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经八脉的内容散见于内经各篇,“奇经八脉”的名称首见于《难经》。《难经·廿七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有统帅联络作用,有调节渗灌作用。对后者,《难经·廿八难》说:“比如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入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说:“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把正经比做河流,把奇经比做湖泊来说明奇经八脉对于正经的调节作用是形象逼真的。湖泊并非死水一潭,在正常情况下,本身也  相似文献   

2.
“奇经八脉”这一名称最早见于《难经》。它是指十二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因这八条经脉与十二正经不同,别道奇行,故名奇经。奇有奇异、零余之意,指这八条经脉的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是十二正经之余,如《难经·二十七难》说:“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十四经发挥》云:“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又其无脏腑络属的表里配偶关系,故亦可认为“奇”为“奇偶”之“奇”,如《类经图翼》引虞氏之言:“奇者,奇零之奇,木…  相似文献   

3.
第六节奇经八脉“奇”是异于平常的意思,也是单独无偶之义。奇经是对正经而言,就是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的经脉。李时珍说:“正经在人体内作用,如同沟渠,奇经如同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流溢于奇经,所以秦越人把它比喻作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则流于湖泽”①。奇经八脉的命名开始见于《难经》,《难经》著作时间,是在《内经》以后,可以说奇经八脉的理论,是从《内经》经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跻)、阴跻,因其不与脏腑直接相连接,也无表里关系,循行途径及病变特征均有异于十二正经,故称之为奇经八脉。十二正经虽循环贯注人体内外,其经脉运行首尾相接,但就其相互间纵横交错的整体联系,却有赖于奇经八脉贯串维系其间。从而使脏腑经络发挥其行气血、营阴阳,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所以,历代医家对奇经理论颇为重视。正如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所说:“医不知此,罔探病机”。叶天士《临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邓盛林[1]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古典医籍,从《灵枢.寒热病》《素问.骨空论》《奇经八脉考》《难经.二十八难》《针灸大全.八脉八穴治症歌》中找到了阴阳跷和任督脉的循行都上头面部,且与手足太阳、阳明等多条经脉交会于目内眦、目锐眦、颊、唇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选择八脉中阴阳跷和任督脉之交会穴来治疗头面部疾患。运用“灵龟八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当在特定的时辰、八脉交会穴中某个穴位开穴时,其经脉所过之处,如目内眦、面颊部等也正是气血最旺盛之时,这时留针候气,就可使“气至病所”,则能更有效地驱除邪气,使…  相似文献   

6.
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居云  李鼎 《中国针灸》1996,16(12):23-24
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特点戴居云,李鼎(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主题词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的总称,与十二正经共同构成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就其临床应用特点浅述如次,...  相似文献   

7.
邵瑞奇 《中国针灸》2004,24(6):420-422
目的:探寻人体奇经八脉气血会合、流注的规律与合理内核.方法:根据开穴算法用VB语言编程对灵龟八法中开穴暨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流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奇经八脉间的流注有46种,阳日内有28种,阴日内有11种,日间有28种,连续流注主要有4种,与子午流注纳甲法同开3次,与十二正经流注同流注54次.结论:奇经八脉的流注有不均衡性;日间(亥-子时)奇经八脉流注有特殊性,与阴跷、肾经密切关联;奇经八脉的流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十二正经的流注及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关联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谈谈奇经八脉之“奇”100700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杨秀娟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十二正经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宋·杨玄操说:“奇(音:旗),也。此之八脉与十二经不相拘制,别...  相似文献   

9.
<正> 奇经八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所以取此名,正如《难经·二十七难》说:“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日奇经八脉也。”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正经气血,十二经气血满溢,就蓄藏于奇经。如《难经·二十八难》说:“其奇经八脉者,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这说明十二经脉中气血旺盛而流蓄于奇经,乃是生理状态,犹如沟渠水溢流入湖海一样出于自然。自内·难两经而后,奇经八脉于妇科,前人论述颇多,于内科,叶天士运用最广。正如吴鞠通所说:“孙真人创论于前,叶天士畅明于后。”他们认为,久病缠绵不愈,肝肾亏损,精  相似文献   

