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究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份至2017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120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并定期对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实施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每天一次,每次二十分钟的频率给予患者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一个月后进行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比较.结果:一个月后对照组的吞咽评级明显比不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应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单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单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双侧rTMS组、单侧rTMS组、假刺激组,每组各3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rTMS频率为3 Hz,刺激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护理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BI指数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I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个月、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BI指数评分分别为(76.13±16.95)分,(85.64±25.13)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主要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近一年来接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等物理治疗,对于实验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外还加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神经网络重建仪等治疗,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分别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MA评分和改良MBI指数来综合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个月治疗后,实验组的FMA评分和MBI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不同频率刺激对皮质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提高或降低脑血流及代谢,促进脑部病理生理的改变,显著激活脑区,有效地促进了脑卒中术后的恢复.尤其在脑卒中后的失语、运动功能障碍、单侧空间忽略及抑郁等方面的康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有效性已获得较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健康教育对其情绪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脑卒中无意识障碍患者,住院第1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量表方法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责任护士的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从第2d开始由专业护士进行的针对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出院时再次用同样方法调查,并与健康教育前比较.结果 脑卒中无意识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经过健康教育,患者SAS及SDS评分、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均有降低,同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可减轻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其发生率,有利于脑卒中恢复.  相似文献   

8.
江妹兴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23-123
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其收住脑卒中患者192例,恢复期失眠患者102例,为了探索减少失眠产生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对住院脑卒中恢复期失眠患者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孙宏苓 《中国保健》2007,15(2):84-84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19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综合组采用引导式教育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单一组仅用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综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结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江丹  胡军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210-1210
目的 探讨分级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有吞咽障碍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分别进行康复训练与分级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肤体运动功能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两种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 分级康复护理使患者可以控制其运动能力,有效促进了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对"互联网+"健康管理的参与意向影响因素,为实施"互联网+"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南通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654名脑卒中患者,调查社区脑卒中患者对"互联网+"健康管理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O R=1.998,P<0.001)、越了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矿泉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来我院疗养的50例患者,主要是采取功能锻炼和矿泉治疗,并辅助予综合性的护理.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与护理,能够完全自理的患者达到10例,占12.5%.而其他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并达到了100%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通过矿泉疗法的运用,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并进行心理指导和饮食干预,会使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的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易感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方法调查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住的202例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4例、42例次,感染率为16.83%,例次感染率为20.7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最常见,构成比分别为38.1%、30.95%,感染组、非感染组在应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年龄、住院天数比较,两组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我院两年平均医院感染率4.03%,明显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在3%~8%的规定范围,脑卒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成为重点防护对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不仅把提高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QOL)作为康复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也将其作为患者康复的最终目标[1].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2],目前中国约有15%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3],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主要关注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较少考虑到患者的社会、心理需要和家庭适应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优于传统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的干预方案,以期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尽快融人家庭及社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其有效的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 062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脑卒中医院感染率为10.73%,例次感染率12.90%,与我院同期例次感染率3.08%相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41.61%,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卒中类型、伴意识障碍、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脑卒中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应重点监控.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素等是降低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纳入试验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加用Vitals-tim电刺激治疗仪.2个疗程后测定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床旁血氧饱和度.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吞咽能力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氧饱和度都得到了改善,研究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明显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及其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 (stroke)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的残疾 ,常常还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工业化国家 ,脑卒中居于成人伤残的首位 〔1〕。在我国 ,其发病率为 0 .3%~ 1.0 % ,致残率为70 %~ 80 %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近年来尽管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 ,死亡率已大为减少 ,但是病人中 86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QOL ) ,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3〕。传统的测量脑卒中结局的指标主要是如死亡率、复发率以及残疾水平等负性健康指标 ,这些指标均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发病急骤,经过抢救治疗可渡过急性期,但多数患者肢体仍遗留有程度不同的致残性后遗症而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的护理显得极为关键和重要.根据医务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多年的护理实践和工作经验,加强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及训练措施的综合运用,是有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与特点.方法: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了122例,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61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应用的是社区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其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通过常规护理与社区护理干预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变与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存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将康复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异对比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