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XDJ-Ⅰ型电话-心电监测系统对院外心脏病人远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XDJ-Ⅰ型-心电监测系统对98例院外心脏病人进行远程监测326例次,即告患监测结果及处理意见。结果 98例326次远程心电监测发现急性心肌梗死3例次,急性心肌缺血39例次,陈旧性梗死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36例次,心律失常126例次,正常12例次;49例次予立即入院处理,265例次电话指导治疗,无1例在监测期间院前死亡。结论 XDJ-Ⅰ型电话-心电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院外心脏病患心电变化,对指导院外心脏病患的及时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在区域协同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国威达丰集团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研究及此系统在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利用远程医疗的理念,以远程心电监测系统作为手段,建立一种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形成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的医疗资源互补,居民主动参与自身健康保健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远程动态心电监测对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36例(男性157例,女性179例)有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黑朦或晕厥临床症状但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holter)均正常的患者实施远程动态心电监测,对传输的心电数据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9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与心律失常有关,7例因操作失误造成数据传输失败,60例无异常.结论 远程动态心电监测(TTM)对心律失常诊断优于holter及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的课题研究,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缺少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和产品等突出问题,引入有关企业的远程心电设备与技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究建立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网络系统,形成适宜农村使用的小型便携移动式诊疗、急救、自救医疗服务装备和服务模式,为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专业技术力量和医疗急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远程心电监测即利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远距离心电监测,适用于捕捉偶发或一过性症状出现时的心电图,可早期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对健康人群早期症状的筛查及心脏病患者的诊疗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9例患者先行12导动态心电图监测,然后再行远程心电监测,对两种方法传输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12导动态心电图无异常79例,心律失常148例,心肌缺血病人30例,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缺血病人32例;远程心电监测无异常62例,心律失常215例,心肌缺血12例。结论远程心电监测在早期心脏病的预防及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在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不如动态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8.
罗琼 《广西医学》2003,25(6):1084-1085
心脏功能衰竭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心电监护在颅脑损伤救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 ,可对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从而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现将我院急诊科 1 998年 1 1月~ 2 0 0 2年 7月 6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心电监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急诊科 1 998年 1 1月~ 2 0 0 2年 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6例病人伤后 4h内入急诊科 ,全部经 CT扫描确诊。其中男性 43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1 4~ 70岁 ,平均年龄5 3岁。脑干原发性损伤 2 8例 ,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外血肿 2 8例 ,广泛性脑…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难题,提高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基于5G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一个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包括患者心电数据采集和自动识别、医生远程诊疗等功能。此监测系统可远程不间断地实时采集并识别分析患者的心电数据,并将识别结果、结论反馈给医生和患者,为患者及时就医和医生诊疗提供意见和建议。该系统在心脏病患者的管理、突发心脏事件监测和早期心脏疾病筛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谭健强  李国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051-1052,1055
目的了解电话传输心电监测(TTM)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出院后的作用.方法 80例出院后AMI患者随机分A、B两组,每组40例,A组通过电话传输心电远距离监测AMI出院后的心电变化,据监测结果,告诉处理意见.B组定期门诊检查,作心电图检测,据检查结果作出相应治疗措施.结果 A组对40例AMI患者共监测91次,检出心律失常37次,ST-T改变16次,心律失常、ST-T的检出率分别是40.1%和17.7%,通知紧急到医院诊治3次,紧急出车治疗1次,指导原地用药21次,1、2 a无1例死亡.B组对40例AMI患者共检查195次,查出心律失常33次、ST-T改变17次,心律失常、ST-T的检出率分别是16.9%和8.7%,1、2a死亡3例,死亡率7.5%.结论 TTM在AMI患者出院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西南医院病区心电图检查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描述远程心电系统在病区中的应用。介绍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业务流程、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远程心电系统在病区应用既可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又能实现床旁心电检查,受到病人和临床科室欢迎。  相似文献   

12.
