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氩氪激光进行光凝,成功地治疗了38例(49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随诊3~64个月(平均17个月),视力提高者29只眼,占59.1%;未变者15只眼,占30.7%;下降者5只眼,占10.2%。结果表明,激光治疗本病是安全有效的。讨论了早期治疗、定期随诊和病因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白瞳症的诊断。方法对136例儿童白瞳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平均年龄4.3岁,病因以先天性白内障最多,共88例,占64.7%,其次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占23.5%,第三位为转移性眼内炎,占5.9%。误诊5例,误诊率为3.7%。结论超声波检查、CT扫描对儿童白瞳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斑视网膜前膜(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MEM) 的临床特征、病因分类及病程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0年门诊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为MEM 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4例222只眼眼底有MEM的典型表现。病因分类,先天性4例占2.12%,继发性22 例占11.34%,特发性168例占86.60%。病程分期,早期119只眼占53.60%,中期72只眼占3 2.43%,晚期31只眼占13.96%。结论MEM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特发性。病程可分早、中、晚三期,为探讨本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10-213)  相似文献   

4.
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高危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全视网膜光凝术(E-PRP)治疗高危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与技术选择。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间60例(95只眼)PDR进行E-PRD治疗,随诊6—30个月,对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高危PDR治疗视力提高22只眼,占23.16%,视力不变53只眼,占55.79%,视力下降20只眼,占21.05%。高危PDR治疗后新生血管完全消退29只眼,占30.52%,部分消退45只眼,占47.36%,不退或增加21只眼,占22.12%,出血吸收的总有效率为79.88%。结论高危PDR必须及时行E—PRP治疗。关键在于掌握激光的范围、光斑密度,使用达到Ⅲ级光斑的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ROP的49例患儿9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阈值前病变1型7例14只眼,阈值期病变38例74只眼,急进性后部型ROP(AP-ROP)4例8只眼.屈光间质清楚,以纤维增生为主的Ⅱ区3期病变者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组),共40例78只眼;屈光间质欠情楚,Ⅰ区病变、AP-ROP及全身情况较差者接受IVR治疗(IVR治疗组),共9例18只眼.对比分析不同治疗组及不同分期患儿的首次治疗治愈率.对比分析阈值前病变1型、阈值期病变及AP-ROP患儿的首次治疗治愈率差异.结果 激光治疗组78只眼中,首次治疗成功75只眼,治愈率为96.15%;病情继续进展至4A期3只眼,占3.85%,转外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病情稳定.IVR治疗组18只眼中,首次治疗成功8只眼,治愈率为44.44%;病情继续进展10只眼,占55.56%,经补充激光光凝治疗或重复IVR治疗后病情均稳定.激光治疗组与IVR治疗组首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49,P<0.05).阈值前病变1型、阈值期病变及AP-ROP患儿的治愈率分别为57.14%、95.95%、50.00%;3者之间首次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4.787,P<0.05).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以纤维增生为主的Ⅱ区3期病变有较好疗效.IVR治疗1区病变、AP-ROP和全身情况较差者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视网膜切开、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50例难治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0只眼;患者术中均行环扎、晶切或超声粉碎以及玻璃体切割联合周边视网膜切开切除、增殖膜剥离、水下电凝、气液交换、重水顶压、眼内光凝及眼外冷凝,以及硅油与重水交换;观察术中、术后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复位、视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术中视网膜复位率50只眼(100%);术后1周视网膜复位率48只眼(96%);随访6~12个月,平均( 8.78±1.83)个月,视网膜复位率45只眼(90%);最终随访24~60个月,平均(39.00±9.96)个月,视网膜复位44只眼(88%).(2).比较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周视力增加者18只眼(36%),10~40 cm视力指数者22只眼(44%),0.01及以上5只眼(10%),最好视力达0.02;随访6~12月,视力增加者23只眼(46%),10~40 cm指数者25只眼(50%),0.01及以上7只眼(14%),最好视力达0.03;最终随访24~60个月,视力增加者20只眼(40%),视力10~40 cm指数者23只眼(46%),0.01及以上6只眼(12%),最好视力达0.03.(3).并发症:术中有视网膜自限性出血5只眼(10%),视网膜活动性小出血4只眼(8%),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只眼(4%);术后1周有低眼压5只眼(10%),暂时性高眼压15只眼(30%),角膜水肿2只眼(4%),前房血性渗出膜形成30只眼(60%);术后6~12个月有低眼压及眼球萎缩8只眼(16%),持续高眼压2只眼(4%),硅油乳化3只眼(6%);最终随访24~60个月有硅油依赖眼8只眼(16%),视网膜增殖膜或血管膜形成导致视网膜脱离6只眼(12%).结论 视网膜切开、切除术治疗适用于常规玻切手术不能胜任或失败的难治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虽然并发症率高、视功能恢复率低,但解剖复位率提高对保护眼球抢救有用视力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黄斑前膜手术治疗后的长期效果,评价视力预后与黄斑水肿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2例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剥离黄斑前膜手术治疗并随诊1年以上的黄斑前膜患者22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17只眼,占77%;继发性黄斑前膜5只眼,占23% 。