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鉴定为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者与所患精神疾病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46例鉴定为完全或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鉴定为完全或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多为青壮年,其中无精神病与有精神障碍者分别占17.39%、82.61%。结论: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应明确诊断,谨慎评定刑事责任能力,维护司法公平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6种不同类型醉酒状态下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揭示醉酒状态均应当具有完全或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提示不是由于自陷行为所致病理性醉酒方可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与精神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司法鉴定所2006-2013年50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刑事案件中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鉴定意见中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多为青壮年,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从作案动机看,无现实动机者占76%。涉嫌案由以伤害案最多,占38%,杀人案占32%。刑事案件中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居多,占66%。鉴定诊断意见以精神分裂症多见,占28%。结论精神病刑事责任能力以无现实动机为主,多致人死亡。对此类患者应早发现、尽早治疗,全社会共同加强监管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服刑能力评定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3例服刑能力评定的案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有精神病史组鉴定为无服刑能力的比例较既往无精神病史组鉴定为无服刑能力的高(P〈0.01);既往有犯罪史的鉴定为有服刑能力的比例较既往无犯罪史的鉴定为有服刑能力的高(P〈0.01);入监前评定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为有服刑能力的稍高(P〉0.05)。结论:既往有精神异常史和无犯罪史者评定为无服刑能力比率较高,鉴定中应重点关注。入监前有无刑事责任能力与服刑能力的评定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纵火案精神病人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纵火行为的犯罪学特征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特点。方法:对经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涉及纵火案件的61例精神病人的一般资料、作案特点、医学诊断及刑事责任能力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应建立健全对精神病人的三级防治网络,尤其应重视加强对农村和中青年精神病人的治疗、监护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精神病人纵火等案件发生。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文书作为一种法律证明,其重要性自不待言,鉴定工作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6.
唐全胜 《广西医学》2008,30(10):1506-1507
目的 了解广西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后的处理情况.方法 通过使用自制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后处理调查表,对147例涉嫌刑事案件的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的鉴定后处理情况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随访调查表明,司法机关定罪结果与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专家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结论一致性为80.3%,经司法机关判定无罪的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54例(50.5%)未接受任何治疗.结论 司法机关对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的定罪结果与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专家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结论一致性较高,有一半以上无罪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未接受任何治疗,提示我国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后的处理急需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石华孟 《浙江医学》2003,25(8):484-486
1997年新的《刑法》颁布 ,摒弃沿袭了几十年精神病患者刑事责任能力“二级划分”法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精神病患者刑事责任能力“三级划分”法。为了解从“二级划分”向“三级划分”转变后 ,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现将近四年来在我院进行的570例司法精神鉴定案例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系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 ,由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机关送至我院司法鉴定室进行司法精神鉴定的案例共570例 ,其中1998年1月~1999年12月202例 (A组 ) ,2000年1月~2001年12月368例 (B组 )。1.2方法按自制的…  相似文献   

8.
在法医学奠定过程中经常性需要进行脊柱和脊髓的损伤鉴定,其鉴定结果往往也会直接影响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此相关的法医鉴定人员也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脊柱、脊髓损伤医学鉴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取得一个准确有效的鉴定结果.本文主要就42例脊柱、脊髓损伤法医临床鉴定学案例进行了统计学研究,并且再次基础上就脊柱、脊髓的具体鉴定流程进行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9.
171例涉嫌暴力犯罪法医精神病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耀华  龙国民  罗海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04-2504,2574
目的:了解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用自制式表格将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逐一登记处理。结果:涉嫌暴力犯罪者171例,其中,男性152例(占88.89%),年龄在40岁以下139例(81.29%),文盲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49例(87.13%),农民和无业人员141例(82.46%)。暴力犯罪以凶杀(46.20%)为第一,其次为伤害(29.83%)。精神分裂症73例(占42.69%),居首位。其中,49.12%无刑事责任能力,41.52%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较多,危害大;为了减少和预防精神障碍患者作案,呼吁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宣传,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监护和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10.
柳亭林 《中外医疗》2008,27(29):145-145
目的 分析我院精神病鉴定资料特点.方法 对2006年鉴定的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诊断标准CCMD-3,采用了t检验.结果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的无业人员及农民大多数,案由最多的是凶杀,性犯罪的受害者均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鉴定结果中无精神病占首位,其次为精神分裂症,法律能力评定中,刑事责任评定案件大多数.结论 违法行为可能与其文化、职业、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鉴定结果中无精神病占首位,可看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提高.精神分裂症鉴定案例中凶杀居多,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并且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同时面对患者注意自身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