对25例惊恐发作的住院病人,进行心脏超声诊断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25例惊恐发作病人的心脏超声表明各腔室内径、各瓣膜形态及活动、以及心功能均基本属正常范围,无二尖瓣脱垂发生。24h动态心电图监测,19例病人有心脏早搏现象,但早搏次数基本在正常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心电图机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无线遥测心电监测系统.系统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为核心,通过无线发射芯片NRF2401把采集的心电信号发射出去,并由接收端将心电信号传输给PC机以供进一步分析和处理.在实验室环境中测试,达到了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超  韦兰仙  余均知 《右江医学》2004,32(3):223-224
目的 评价自行改进的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对 12 0例院外急救 ,出诊转运及心脏介入术后接送的心脏病患者 ,分别用可视听诊器与自行改进的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进行临床应用对比 ,观察心电信号灵敏度 ( >10~ 2 0mm/mv) ,心电图心房“P”波显示率 ,抗干扰程度 (受呼吸体位变动及胸廓影响 )及连续实时心电监测情况。结果 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心电信号灵敏度 ,心电图“P”波显示率 ,抗干扰率均达到 95 %以上 ,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可视听诊器 ,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连接电极导联后 ,可进行连续实时心电监护。结论 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除了明显增强抗干扰能力 ,提高心电信号灵敏度外 ,还具备进行连续实时心电监测的功能 ,起到了便携式微型心电监护仪作用 ,既可用于急救监护 ,保健医疗 ,又可用于缺乏心电监测的飞机 ,车船进行转送病人 ,指导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背景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一过性和阵发性的特点。患者易在院外发生心律失常,而传统的心电图设备因难以随时佩戴,常导致无法捕捉到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信号。目的探讨院前应用散点图初筛可穿戴单导联远程心电监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银川市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1 076例患者,均在有心悸、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在院外佩戴可穿戴单导联远程心电监测设备,采集并实时上传至云端的24 h心电图资料。A组为基层医生依据散点图的诊断,B组和C组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生分别依据散点图和散点图结合心电图的诊断。分析三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检出类型、诊断一致性及符合率,并以C组为金标准,分析A组和B组诊断心律失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A组、B组、C组分别检出14种1 301例次、14种1 323例次、15种1 647例次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80.9%、81.2%、87.5%。(2)A组与B组诊断心律失常具有强一致性〔Kappa=0.891,95%CI(0.711,1.071),P=0.617〕,诊断符合率为96.7%;B组与C组诊断心律失常具有强一致性〔Kappa=0.759,95%CI(0.489,1.029),P<0.001〕,诊断符合率为93.6%;A组与C组诊断心律失常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692,95%CI(0.392,0.992),P<0.001〕,诊断符合率为91.7%。(3)A组诊断心律失常的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9.0%、阴性预测值为61.2%,B组诊断心律失常的灵敏度为92.8%、特异度为99.3%,阳性预测值为99.9%、阴性预测值为66.3%。结论在院前应用散点图初筛可穿戴单导联远程心电监测心律失常,可实现心律失常诊疗关口前移,并以此建立起由社区居民、基层全科医生和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生共同参与的心律失常防治网。  相似文献   

16.
心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脏性事件的快速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三导联同步心脏远程监测系统在国内外已应用于临床,主要应用于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等方面。该系统具有手持化、无线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能安全、有效、准确提取人体的心电波群,并能显示、存储、回放、打印和传输。是心脏疾病的快速检测、临床诊断和远程会诊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s)患者院外长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首次明确诊断并经治疗顺利出院的AMI合并VAs的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使用便携式动态心电记录仪组(SnapECG组)和对照组,随访至出院后3个月,确诊VAs患者延长随访时间.SnapECG组采用S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58例患者采用100IR型远程心电记录仪,记录并发送了398份有效心电图。结果未见异常者183份,心律失常检出215份,检出率54.0%。215份异常心电图构成情况:窦性心动过速81份(37.7%),房性心律失常79份(36.7%),窦性心动过缓32份(14.9%),室性心律失常8份(3.7%),房室传导阻滞3份(1.4%),起搏心电图5份(2.3%),束支传导阻滞3份(1.4%),ST-T改变4份(1.9%)。结论远程心电监测对发作无规律、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难以捕捉的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韦兰仙  段超  张伟 《华夏医学》2007,20(4):854-855
传统听诊器由耳挂胶管和听筒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听患者的心音,但了解不到患者的心率和心电图.近年来国内生产出一种可视听诊器,在保留传统听诊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电图显示功能,并可根据心电图计算出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