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乙酰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占林  高旭东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6):1224-1226
代谢酶在外源性致癌物的体内代谢中起重要的激活与灭活作用。N-乙酰化转移酶(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NAT)是人体内重要的致癌物灭活酶。编码代谢酶的基因存在着多态性现象,可导致代谢酶活性不同,使外源性致癌物在体内代谢存在个体间差异。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不仅与致癌物的暴露有关,还与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相关。本文就NAT及其与肺癌易感性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hransferases,GST)是体内重要的Ⅱ相解毒酶家系,参与如多环芳烃、杂环胺等致癌物质的解毒过程,GST Mu(GSTM1)和GST Theta(GSTT1)基因缺失会导致相应酶活性的降低。本研究对象来自浙江省嘉善县,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结直肠癌随访队列,进行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饮食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IBD)病因不明,已明确遗传易感性在该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鉴于IBD还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IBD病人亲属也可能有遗传发生结直肠癌高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IBD病人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发病率,并研究IBD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吸烟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杰  蔡全才  李兆申 《胃肠病学》2010,15(10):622-625
结直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阶段演进的过程,不良生活方式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的重要病因之一。尽管多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可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关于吸烟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主要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以及吸烟致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包括免疫抑制、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结肠传输时间延迟、微卫星不稳定和高甲基化、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明胶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CD44v6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明胶酶谱(gel zymography)和S-P免疫组化对50例结直肠癌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明胶酶、CD44v6进行检测。结果明胶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明胶酶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呈同步的正相关(P〈0.05);明胶酶在CD44v6强阳性组中表达量升高显著(P〈0.05)。结论明胶酶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在癌细胞的酶解,而且在癌细胞的黏附、运动过程中有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代谢酶N-乙酰化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2名正常人和1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外周血NAT2基因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NAT2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①NAT2等位基因型WT/WT、WT/Mx、Mx/Mx在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8.9%、52.0%和19.1%;在肺癌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2.0%、45.3%和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②携带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是携带NAT2快乙酰化基因型个体的1.84倍(95%CI为1.044~3.231,P=0.035).③携带慢乙酰化基因型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进一步升高,是携带快乙酰化基因型个体的2.49倍(95%CJ为1.242~4.973,P=0.010).④携带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携带快乙酰化基因型吸烟者的2.34倍(95%CI为1.007~5.424,P=0.048).结论 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显著增加中国汉族人群尤其是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易感性在结直肠癌及腺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此研究通过与仔细限定和匹配的对照总体相比较,前瞻性评价了结直肠癌病人一级亲属的结肠腺瘤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5-LOX mRNA和COX-2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5脂氧合酶(5-LOX)和环氧合酶2(C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RT-PCR检测39例结直肠癌标本中5-LOX 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结果 5-LOX mRNA和COX-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6%(33/39)及76.9%(30/39),均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但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 5-LOX mRNA和COX-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了在研究结直肠癌治疗和预防时可采取对代谢途径抑制这一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VEGF-D及其受体VEGFR3表达,探讨二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以80例结直肠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40例正常结肠黏膜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EGF-D、VEGFR3及D2-40的表达,及其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D、VEGFR5及D2.-4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三种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VEGF-D可能通过其受体VEGFR5促进结直肠癌中的淋巴管新生,联合检测VEGF-D、VEG—FR3及D2-40可能对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微环境、宿主遗传易感性和高动物蛋白饮食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此文就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对结直肠癌的影响以及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SCC-S2是近期发现的一种在多种癌症中过表达,并且与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的物质。但是在结直肠癌中,SCC-S2的表达和生物学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目的是探索SCC-S2在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CC-S2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分析了SCC-S2在13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7例(49.26%)结直肠癌标本SCC-S2过表达。SCC-S2的过表达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细胞增殖指数显著相关(P>0.01)。 