10.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十二正经、经别、络脉有广泛的联系,对全身气血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难经》将奇经比作“深湖”,把十二正经比喻为“沟渠”,对人体气血的调节关系概括为“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历代医家如王叔和、张仲景、叶天士等对奇经八脉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挥,明代李时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完善了奇经八脉体系。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奇经八脉的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充实、完善了奇经八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艳  倪光夏 《河南中医》2012,32(2):222-223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气血经气相通的8个穴位,分别为:列缺、照海、后溪、申脉、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多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腕踝关节附近,此八穴首见于宋子华的《流经八穴》,后收于元·窦汉卿所著的《针经指南》,窦氏称其为“流注八穴”、“交经八穴”,明·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中首次提出八脉交会穴的名称,并提出“主应配穴法”及“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两种按时配穴法.八脉交会穴为正经和奇经八脉相通穴,针一穴可治疗两经以上疾病,故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骄、阳跻。古人对这八条经脉的命名有着深刻的含意。深入研究和探讨奇经八脉的命名意义,对于进一步把握奇经理论,发展奇经学说,有着不可低估的临床价值。故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作浅析,谬误之处,敬希同道指正。命名据循行部位十二正经虽然循环贯注于人体内外,其经脉运行首尾相接,内外相应,但就其相互间纵横交错的整体联系,却有赖于奇经八脉  相似文献   

13.
灵龟八法是运用《周易》八卦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的气血会合规律,取正经上与奇经相通的八个穴位即八脉交会穴,配合八卦,然后按照患者就诊日时干支进行推算以取穴行针的方法.简单说,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日按时按卦取穴行针的方法.笔者临床以灵龟八法治疗奇经八脉及其有关经脉病证有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属于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经错综分布,深入浅出,虽不直接络属脏腑,但通过与十二正经的广泛联系,具有溢蓄气血、维系营卫、统调阴阳、平衡脏腑等功能,在中医脏腑经络辨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谢鸣教授不仅熟谙脏腑辨治,对奇经辨治也颇有研究,著有《奇经辨治与方药运用》。其临证常从奇经切入,辨治疑难杂症,多获良效。本文兹就临床侍诊所见,选其脏腑辨证结合奇经理论辨治验案数则  相似文献   

15.
八脉交会穴运用一得卢锦花指导秦亮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0001)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经别、络脉以外的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八脉之间互相沟通,对十二经起着总的联合、统率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盛衰的作用,而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上八个通于奇经八脉的...  相似文献   

16.
统编的各种针灸学教材,在经络理论里都提出一个独立的“十二经别”系统概念,且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理论相并列,如早期的统编高等中医院校《经络学》教材就指出“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外围所连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1],到了新世纪“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则强调“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2].“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则指出:“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3].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动眼神经麻痹针刺治疗的临床观察和古代相关经络文献整理研究,以循行、病候、功能为指标,对《内经》《奇经八脉考》中的相关经脉进行对比分析,动眼神经麻痹(风牵偏视)主要症状与《内经》中的目不开、目黄、目锐眦痛相吻合。结果提示:①调节跷脉功能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重点;②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治疗本病的途径不同,正经治其标,奇经治其本,配合使用可体现中医标本兼治的理论思想和特色;③经筋病与动眼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对完善治疗原则和研究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董立均 《光明中医》2011,26(1):15-17
奇经八脉指的是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等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虽然明确提出了八脉的名称、循行(无跷脉的循行)、起止、功能、病症等,如《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等,但是《内经》中关于奇经八脉的论述是零散于各篇之中,没有独立篇章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9.
奇经八脉,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明代医家李时珍因"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而加整理补充,著《奇经八脉考》一书。其云:"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此论说明了奇经系统包罗人身,连及八极,孕育了奇经八脉辨证体系之雏形。奇经八脉辨证能将脏腑、六经、气血、八纲等辨证方法融于一体,是根据八  相似文献   

20.
八脉交会穴是指在四肢部位十二正经上的8个腧穴,其名称分别是: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此8穴是沟通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要穴,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八脉交会穴名称首见于金元窦汉卿的《针经指南》一书,此后,历代医家对八脉交会穴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又有不断充实和发展,至今依然对针灸临床起着指导作用。 1 八脉交会穴的特点 八脉交会穴位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相通。奇经八脉对十二正经经气具有溢蓄、调节、转输、汇聚的作用。它与十二正经共同构成经络系统的主要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