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岩斜区巨大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取幕上下联合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及枕下乙状窦后联合入路)对11例岩斜区巨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效果满意。结论:有熟悉的解剖知识,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和枕下乙状窦后联合入路可以切除岩斜区巨大肿瘤。  相似文献   

2.
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经枕大孔后缘入路包括枕髁远外侧入路、枕下后正中入路和枕下下外侧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枕大孔区脑膜瘤7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肿瘤最大直径为0.8~4.8cm,肿瘤瘤体位置位于脑干前方3例,侧方2例,后方2例。经枕髁远外侧入路2例,枕下后正中入路3例,枕下外侧入路2例,肿瘤手术全切除6例(Simpson Ⅰ级4例,Simpson Ⅱ级2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6例随访6~36个月,神经系统占位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经枕大孔后缘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脑膜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远外侧枕下入路切除高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 4例经远外侧枕下入路切除高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肿瘤全切 3例 ,1例因肿瘤包绕椎动脉而次全切除。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未出现与手术入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远外侧枕下入路具有手术路径短、视野宽广、显露硬膜内外病变清楚等优点 ,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一种实用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对颞叶脑组织的牵拉,一个入路同时切除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颞下窝的颅底肿瘤,作者采用经颧弓游离额下入路的手术方法.成功地对9例同时或分别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顾下窝的肿瘤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其中镜下全切6例,次全及大部切除3例。实践表明,经颧弓游离翎下入路对同时或分别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颞下窝肿瘤显露满意,且对额叶脑组织的牵拉轻微,是一较为理想的显微颅底外科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远外侧枕下入路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改良远外侧枕下入路,适当显露病变,改善延髓和上颈髓腹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远外侧枕下入路的5种改良入路,包括经小关节入路、经枕骨髁后入路、部分经枕骨髁入路、完全经枕骨髁入路和极端外侧经颈静脉孔入路,治疗延髓及上颈髓腹侧和腹外侧肿瘤12例、椎动脉动脉瘤2例,并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12例肿瘤患者,7例肿瘤全切除,5例肿瘤在部分切除,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其中3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组颅神经麻痹。2例动脉瘤患者,1例夹闭瘤颈,1例动脉瘤切除的患者因脑干缺血死亡。没有与入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远外侧枕下入路的改良可以满足延髓及上颈髓腹侧和腹外侧病变手术的需要和良好手术野显著,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步骤,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8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是切除主体位于后颅窝、同时累及中颅窝的岩斜区脑膜瘤的安全有效的改良入路,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练掌握入路的显微解剖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和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总结自1995午6月~2004年2月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8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经验。采用3种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枕颈后正中或侧方入路10例。远外侧或经髁入路7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及颅神经的保护,远外侧经髁入路是有效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及其手术适应证、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干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应用于5例脑桥肿瘤,3例延髓肿瘤,2例位于脑桥下段累及延髓上部的肿瘤;4例采用枕下乳突后人路,应用于2例脑桥肿瘤,1例延髓肿瘤,1例主体位于脑桥侧方累及部分中脑的肿瘤;3例中脑不同部位肿瘤分别采用枕下幕上入路、颞枕下入路及翼点入路.结果 病变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5个月~4年,总体效果良好,7例恢复正常生活,4例可从事轻微体力活动,3例生活基本自理,2例需人照料,1例因肺部感染于出院后6个月死亡.结论 适宜的手术入路和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1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枕部近中线骨瓣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切开天幕用显微技术切除肿瘤。结果临床应用12例,除1例因肿瘤向窦内生长有少量残留外,其余各例都获得肿瘤全切除.术后全部病例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脑神经损伤.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枕下经天幕入路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用显微技术可提高手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i W  Xu QW  Che XM  Hu J  Gu SX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26-128
