性调节作用,决定骨重建方向。因此,骨免疫在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重建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补肾法是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根本治则,长期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骨免疫而调节骨重建失衡,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败血症大鼠分离肝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探讨NO对肝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成盲肠结扎穿刺手术组(CLP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剩余肝细胞并进行培养;应用白细胞介素(IL)-1β等细胞因子处理培养肝细胞;应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CLP组和Sham组肝细胞NO的产生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产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肝细胞核苷酸含量;应用酶法检测两组肝细胞的酮体含量并计算酮体比率(乙酰乙酸盐/β-羟基丁酸盐,KBR).结果 CLP组肝细胞NO的产生量是对照组的2~3倍.IL-1β能够降低两组肝细胞的ATP含量和酮体比率,CLP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加入L-精氨酸(L-Arg),CLP组肝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增加,ATP水平和KBR降低.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可以抑制NO的产生,并使降低的肝细胞ATP含量、KBR得以恢复.结论 对败血症的应答导致NO合成的增加可能与败血症大鼠肝功能障碍有关.对NO产生的调节可能会成为预防败血症所致肝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去卵巢大鼠胫骨形态计量学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初步探讨去势后不同时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NO)与胫骨形态计量学变化的关系。方法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假切1月组(Ⅰ组),假切4月组(Ⅱ组),去势1月组(Ⅲ组),去势4月组(Ⅳ组),去势7月组(Ⅴ组),去势12月组(Ⅵ组)。各组大鼠处死后取左侧胫骨、股骨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测定各组大鼠上清液中NO浓度的改变;取右侧胫骨近端制备不脱钙的骨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胫骨形态计量学的变化。结果与假切对照组比较去势组大鼠上清液中NO浓度降低,平均骨小梁体积减小,成骨表面和类骨质表面等成骨指数降低;破骨细胞、吸收表面等骨吸收指数升高;去势4、7、12月组NO浓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质疏松患者骨的代谢过程中破骨细胞的数目增多,活性增强与NO浓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