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市 6家医院的超声探头使用情况及细菌检测,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细菌污染问题.现将调查情况及消毒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听诊器在临床诊断中使用频率较高,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方面之一,本文对在使用中的听诊器染菌情况进行调查.认为听诊器存在严重的细菌污染,建议听诊器生产厂家生产可更换听诊器探头,医院采用电子灭菌方式进行消毒,诊疗病人时实行更换听诊器探头的诊疗方式,以消除听诊器媒介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口腔正畸科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对口腔正畸科的各种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和口包进行目标监测。结果正畸材料、医务人员的手和口包细菌污染情况严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控制口腔正畸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口腔正畸器、材料、医务人员手等易受污染引起医院感染,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口腔正畸治疗的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各种诊疗仪器设备操作台触摸键面细菌污染情况,探讨简便消毒方法。方法对医院各科室的诊疗仪器触摸键面,操作台面用“84”稀释消毒液擦拭消毒,分别于消毒前后进行细菌培养检测,调查污染情况。结果诊疗仪器键面消毒前细菌污染率达97.22%,菌落总数合格样本为2.78%,检出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采用浓度为5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处理后,细菌污染率为0,菌落总数均≤10cfu/cm2,合格率100%,未检出致病菌,符合医疗机构消毒卫生标准。结论医院各种诊疗仪器键面的细菌污染情况严重,应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并将其清洁消毒纳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食道超声和X线检查的易感染因素,探讨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以降低经食道超声检查的交叉感染。方法对比医院食道超声和X光室分区改进前后、医护人员洗手、消毒前后及食道超声探头正确消毒的细菌检测结果,制定出有效减少经食道超声和X线检查所致感染的措施。结果改进后检查室与消毒室内空气细菌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与改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8,P〈0.05;X^2=26.70,P〈0.05);改进后医护人员洗手后及键盘定期消毒后细菌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与改进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2,P〈0.05;X^2=42.57,P〈0.05);食道超声探头经完全浸泡的细菌数明显下降,与部分浸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食道超声、X室分区、超声探头等地方的清洗消毒技术操作程序以及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可以减少经食道超声使用过程中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压氧舱输氧管细菌污染情况 ,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高压氧治疗结束紫外线消毒后 ,用物体表面采样的方法 ,对输氧管进行连续的细菌数量和菌种的监测。结果 输氧管在使用 5~ 7天后细菌总数超过了消毒规范规定的物体表面细菌总数的标准 ,监测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化脓链球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结论 致病菌是高压氧舱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需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介入超声室内感染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为防止在诊断过程中发生感染,对介入超声室内有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将超声探头消毒工作作为最主要的因素,制定出有关规章制度,将有关组织建立起来,并进行健全;对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遵循无菌原则,对超声操作进行规范;对科室内加强消毒,对患者感染加强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规范。结果: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在介入超声室内,未发现一例受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将治疗完成,安全出院。结论:介入超声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本科室所具有的重要性要加强重视,对于相关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实,从而使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消毒灭菌是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主要控制措施之一。为了解我院消毒灭菌质量,更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我们对本院1998年-2001年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方法 对空气细菌,物体表面细菌,医护人员手的细菌,使用中消毒剂及无菌器械保存液细菌的污染均采用活菌计数法;高压蒸气灭菌物品采用生物学监测法。结果 空气中细菌4年平均合格率92.3%;物体表面细菌4年平均合格率90.2%;医护人员手4年平均合格率81.4%;使用中消毒剂4年平均合格率97.6%;无菌器械保存液4年平均合格率96.8%;高压蒸气灭菌物品4年平均合格率98.2%。结论 随着我院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加强了对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的管理力度,使消毒灭菌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 化学消毒是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常用的消毒方法,但如消毒剂本身存在严重细菌污染,不但会影响消毒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性感染。为厂解我市医疗机构消毒液细菌污染状况,我们于1998~2000年结合医院消毒质量监测对全市医疗机构的消毒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我院护士鞋污染情况,探讨护士鞋的清洁消毒方法 及频率.方法 对我院护士鞋清洁消毒、污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使用不同清洁消毒方法 、频率的护士鞋表面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 大部分护士鞋表面污染严重,每天用清水(有体液污染用含氯制剂)刷洗鞋底后,分别用75%酒精和免洗手消毒液擦拭鞋面的护士鞋表面细菌量符合标准.结论 医院感染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污染护士鞋的致病菌可能会感染护理人员,进而间接感染患者.