目的 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53例岩斜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患者采用颞底经天幕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2例;(颧弓或眶颧)翼点入路12例;乙状窦前入路2例;颞底、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7例;颞下前岩骨硬膜外入路7例;扩大的前颅底硬膜外入路2例。结果32例(61%)患者肿瘤全切除,9例(17%)次全切除,12例(22%)大部切除。术后新发生颅神经功能障碍16例(30%),死亡2例(4%)。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底经天幕入路等岩斜区手术入路均可以在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及神经导航、神经内镜下进行。主体生长于硬膜外的岩斜肿瘤适合于采用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幕上下联合入路对巨大岩斜区肿瘤是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脑膜瘤术式的选择并说明影像学检查住处对手术治疗的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9例松果体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体会。结合文献探讨了枕部小脑幕入路和幕下小脑上入路松果树区脑膜瘤切除术的利弊。结果 9例松果体区脑膜瘤,经仔细阅读MRI及DSA影像后,其中7例行枕部小脑幕入路切除,2例行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术后随讠7个月,患者术前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枕部小脑幕入路是松果体区脑膜瘤比较理想的切除术式,对术前影像学检查所见的肿瘤位、肿瘤相邻重要血管特征及其异常变化住处进行认真分析。是保证松果体区脑膜瘤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各种类型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1980年4月 ̄1997年6月手术治疗的34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结果 肿瘤完全位于中颅窝的3例,均采用颞下入路切除,肿瘤位于后颅窝的13例,10例经枕下入路,2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例经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另18例哑铃型肿瘤中14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4例采用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切除。结论 颞下入路适用中颅窝型肿瘤切除,枕下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大孔区延髓及颈髓腹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延髓及颈髓腹侧肿瘤均采用远外侧入路,咬除病变侧C1后弓、枕鳞及枕大孔后外缘,保护椎动脉,显露延髓及颈髓的侧方,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18例中全部切除肿瘤13例(72.2%),次全切除4例(22.2%),未能切除1例(5.6%),术后症状消失11例,症状改善6例,无改善1例.结论 经远外侧入路治疗枕大孔区延髓及颈髓腹侧肿瘤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桥小脑角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大型及巨大型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桥小脑角大型及巨大型脑膜瘤:其中19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采用颞枕开颅乙状窦前入路,4例采用颞枕开颅颞下小脑幕入路,2例采用颞枕开颅与幕上、下联合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22例,全切除率为78.6%。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症状改善者20例,症状基本同术前5例。26例随访6个月至4年,生活自理者23例(88.5%),复发2例(7.7%)。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技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脑干等,能较理想地切除肿瘤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01年12月到2015年12月53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肿瘤的影像学特点、临床症状、手术疗效及术后神经功能。结果该组病例肿瘤全切48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32例,症状较术前减轻7例,颅神经损害症状同术前3例,出现新神经功能障11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处理桥小脑角区病变的经典手术入路,该入路可以获得对桥小脑区神经血管良好的暴露,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71例,其中17例采用内窥镜辅助小骨窗(3.0cm×3.5cm)手术。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63例(88.7%),次全切除8例(11.3%)。面神经解剖保留54例(76.1%),功能保留37例(52.1%),有效听力保留2例(2.8%),无手术死亡。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能获得对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的良好显露,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1例枕骨大孔区肿瘤,其中脑膜瘤13例,神经鞘瘤15例,脊索3例。根据肿瘤附着点、生长方式及手术入路将肿瘤分为2种类型:I型:肿瘤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前方,包括基底起源于枕骨大孔上方、前方和前侧方,共15例;Ⅱ型:肿瘤主要位于枕骨大孔后方,包括基底起源于枕骨大孔后方、后侧方和椎管内,共16例。采用3种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枕颈后正中和侧方入路18例,远外侧或经髁入路10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25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I型枕骨大孔区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Ⅱ型均全切除。结论 I型枕骨大孔区肿瘤,手术全切除肿瘤困难,远外侧经髁入路是切除I型枕骨大孔区肿瘤最有效的方法;Ⅱ型肿瘤容易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枕颈交界区包括枕骨大孔、寰椎、枢椎,枕颈交界区手术有后方入路、前方入路、侧方入路。经口咽入路是目前常用的枕颈交界区前方入路方式,但其显露困难、局部解剖复杂及手术并发症多,对外科医生具有挑战性。然而很多疾病无法单从后路或侧方入路解决,如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上颈椎及颅底前部的肿瘤等。Park等采用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暴露枕颈交界区,而Kassam等采用内窥镜下经鼻入路来暴露枕颈交界区。笔者就枕颈交界区前方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及相关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肿瘤特点,选择正确手术入路.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24例,采用改良的枕颈侧入路4例;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锐性分离,分辨并保护好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瘤内分块切除,减容减压后,牵拉显露被颈髓或延髓遮挡肿瘤部分,逐步切除,尽可能避免牵拉已受压迫的延髓、颈髓和重要的血管神经;肿瘤难以切除或与延髓、上颈髓粘连严重部分,不能强求全部切除.结果 28例中全部切除肿瘤21例(75%),次全切除5例(18%),未能切除2例(7%),只行减压术.术后症状消失11例,症状改善13例,无改善和加重4例.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告 11例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本文对 11例经口鼻蝶窦入路 ,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的手术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 1例死亡 ,视力、视野恢复或好转的 6例 ,6例术后有暂时性尿崩症 ,1例术后副鼻窦炎。 8例随访 6个月至 3年 ,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本组病例表明 ,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