结论SCC-S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并与结直肠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CC-S2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人类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近几年,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有关基因多态性和肺癌易感性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对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和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合成酶synthetase和合酶synthase在生物化学的酶学分类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酶类,不能混为一谈,而目前临床书籍或杂志中往往发生翻译错误,如贵刊2006年第3期中的“胸苷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一文中将synthase误译成合成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陕西人群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251A/T、IL-10-1082A/G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结直肠癌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等位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分别检测102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5例健康对照人群中IL-8-251A/T、IL-10-1082A/G的基因分布,运用χ2检验的方法比较2个多态性位点中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结果:在陕西人群中,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中IL-8-251A/T位点的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8,P=0.016),A等位基因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χ2=5.083,P=0.024),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更易患结直肠癌(OR=3.84,95%CI:1.44-10.23);分层分析显示:携带A等位基因年龄55岁或吸烟的个体,相对于年龄≥55岁或非吸烟者更易罹患结直肠癌(P=0.003).两组间IL-10-1082A/G位点的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8,P=0.405).结论:相同环境条件下,陕西人群中携带IL-8-251A等位基因者增加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尤其是在年龄55岁及吸烟的个体中,考虑IL-8-251位点的SNP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易感基因;IL-10-1082A/G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房静远 《胃肠病学》2008,13(12):707-709
以合成或天然物质抑制癌前病变的发展是结直肠癌化学预防的重要环节。纤维素来源于植物成分.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结果证实高纤维素饮食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纤维素的剂量、使用时机、时间长短及其种类均可影响癌变过程。纤维素饮食预防结直肠癌的机制包括纤维素在结肠中经厌氧菌发酵产生丁酸盐等短链脂肪酸(SCFA),通过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而提高抑癌基因p21^WAF1相关染色体活性,从而阻滞细胞周期。本文就纤维素饮食及其代谢产物与结直肠癌化学预防的相关研究结果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尤其常见。饮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饮食可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态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它既能通过病原菌产生一系列致癌活动,也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态代谢从而影响肠道上皮细胞。近年来有数据表明,以丁酸盐为代表的短链脂肪酸具有抑制炎症及抗肿瘤作用;而以次级胆汁酸为代表的肠道菌群其他代谢产物,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饮食对肠道微生态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肠道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相关作用以及结直肠癌的饮食预防进行介绍和讨论,呼吁未来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索饮食、肠道微生态与代谢组学、免疫学、基因宿主反应等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病 (IBD)病因不明 ,已明确遗传易感性在该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鉴于IBD还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 ,因此 ,IBD病人亲属也可能有遗传发生结直肠癌高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IBD病人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发病率 ,并研究IBD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病人及一级亲属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病例来自于瑞典 4个人群基础队列 ( 2 50万居民 )和一个复盖全国的住院病人登记。诊断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通过全国登记本 (含病人一级亲属 )进行计算机查询 ,并了解病人及一级亲属癌症发病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世纪就有肿瘤微环境的概念,肿瘤生存的微环境包括各种炎性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以及间质细胞、微血管等,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C-趋化因子配体2 (CC chemokine ligand 2,CCL2)又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Ⅰ,MCP-1),是趋化因子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可将单核-巨噬细胞定向趋化至病灶而得名,近来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关于CCL2对结直肠癌是促进还是抑制尚存争议,因此现就近年来CCL2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意在阐明CCL2的已知功能特点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鳃糖尿病是否为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58例(23~87岁)结直肠癌患者糖尿病合并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与糖尿病类型无关,相对危险度(0R值)为3.58;有糖尿病家族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者结直肠癌发生危险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其OR值分别为2.53和3.30;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组并发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最高;与非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者相比,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的几率更高,其OR值为2.37。结论糖尿病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家族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与糖尿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20.
CK20与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焘  李云峰  李强 《胃肠病学》2011,16(10):632-634
微转移理论作为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随着细胞角蛋白(CK)20与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结直肠癌的进展和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CK20在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