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缺血—再灌注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肝移植和肝切除后缺血-再灌注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涉及一氧化氮,内皮素,细胞因子,枯否细胞和核因子кB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NF-κB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kappaB(NF-κB)是近年发现的重要的转录因子。研究表明,肝脏缺血再灌注时,NF-κB能够转录调节诸多编码炎症介质的基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如TNF-α、IL-1、ICAM-1、INOS等,近来许多研究表明这些细胞因子都受NF-κB的基因调控。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氧自由基等产物激活NF-κB,促使TNF-α、ICAM-1和INOS mRNA表达增强,导致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就NF-κB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κB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 ,NF κB)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制备 :SD大鼠 (购自武汉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 4 8只 ,体重 2 2 5~ 2 75 g/只 ,雌雄不拘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 (2 4只 )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 (2 4只 )。各组内又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 (1、3、6、2 4h)分为 4小组 ,每小组 6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SD大鼠禁食 12h后 ,麻醉后上腹正中切口进腹 ,分离切断肝脏周围韧带 ,解剖肝门 ,显露肝左、中叶血管胆管蒂并用小号无损伤动脉夹将其阻断 ,肝左、中叶转为苍白证实肝血流…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 κB ,NF κB)是一种多向性核转录调节蛋白 ,参与多种炎症介质基因的转录和调控 ,在炎症、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肠粘膜在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NF κB活化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缺血 /再灌注肠粘膜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NF-κB激活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途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较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缺血5、15分钟和对照组于缺血0、5、15、30分钟、再灌注5、15、30、45和60分钟分别测定NF-κB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活性变化、细胞质IκBα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的表达. 结果对照组短时间缺血即引起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同时细胞质IκBα水平明显下降;再灌注后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强,细胞质IκBα水平有所恢复.实验组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受抑制,TNF-α mRNA的表达亦受到抑制. 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F-κB由两种不同的途径激活,激活的心肌NF-κB有p65-p50和p50-p50两种形式,NF-κB的快速活化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较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肝手术常需暂时热缺血(肝切除时的肝十二指肠韧带钳夹)或冷缺血(肝移植时),血流恢复时出现再灌注损害。有很多方法以控制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害(1/R)。取雄性Wistar鼠作实验,先从AST、ALT和谷氨酸脱氢酶(GLDH)值测出最合适的1/R时间后果。实验分组:第1组,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第2组,缺血45分钟作为缺血对照;以下组均缺血45分钟经不同时问的缺血预处理(I/P):第3组,I5分钟/R5分钟;第4组,I5分钟/R10分钟;第5组,I5分钟/R15分钟;第6组,I5分钟/R30分钟;第7组,I5分钟/R45分钟;第8组,I15分钟很30分钟;第9组,I10分钟/R10分钟,每组8只鼠。第3~9组作不同时问的I/P处理、  相似文献   

7.
丙泊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丙泊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只.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A组)和丙泊酚(B组)的大鼠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凋亡的心肌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1),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泊酚具有明显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丙泊酚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过度表达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及核因子(NK)-κB在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部分肝I/R模型,分为:A假手术组,B肝缺血90min组,C肝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组,D肝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加乌司他丁组。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测定血清酶学水平和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的活化程度。结果A组肝细胞索排列有序,肝细胞形态正常;B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有轻度淤血,内皮细胞和肝细胞水肿变性;C组肝细胞坏死较明显,D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B组的血清ALT、AST和MPO分别为454.1±26.2、819.1±18.2I U/L和0.908±0.189U/g,肝组织NF-κB活化程度为1.89±0.12(与A组比较,P<0.05);C组分别为1156.9±216.3、2150.5±209.8I U/L和2.126±0.160U/g,肝组织NF-κB活化程度为2.86±0.20(与A组比较,P<0.01);D组分别为553.6±19.4、897.6±23.9I U/L和1.128±0.162U/g,肝组织NF-κB活化程度为2.04±0.16(与C组比较,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NF-κB活化,减轻肝I/R时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蛋白酶造成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10.