所有患眼治疗前后均进行视力、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以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采用5分记录,FFA、OCT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前手术眼平均视力为(4.25±0.36),黄斑平均厚度为(499±114) μm;对侧眼视力正常,黄斑平均厚度(1 84±37) μm。黄斑前膜均经手术成功剥除,手术后随访 12~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8)个月。回顾分析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着重对 比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底彩色照相、FFA以及OCT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3只眼视力提高,占59%;6只眼视力不变,占27%;3只眼视力减退,占14%。平均视力提高到(4.57±0.31),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P<0.05)。末次随访视力≥4.5者15只眼,占66%。黄斑平均厚度降低 到(286±104) μm,与治疗前黄斑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5)。但仍未恢复到对侧眼水平(t=4.68,P<0.05)。排除手术后白内障加重未行手术治疗的患眼, 手术前后视力与黄斑水肿程度呈线性相关( r=-0.64, P=0.001;r=-0.58, P=0.01)。6只眼手术中剥膜后黄斑区少量点状出血,占27%;2只眼手术中视网膜周边发生裂孔,占9%。 5只眼手术后继发高眼压 ,占23%;1只眼出现黄斑裂孔,占5%;8只眼白内障加重,占36%。 结论 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剥离黄斑前膜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是治疗黄斑前膜的有效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06-209)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医院眼科诊断为PDR的患者30例(30只眼)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且术后均并发玻璃体再积血。对全部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PDR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治疗,并观察预后效果。针对眼压正常且未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23例(23只眼),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患者口服或肌注止血类药物及活血化瘀类中药等。针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7例(7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症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巩膜切口的内口出现新生血管10例(10只眼),占总眼数的33.33%;残留血管膜残端出血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出血8例(8只眼),占总眼数的26.67%;视网膜静脉阻塞3例(3只眼),占总眼数的10.00%;另有原因不明的患者4例(4只眼),占总眼数的13.33%。不同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时间不同,术后一周并发14例(14只眼),占总眼数的46.67%;硅油取出后直接并发6例(6只眼),占总眼数的20.00%;硅油取出后1个月时并发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硅油取出后3个月时并发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后6个月,在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23例(23只眼)中,20例(20只眼)患者积血全部消失;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3例(3只眼),需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7例(7只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积血均全部消失。结论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主要原因为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巩膜切口的内口出现新生血管、残留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出血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四类。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敷贴放射治疗(PRT)后黄斑区形态变化.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4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48只眼行125I PRT.患者肿瘤均未累及黄斑区.视力0.02~1.0,平均视力0.4±0.2.治疗前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放射状6线扫描模式获取黄斑区形态图像.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8只眼,占37.5%;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改变12只眼,占25.0%;水肿、前膜以及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7只眼,占14.6%;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11只眼,占22.9%.治疗后随访1~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5.9)个月.随访观察患眼肿瘤控制以及视力变化情况,并以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进行黄斑区形态的OCT检查.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末次随访黄斑区形态的变化;分析黄斑形态变化与PRT以及视力变化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 48例患者经PRT后肿瘤控制良好.视力提高2例,占4.2%;视力不变10例,占20.8%;视力下降36例,占75.0%.