所以医院应重视护士鞋的医院感染控制,每天对护士鞋进行清洁、消毒和保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区患者使用的药杯、开水瓶口及开水瓶塞的细菌污染状况及切实可行的消毒方法,以达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对我院内科患者正在使用的药杯200个、开水瓶塞150个及开水瓶口150个进行细菌检测,检测后药杯及开水瓶塞用消毒碗柜紫外线消毒30 min,开水瓶口用开水冲洗1 s作消毒,消毒后作细菌检测,并对消毒前后上述物品的细菌菌落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药杯、开水瓶木塞及开水瓶口消毒前的细菌污染严重,所检出的细菌种类大多数能够使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三种物品消毒前后的细菌菌落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杯、开水瓶能够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建议,①患者使用的药杯,有条件的选用一次性,要重复使用的,在住院期间专人专用,每天服药后用消毒碗柜紫外线消毒30 min以上。②开水瓶塞每天用消毒碗柜紫外线消毒30 min以上,倒开水时要先用开水冲冼开水瓶口。③定期进行药杯及开水瓶塞的细菌检测及记录。④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药杯及开水瓶塞等病区常用物品污染严重性的认识,加强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院护工手污染的程度和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同时正在参加保洁工作50名护工的手进行采样,共采样50份,然后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再采样50份,对采样结果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洗手后手细菌污染达标比例显著高于洗手前(P<0.005).洗手前后手污染的细菌种类与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基本相同.结论 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中应重视护工手的清洗和消毒,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观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防止因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污染造成呼吸道感染发生.方法 将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集中到供应室统一进行消毒处理.结果 经集中统一处理后物品所检出的细菌菌落,与未经集中统一处理物品所检出的细菌菌落数相比明显减少.结论 物品统一集中消毒处理方法是预防和防止医院内感染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市口腔诊所消毒工作的现状,规范口腔诊所消毒技术规范,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5年4月-5月对辖区内的32个口腔诊断进行了细菌污染状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彩虹  蔡玉兰 《中外医疗》2013,(12):99-99,101
目的探讨喉镜的清洗、消毒方法,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使用后的喉镜,采取规范的清洗后,3种消毒方法前后采样培养分离细菌。结果 3组各10次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程序处理后,经采样培养对比低温等离子灭菌最高效。结论喉镜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规范喉镜的清洗、消毒程序,对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医院氧气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抽查我院各病区患者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患者使用后组)180只,消毒后已安装但患者未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已安装组)150只,消毒后未安装氧气湿化瓶(消毒未安装组)100只,进行细菌培养和监测。结果患者使用后组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率为76.6%,消毒已安装组细菌污染率为14.0%,消毒未安装组氧气湿化瓶未培养出细菌,三组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P〉0.05)。结论加强氧气湿化瓶消毒后无菌保存,安装过程无菌操作,每次使用后更换湿化液,是降低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的有效措施,预防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王彩虹  蔡玉兰 《中外医疗》2013,32(19):87-88
目的探讨喉镜的清洗、消毒方法,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使用后的喉镜,采取规范的清洗后,3种消毒方法前后采样培养分离细菌。结果 3组各10次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程序处理后,经采样培养对比低温等离子灭菌最高效。结论喉镜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规范喉镜的清洗、消毒程序,对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调查2009年8-10月深圳某医院妇产科产妇会阴侧切伤口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原因和预防相关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病例对照的方法 ,了解某医院产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对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272例侧切术病人中8例发生医院感染,术后感染率为2.94%。经调查,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住院天数≥3d(χ2=0.01,P=0.01)、住院时有合并症(Fisher’sExectTest,P=0.04)是产科会阴侧切术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产房物品表面(>5cfu/m2)及病房空气(>200cfu/m3)细菌污染严重可能为该次医院感染发生的直接原因。结论提高手术质量,做好产后护理及产房与病房的消毒工作是预防产妇会阴侧切伤口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宁市部分医院消毒监测分析西宁市卫生防疫站卞钢岭,李生春,温海宁为了解西宁市医院消毒质量和细菌污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12月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市、区、县级医院各一个进行了调查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1方法:采样及检测方法,按《消毒技术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在放射科应用的必要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在消毒前后放射科检查室的空气、医技人员的手以及摄片暗盒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消毒前,检查室的空气、医技人员的手以及摄片暗盒均有大量细菌存在,主要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消毒后仅见极少细菌和无细菌存在。结论在放射科进行常规消毒隔离非常必要,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在放射科发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