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07例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0 7例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机械通气足月儿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是早产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首要原因 ,16 8%的病例需 2次以上机械通气治疗。与足月儿相比 ,早产儿机械通气持续时间长 ,易并发颅内出血及肺出血 ;病死率较高 (2 9 0 % ) ,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 :多胎、复苏史、出生体重 <2 0 0 0g、孕周 <34周、Apgar 5分钟评分 <5 ,及颅内出血。结论 机械通气早产儿是NICU最危重的一组病例 ,认识这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早产儿护理 ,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8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BPD将其分为BPD组(23例)和非BPD组(75例)。对BPD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23.47%;两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史、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感染、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总吸氧时间、应用静脉营养时间、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最高氧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静脉营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是机械通气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降低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及控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能有效预防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452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医院感染与医院非感染早产儿胎龄、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452例NICU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64例,发生率14.16%。胎龄32周、机械通气3 d、留置胃管、出生体质量1500 g是NICU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NICU早产儿易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受到胎龄、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降低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有创机械通气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重要抢救治疗措施。常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重症肺炎、肺出血等疾病。密切的撤机操作配合及良好的护理措施保证了上述疾病患儿呼吸支持的过渡。现将杭州市妇产科医院NICU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指南为基础的气道内吸引(ETS)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有创机械通气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139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ETS护理;将2020年8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162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采用以指南为基础的ETS集束化策略。比较两组气道内吸引时、吸引后5 min疼痛程度、机械通气时间及堵管和痰块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吸引时、吸引后5 min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期间堵管和痰块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NICU对有创机械通气早产儿采用以指南为基础的ETS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减缓患儿气道内吸引时、吸引后疼痛刺激,缩短患儿撤机时间,减少堵管、痰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肺透明膜病(HMD)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见的危重急症。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先天性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造成严重呼吸衰竭,而且带来长期的呼吸和精神系统的后遗症,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机械通气(CMV)作为治疗早产儿HMD的主要手段。此方法有创伤感染等多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机械通气RDS晚期早产儿60例,根据是否发生机械通气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42例)和并发症组(18例),比较两组病儿基本情况、围生期因素、孕母基本情况、机械通气情况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病儿呼吸窘迫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机械通气前动脉血pH值、机械通气前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 PO2)、母亲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或χ2=-2.371-5.08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窘迫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机械通气前a/A PO2、机械通气前动脉血pH值、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并发症发生有一定影响(OR=0.017-9.503E36)。结论 RDS晚期早产儿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呼吸窘迫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未足月胎膜早破、机械通气前a/A PO2及动脉血pH值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由于肺发育未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极易发生肺透明膜病(HMD),病死率极高。近年来采用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明显提高了早产儿HMD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已成为HMD的重要治疗手段。现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3年1月-2005年5月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早产儿HMD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早产儿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行CPAP早产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家长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血氧分压(PaO_2)和血氧饱和度(SpO_2)高于对照组,平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N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用于CPAP早产儿可有效改善患儿PaO_2,SpO_2及呼吸频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CPAP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级管理体系在低体重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低体重早产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和观察组(2018年1月~12月)各48例,对照组机械通气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机械通气期间采用三级管理体系实施管理;比较两组患儿肺部感染情况、预后情况及家属对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家属对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ICU时间、肺部感染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三级管理体系能有效降低行机械通气的低体重早产儿肺部感染发生率,确保患儿机械通气安全、有效,提高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76例患肺透明膜病(HMD)(Ⅲ~Ⅳ级)机械通气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高频震荡通气(HFOV)组40例和常规机械通气(CMV)组36例。两组在上机初即开始应用PS,HFOV组同时每日静脉给予沐舒坦30 mg/kg。观察两组早产儿上机前后血气指标、相关呼吸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HFOV组上机1 h、12 h、24 h评估Pa O2、Pa O2/Fi O2、氧合指数(OI=100×MAP×Fi O2/Pa 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Pa O2/(713×Fi O2-Pa CO2/0.8)与CMV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与CMV组死亡例数、上机时间、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例数、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HFOV、PS、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可以改善其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改善其氧合,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后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头罩吸氧(对照组),3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NCPAP(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失败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慢性肺疾病、腹胀、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脑室旁白质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撤机失败例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明显减少(P﹤0.05),腹胀、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脑室旁白质软化等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极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NCPAP,可以显著降低撤机失败可能,减少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30例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机械通气疗效结果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占同期新生儿湿肺总数的20%(30/150)。30例均为削宫产临床表现以气促、呼吸闲难、青紫为主。24h后明显加重。胸片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均需机械通气治疗,5、6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全部治愈。结论 早产儿湿肺可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态观察胸片变化和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4.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2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150例早产儿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对象。其中发生BPD的患儿82例,为观察组;未发生BPD的患儿68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地分析导致患儿出现BPD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肺炎、患儿的胎龄低于28w、出生时体质量较轻、反复的肺部感染具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肺炎、患儿的胎龄、出生时的体质量、反复的肺部感染是引起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NICU联合应用PS和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目前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 4名胎龄平均为 31.2周 ,出生体重平均为 16 15 g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传统呼吸机治疗 ,所用呼吸机为InfantStar压力限制型婴儿呼吸机 ,入院时摄胸片 7例为Ⅱ级肺透 ,11例为Ⅲ级 ,6例为Ⅳ级肺透。结果除 6例自动退院外 ,其余 1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平均用呼吸机时间 10 9h ,其中 13例患儿合并肺炎 ,4名合并肺出血 ,1名合并气胸 ,3例合并颅内出血 ,住院日数平均为 2 7d。结论应用呼吸机技术提高后将有更多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进入NICU做机械通气治疗 ,限制高PIP应用的策略减少了气胸的发生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何防止呼吸道感染仍是我国NICU今后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玲 《当代护士》2021,28(7):121-123
目的 探讨体位交换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血气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取样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及常规护理,其中对照组均给予传统仰卧体位护理,观察组均给予体位交换护理.监测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干预后5 d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及气道阻力(R)、胸肺顺应性(TC),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P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PaCO2、PaO2、pH值、R、TC等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P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交换护理能明显改善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动力学指标,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其对于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目前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4名胎龄平均为31.2周,出生体重平均为1615 g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传统呼吸机治疗,所用呼吸机为Infant Star压力限制型婴儿呼吸机,入院时摄胸片7例为Ⅱ级肺透,11例为Ⅲ级,6例为Ⅳ级肺透.结果除6例自动退院外,其余1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用呼吸机时间109 h,其中13例患儿合并肺炎,4名合并肺出血,1名合并气胸,3例合并颅内出血,住院日数平均为27 d.结论应用呼吸机技术提高后将有更多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进入NICU做机械通气治疗,限制高PIP应用的策略减少了气胸的发生,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何防止呼吸道感染仍是我国NICU今后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玉  冯小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07-810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指导NICU医护人员做好临床防治工作,减少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a唐山市人民医院NICU180例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因素。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胎龄<37周早产儿VAP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7周足月儿。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高,是外部环境与患者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将入住NICU的18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其中早产儿90例、足月儿90例,分别在行有创血压监测的同时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评估其相关性。结果:早产儿及足月儿有创血压(ABP)所测收缩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NBP)(P0.05),而两种方法所测的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P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等因素影响,能准确、直观、及时地反映瞬间动脉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对于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机械通气的患儿应尽早行有创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