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8,P<0.05).末次随访OCT检查,黄斑区形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者13只眼,占27.1%;RPE改变9只眼,占18.8%;水肿,脱离伴水肿、渗出和RPE改变者17只眼,占35.4%;增生、萎缩、脱离伴出血渗出和水肿前膜者6只眼,占12.5%;黄斑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3只眼,占6.3%.15例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变化,占31.3%.结论 PRT后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黄斑区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RPE改变、黄斑水肿、渗出.黄斑区结构异常的比例增加,31.3%的患者呈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黄斑区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联合维生素C及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42例(44只眼),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浅层型24例(25只眼),治愈22只眼,治愈率88%;好转2只眼,有效率96%。深层型18例(19只眼),治愈13只眼,治愈率68.4%;好转3只眼,有效率84.2%。平均治疗天数浅层型为13.6天,深层型为25.4天,经6~22个月的随访,复发4只眼,复发率9.1%。由此可见本法对浅层型有显著的疗效,对深层型亦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对聚肌胞、维生素C、微量激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讨论。并探讨微量激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64例病理确诊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资料。按照美国眼黑色素瘤多中心研究组的测量方法和WHO的分类标准,测量和观察大体标本中的肿瘤大小和光学显微镜下的肿瘤细胞学类型;以肿瘤前缘累及部位对肿瘤所处位置进行分类;以肿瘤细胞向外浸润程度对肿瘤蔓延程度进行分级。 结果 64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大肿瘤25例,占39.1%;中等大小肿瘤31例,占48.4%;小肿瘤8例,占12.5%。梭形细胞型42例,占65.6%,其中,梭形细胞A型15例,占23.4%,梭形细胞B型27例,占42.3%;上皮样细胞型7例,占10.9%;混合型10例,占15.6%;其它型5例,占7.8%。肿瘤细胞未累及巩膜者25例,占39.1%;累及巩膜但限于巩膜层内者22例,占34.4%;穿透巩膜全层达眼球表面者12例,占18.7%;眶内浸润者5例,占7.8%。 结论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变化多样,临床上以梭形细胞型最常见,易伴巩膜浸润。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61-16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出血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病理组织特点.方法 手术中获取的36例出血性AMD患者的石蜡标本纳入研究.患者中,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26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 10例.病理标本常规处理后行苏木精-伊红、糖原法、Masson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在最大垂直和水平的病理标本切片上,记录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细胞的组成种类,以及病理组织与视网膜和脉络膜的位置关系.依据病变组织组成不同分为新生血管为主型、胶原纤维为主型、出血后的红细胞聚集为主型、变性增厚的Bruch膜为主型.结果 36例患者中,新生血管为主型19例,其中隐匿性CNV 18例,PCV1例;胶原纤维为主型6例,均为隐匿性CNV;出血后红细胞聚集为主型8例,其中隐匿性CNV 1例,PCV7例;变性增厚的Bruch膜为主型3例,其中隐匿性CNV 1例,PCV 2例.以新生血管为主型的隐匿性CNV,病变组织血管管径细小,血管内径为单层内皮细胞附着,并伴有血管内、外红细胞聚集;以新生血管为主型的PCV病变组织位于Bruch膜下,血管管径粗大,血管壁厚,可见脉络膜黑色素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散在分布于所有标本中,且以偏向视网膜方向为主.5份标本新生血管附近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存在.结论 出血性AMD组织结构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1年6月至2013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因葡萄膜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102例102只眼的病理切片纳入研究。根据肿瘤切片最大截面外形,将切片分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A组),扁平形、半球形、球形葡萄膜黑色素瘤(B组),分别为30、72只眼。计算肿瘤高度-基底比值。根据美国眼黑色素瘤多中心研究组标准将肿瘤分为小、中等、大肿瘤。依据改良Callender分类法将肿瘤细胞类型分为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和其他。应用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Motic Med 6.0)软件行图像采集和测量。A组、B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行χ^2检验。结果A组30只眼中,大肿瘤19只眼(63.3%),中等肿瘤11只眼(36.7%);B组72只眼中,大肿瘤49只眼(68.1%),中等肿瘤16只眼(22.2%),小肿瘤7只眼(9.7%)。A组、B组平均瘤体基底直径分别为(14.2±5.1)、(18.7±6.4)mm;平均瘤体高度分别为(10.0±2.1)、(7.6±3.9)mm;肿瘤高度-基底比值分别为0.77±0.29、0.44±0.28。A组30只眼中,梭形细胞型24只眼(80.0%),上皮样细胞型1只眼(3.3%),混合细胞型5只眼(16.7%);视网膜薄变22只眼(73.3%)。B组72只眼中,梭形细胞型52只眼(72.2%),上皮样细胞型5只眼(6.9%),混合细胞型11只眼(15.3%),其他4只眼(5.6%);视网膜薄变21只眼(29.2%)。两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00)。结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高度增加快,视网膜薄变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的发生率、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影响愈后的因素。