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头部外伤者,临床多以颅脑、上颌窦,眼眶等部位,申请CT检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头部严重外伤的CT扫描,笔者认为是以临床申请单的扫描部位为重点,适当改变扫描范围或局部特殊扫描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扫描效率,缩短患者的CT受检时间,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交通及突发事件的增多,使颅底骨折病人越来越多,由于X线平片受条件的影响,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不便,颅脑CT平扫不能充分显示颅后窝的骨质情况。螺旋CT三维成像显现枕骨大孔区骨折的情况,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给临床带来了可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民航医学》1992,2(2):30-30
头部CT扫描有3种方式,分述如下:1普通扫描 也称平扫,一般用做横断层检查,有时加用冠状层面。下述情况可只行平扫:急性脑内出血、先天畸形、急性颅脑外伤、脑积水、过去增强检查无异常强化的复查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及鼻窦常见病变和解剖变异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7例病人的冠状位CT表现。结果:慢性鼻及鼻窦炎占61.73%(313/507);鼻息肉占22.87%(116/507);囊肿占4.93%(25/507),真菌性鼻窦炎占1.38%(7/507);恶性占位性病变占0.79%(4/507),未见异常占7.88%(40/507)。鼻中隔弯曲占65.66%(333/507)。Onodi气房占29.19%(148/507);Haller气房占12.42%(63/507)。蝶窦发育不良占3.94%(20/507);上颌窦发育不良占1.97%(10/507)。结论:冠状位CT靶扫描可对各种鼻及鼻窦病变做出诊断,并可显示其解剖变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42岁.头痛伴颈部活动不灵2个月余.体检:枕部触诊未触及枕骨,局部变软,皮肤肿胀,发热;头部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我院日立PRATICO螺旋CT使用5年后,CT扫描架旋转时发出"咔哒"声,"咔哒"声最早出现时声音较小,做扫描图像正常.  相似文献   

8.
方宏洋  郑伟 《放射学实践》2005,20(9):808-808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外院CT平扫及B超示肝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即来我院要求行CT增强扫描。采用Siemens欢悦单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及层距为8mm。高压注射器为美国Medrad Vistron。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00mg I/ml),总剂量为75ml,注射流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3s。行第1次增强扫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0岁。不慎摔倒,臀部着地,爬起后党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地医院B超疑脾破裂,行抗炎、止血、朴液治疗,病情无改善。36h后就诊于我院。查体:急性失血面容,满腹压痛及反跳痛,腹穿抽出来凝血液。急诊CT示:腹腔内见较多积液,脾胃间有一直  相似文献   

10.
随着CT机的普及应用,腰骶椎间盘扫描已成为诊断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但准确测量间盘突出值及椎管狭窄程度的前提是扫描层面须与间盘平行并垂直于椎管长轴,而临床常遇到部分患者腰骶角较大(超过框架最大倾斜角度),使扫描层面不能做到与L5/S1间盘平行,导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2岁。因发热、咳嗽就诊。患者智力低下,双眼球轻度外突,左眼睑下垂。躯干及四肢皮肤有多发咖啡色结节样突起,直径0.5~2.0cm,光滑,质软(图1)。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左上纵隔一直径约12cm类圆形软组织块影突向胸腔,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肿块中度强化,气管及纵隔大血管受压推移(图2)。眼眶CT扫描示双侧泪腺区0.8cm×1.5cm软组织影,边缘不清,眼球轻度外推(图3)。分别行泪腺及手臂皮下结节取样切片,病理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图4)。讨论神经纤维瘤病(vonReckling hausen’sdiseas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46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不适.右侧明显.活动后加重。B超检查:右肾积水.同侧输尿管扩张.直径约2.4cm.延续至中段突然变窄.内径约10cm,扩张段输尿管长约9cm,内透声好.向下无法探及.  相似文献   

13.
鼻骨细微解剖结构和鼻骨骨折的高分辨率CT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骨正常细微解剖结构及其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60例正常志愿者及30例鼻骨骨折病人全部行鼻区HRCT横轴面及冠状面扫描。观察正常鼻区细微结构,并与外伤组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2者在影像上的区别。结果 由3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60例正常组进行盲法观察:54例诊断为正常,3例可疑骨折(鼻骨孔1例,鼻骨外侧缘末端明显内凹2例),3例误诊骨折(鼻骨变异2例,缝间骨1例)。(1)易与骨折混淆的鼻区正常结构有鼻骨缝、鼻骨孔、缝间骨及鼻骨正常变异。(2)横轴面观察正常鼻颌缝表现为膨大57例,咬合39例,缝间骨31例,及薄鼻骨16例,骨折线无此特征形态。(3)鼻骨外侧缘末端过度凹陷或平直(与鼻骨的发育有关),冠状面扫描鼻骨末端呈内勾状,左、右共25例,外翘状左、右共8例,易被误诊为骨折。30例鼻骨骨折患者中,累及鼻骨中下段28例。冠状面可见鼻骨中下段明确骨折线24例,横轴面鼻骨下段鼻骨压迹处骨质明显成角19例,无明显骨折征象5例。横轴面示鼻颌缝错位、成角22例,冠状面示患侧鼻骨内移14例,外移3例,5例未见明确移位改变。结论 鼻骨骨折在面部外伤中常见,在日常工作中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认识鼻骨正常结构及正常变异;采用HRCT的扫描方法;结合横轴面和冠状面扫描可以相互补充、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