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远隔部位血肿1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远隔部位血肿12例分析王国良我科1990年11月~1996年4月,共进行836例择期开颅手术,其中12例(1.4%),术后发生颅内远隔部位血肿,均经CT证实,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21...  相似文献   

2.
罗成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2):1248-1249,1253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形成原因,以提高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方法复习我科近10年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9例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原因。结果病例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发生在术后5 ̄21h,7例病人血肿位于额颞部,硬膜外血肿6例,有7例血肿量超过30mL,均再次手术清除。治疗后1例痊愈,3例死亡,其余遗留一定的功能障碍。结论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多发生在术后24h内,死亡率致残率高,大部分病例血肿位于额颞顶部,与颅内压急剧下降、手术体位及静脉回流受阻等有关。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护、早期诊断是防治术后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6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6例报告段安安,张瓦城,林章雅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不多见,现把我们5年来发现的6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女为4:2,年龄19~49岁,30岁以下4例,40岁以上2例.本组发生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或漏诊,引起的后果多较严重。我科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此类病人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26岁,从5米高处坠落,浅昏迷,GCS8分,左侧瞳孔4mm,右侧瞳孔2.5mm。CT示左额部硬膜外、下血肿,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右侧颞顶部线型骨折。急行左侧额部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神志一度好转,双瞳孔2.5mm,有呼唤睁眼,GCS12分。但术后5h神志转为昏迷,急查CT提示手术区未见明显血肿,而右侧颞顶部巨大硬膜外血肿约40ml,中线结构向左移位。再次在全麻下行右侧颞顶部血肿清除及…  相似文献   

5.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共对561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1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相似文献   

6.
开颅术后出现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发病隐袭,病情发展急骤,甚至出现脑疝才被发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我科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间4194例开颅手术后继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5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迟发性颅内血肿68例,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36.4岁(6个月~76岁)。车祸伤46例,打击伤8例,坠落伤2例,开颅术后12例,其中手术部位附近2例,远隔手术部位10例。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入院时GCS3~5分16例,6~8分38例,9~12分11例,13~15分3例,肢体抽搐28例,偏瘫38例,去脑强直6例,去皮层状态4  相似文献   

8.
急性硬膜外血肿并发远隔血肿部位脑梗塞(附12例报告)(摘要)蔡志谋,杨振铭,杨波,欧阳世杰自1991年1月至1993年4月,我科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150例,其中12例并发远隔血肿部位脑梗塞,占同期急性硬膜外血肿数的8%,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以来,我科通过局麻钻孔加尿激酶注射治疗横窦骑跨型硬脑膜外血肿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8~42岁,平均28岁。均有枕部外伤史,有短暂昏迷史者18例,伤后多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呕吐。入院时GCS评分7~15分,受伤至手术时间12h~7d,其中<3d者8例,3~7d者18例。1.2影象学检查结果枕骨骨折18例。血肿量10~50ml者24例,其中幕上多于幕下11例,幕上等于幕下8例,幕上少于幕下5例。有2例为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血肿量<10ml者2例,血肿均位于横窦表面。26例病人幕上…  相似文献   

10.
颅内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的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4例颅内肿瘤术后并发远膈部位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3例,经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发生血肿的主要机制为:肿瘤切除术中及术后,颅内压骤降,脑组织塌陷、移位,硬脑膜剥离致血管破裂出血。为此,应提高警惕,采取防范措施,及时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1.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及继发对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目前此类报道较少。我院自1990年至2002年共收治1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0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例,摔伤2例,坠落伤7例,发现迟发性血肿时间,最短于术中,最长术后6d,其中24h以内6例。1.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入院时GCS≤8分者8例,轻偏瘫5例,刺激时四肢无反应2例,曲屈和伸直各1例。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2例,血肿侧瞳孔散大13例,其中10例在血肿清除术后散大瞳孔缩小,但在迟发性血肿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享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脑梗死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2例行颅内血肿开颅手术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和结果进行总结。 结果22例患者中,术后即刻或24 h内复查颅脑CT,术后患者死亡7例,重残3例,轻残5例,基本正常7例。术后3~7 d复查颅脑CT,显示低密度区局部可见脑回密度,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基本均恢复,大脑半球梗死患者未见脑供血恢复情况。 结论提早发现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脑梗死的高风险因素,可大幅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对侧血肿目前报道较少[1,2],我院自1990年5月至1998年3月共收治28例此类病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22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摔伤4例。发现对侧血肿时间:术中~术后3天,其中24小时内22例。症状体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8分21例,轻度偏瘫8例,完全瘫痪1例,去脑强直、去皮层状态各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侧脑疝16例,其中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1例,血肿侧瞳孔散…  相似文献   

14.
颅内肿瘤手术后可并发手术部位的血肿,但血肿也可发生在手术的远隔部位,尽管临床上比较少,但一旦发生就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颅内肿瘤手术后的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近5年我科颅内肿瘤术后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调压引流治疗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脑肿瘤术后出现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可调压引流系统治疗。结果 11例在引流术后即刻复查头颅CT,残余血肿量均在35 ml以内;术后14 d血肿大部分清除。1例钻孔引流术后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较术前扩大,立即开颅清除血肿。随访3个月,12例病人均恢复良好,GOS评分均达5分。结论可调压引流系统应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