方法采用我院20年间诊治的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眼外蔓延的发生率为15%。肿瘤在眼内呈扁平状生长者6例,蕈状生长者2例;上皮细胞型4例,梭形细胞型1力。本组随访患者5例表明预后与肿瘤大小、眼外蔓延程度、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关。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可向眼外蔓延,并与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关,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30-32)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睫状体肿物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睫状体肿物类型和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原发性睫状体肿物的临床和病理学检查资料。 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原发性睫状体肿物中有恶性黑色素瘤2例,良性黑色素细胞瘤3例,平滑肌瘤2例,血管平滑肌瘤、神经鞘瘤、非特异性肉芽肿和髓上皮瘤各1例。睫状体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临床上均显示有增大倾向。11例患者中眼球摘除术或肿瘤局部切除术有7例眼压增高、5例局部巩膜血管扩张、5例继发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4例病变初期伴有前部葡萄膜炎的体征。 结论 病理学检查证实睫状体肿物有多种类型,临床上均有逐渐长大表现,误诊率较高。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73-2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肿瘤转移和肿瘤所致死亡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53例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患眼眼别、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肿瘤形态、肿瘤大小、继发视网膜脱离等临床特征,以及肿瘤细胞类型、是否侵犯睫状体、巩膜导管、视盘、...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实验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 方法 16只大鼠手术切除其一侧肾脏,部分结扎另一侧肾动脉建立高血压动物模型,对照组16只大鼠模拟手术。采用常规光镜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和组织化学电镜等技术,观察两组大鼠术后2周,1,2,4个月4个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微血管的改变。 结果 ①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retinal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RBM)从术后2个月起即普遍增厚,至病程4个月时,其厚度约为对照组的2~2.5倍;②高血压大鼠RBM的增厚伴有其构成成分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增多,并伴有RBM上负电荷位点数目的减少;③高血压大鼠术后2周出现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水肿,与基底膜剥离的现象,病程4个月时周细胞可有水肿变性。 结论 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均有改变,这些改变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HTH〗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 15: 163-166)  相似文献   

18.
人眼放射状视神经鞘切开手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人眼放射状视神经鞘切开手术(RON)后的病理学改变,为有效的RON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选取10例因眼部肿瘤行眼球摘除术(7例)和眶内容物剜出术(3例)而眼球或视盘未受侵犯的眼球,作睫状体平坦部双切口,一个切口插入导光纤维,另一个切口插入标准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刀(MVR刀), 其中选用未弯曲的MVR刀4例,弯曲的MVR刀6例,放 射状切开视盘鼻侧边缘者4例,鼻侧及颞侧边缘同时切开者6例,并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手术切口的部位、深度。 结果 8例切开视神经鞘,见明显手术间隙,观察到11个切口,其中3个切口略微倾斜地进入视神经束;5个于筛板区偏外侧切开,手术间隙与蛛网膜下间隙相通 ;3个切口过于中央,视神经节细胞轴索损伤相对较多。共有9个切口深达筛板后,切口深度 在筛板区及 筛板前区各1个。1个切口见视盘旁视网膜损伤。均未伤及视网膜中央血管。 结论 于视盘鼻侧边缘切开的RON是安全可行的,切口应该深达筛板及筛板后且于筛板区偏外侧切开,手术间隙与蛛网膜下间隙相通。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67-70)  相似文献   

19.
莱姆病系由硬蜱传播包柔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眼部多个部位而致视力丧失。1989年以来收治了51例,88只眼,其眼底表现以视网膜血管炎合并增殖性改变为主。依据病史、检查和血清莱姆病抗体(≥1∶128)作出诊断。3例玻璃体发现螺旋体。采用玻璃体切除术(11只眼)、氩离子激光(27只眼)和先锋霉素V等药物综合治疗,莱姆病抗体阴转率约80%,致盲率45.1%。  相似文献   

20.
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19例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中11例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中10例因视力丧失或眼痛就诊,1例外地医院诊断Coats病,继发性青光眼和眼球萎缩要求眼球摘除。临床诊断脉络膜肿物或黑色素瘤8例,绝对期青光眼2例,Coats病、眼球萎缩1例。眼球摘除9例,眼球摘除和眶内肿物切除2例。应用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增生情况。结果 11例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均为基底广泛的扁平状肿物。肿瘤基底直径12~20 mm,厚度 2~4 mm。混合细胞型9例,上皮样细胞型1例,坏死型1例。瘤细胞侵犯巩膜7例、侵犯眶内3例,继发性青光眼7例。Ki-67阳性细胞7%~13%,平均阳性细胞9%,多分布于肿瘤基底部,上皮样瘤细胞的表达高于梭形瘤细胞。结论 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具有特殊生长方式,早期临床诊断困难,有些病例容易诊断为其它脉络膜肿物或青光眼。由于肿瘤基底广泛,容易侵犯眶内和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