吕志坚  贾珍  刘磊  吴灿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11):1055-1059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减轻高原地区肝包虫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进而为肝包虫病手术中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泡型肝包虫手术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68岁,体重40~90 kg,ASAⅠ或Ⅱ级,Child-Pugh分级A级。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EV组)与对照组(TIVA组)。SEV组持续性吸入2%的七氟醚,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TIVA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和丙泊酚1.5~2.5μg/ml靶控输注,间接追加顺式阿曲库铵。记录麻醉诱导前(T_0)、肝门阻断(T_1)、肝门开放(T_2)、缺血-再灌注1 h(T_3)、6 h(T_4)、24 h(T_5)两组患者ALT、AST、乳酸(L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浓度,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NF-κB、ICAM-1蛋白相对含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肝衰竭发生等情况。结果 T_2—T_5时,SEV组ALT、AST、Lac、MDA、TNF-α、IL-1明显低于TIVA组(P0.05),NF-κB和ICAM-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低于TIVA组(P0.05),SOD活性明显强于TIVA组(P0.05)。SEV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IVA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TIVA组(P0.05),肝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TIVA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减轻高原地区肝包虫手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生成、增强肝脏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和吡咯烷二巯基氨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I/R组:建立大鼠肾I/R模型;(2)PDTC组:I/R前20 min经大鼠尾静脉注射PDTC 100 mg/kg;(3)假手术组。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即0 h、2 h、8 h、24 h)处死。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NF-κB、caspase-3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肾组织匀浆中iNOS活性和NO的含量。结果:I/R组NF-κB表达于再灌注后2 h明显升高,8 h达到高峰,主要表达于胞核中,24 h开始下降;iNOS、NO、caspase-3于再灌注后2 h开始表达上调,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与假手术组和PDT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C组上述指标,再灌注后2 h时表达上调,8 h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I/R损伤可引起肾组织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这与NF-κB引起的NO高表达有关,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可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移植后再灌注早期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和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移植模型,供肝在林格液中保存2 h,实验分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组)3组,IP组于供肝切取前夹闭第一肝门10 min,然后开放10 min.分别于移植再灌注后1、2、4及6 h抽血进行肝酶学检查,切取肝脏作NF-κB活性、TNF-α和ICAM-1表达的测定.结果 IP组肝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IP组再灌注后移植物的NF-κB活性明显增强,且在1、2 h达高峰,4 h后减弱,TNF-α和ICAM-1表达也随之增加;同对照组相比,IP组的NF-κB活性降低,并且在1、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ICAM-1表达亦降低.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于供肝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再灌注早期NF-κB的活性,减少了TNF-α和ICAM-1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了移植物再灌注早期的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κB/I-κB传导通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Ⅰ—κB传导通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阻断大鼠部分肝血供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半肝缺血90min,再灌注分0、1、2、4h等时点。用凝胶滞留电泳方法测定NF—κB的结合活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mRNA的表达量。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与其特异性调控序列的结合活性增高且具有时相性。再灌注1~2h NF—κB结合活性增高,4h后开始降低。肝组织中TNF—α、ICAM—1 mRNA表达在再灌注2h后升高。讨论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激活并进入细胞核内,与一些炎症因子基因启动子区特异序列结合,上调TNF—α、ICAM—1 mRNA表达,从而引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FK5 0 6能否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的结合活性。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血供被阻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左半肝缺血 90min ,再灌注分 0、30min ,1、2、4h等时点。实验组术前静脉注射FK5 0 6 ( 0 .3mg/kg体重 ) ,观察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FK5 0 6处理组间肝组织中NF κB的结合活性 (凝胶滞留电泳方法 )。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 ,NF κB与其特异性调控序列的结合活性增高且具有时相性 ,再灌注 1~ 2hNF κB结合活性较强 ,再灌注 4hNF κB结合活性减弱。FK5 0 6可以抑制NF κB与其特异性调控序列的结合活性。结论 FK5 0 6通过抑制NF κB的结合活性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常温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手术对照),B组(肝缺血90min),C组(肝缺血90min再灌注120min)。观察每一动物肝组织病理切片;分别检测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浓度;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后,光镜下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肝血窦和中央静脉瘀血,内皮细胞及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C组肝细胞坏死较B组明显;血浆中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B、C组与A组比及C组比B组P均<0.01);肝组织中MPO活性升高,以再灌注120min组为著(C组比A组P<0.01);与血浆中TNF-α、IL-1β的变化趋势相同(TNF-α:C组比A组P<0.05,IL-1β:B、C组比A组P均<0.01)。结论: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基础;TNF-α、IL-1β介导中性粒细胞参与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 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肢体缺血-再灌注组(A组),丙泊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制备A组和B组的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和NF-κB的表达,并行图像分析予以半定量.结果 A、B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NF-κB的表达明显增高,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丙泊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TNF-α、NF-κB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A1在兔肺移植中对供肺缺血再灌注肺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对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肺以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肺保护液灌注及保存,实验组则将前列腺素A1(80 ng/L)加入改良LPD液灌注及保存,在4℃保存4 h后再灌注1 h,测定移植肺组织的干湿比(W/D);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实验组的W/D和MPO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前列腺素A1能减轻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改善肺功能,对供肺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多向性核转录调节蛋白,参与多种炎症介质基因的转录和调控,在炎症、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肠粘膜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F-κB活化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缺血/再灌注肠粘膜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肝脏移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移植肝脏冷保存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肝脏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缺血预处理(IP)的下游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NO与肝脏移植关系密切,涉及到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等多个环节,现在普遍认可肝脏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引起NO生成急剧减少.内皮细胞氮氧化物合酶(eNos)诱导生成的NO对肝脏移植过程中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研究者对一氧化氮用于保护肝脏移植进行了尝试,现阶段增加NO的技术方法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包括缺血预处理(IP)和在保存液中加入NO前体、eNOS诱导药等.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 ,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是多种炎症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1] 。前列腺素A1(PGA1)作为一种NF κB抑制剂已有文献 [2 ]报道 ,我们利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研究PGA1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PGA1和脂多糖 (LPS) ,Sig ma公司 ;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抗体、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 1(VCAM 1)抗体 ,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凝胶滞留分析试剂盒、二硫苏糖醇 (DTT)、过硫酸胺、TEMED、硝酸纤维膜 ,Promega公司。雌性Wistar大鼠 ,8~ 12周 (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