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胃痛案 患者甲,因上腹部疼痛一年,加重一月为主诉于1998年3月入院。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上腹部疼痛,疼痛难忍,侧卧屈膝无减轻,疼痛发作似于进食或饥饿无关,无烧心泛酸,常服止痛药方能缓解。一月前因感冒,疼痛随之而诱发,  相似文献   

2.
周嵘 《国医论坛》2007,22(3):7-8
经千百万人实践验证而疗效卓著,临床应用若能紧扣病机,辨证施治,则疗效非凡,效如桴鼓,今选经方治哮喘验案4则,以兹说明.  相似文献   

3.
樊志明 《新中医》2008,40(11):91-92
经方组方精简,配伍严谨,疗效显著.临证只要方证相合、辨证得当,则效如桴鼓.笔者用之每有效验,尤以治疗疑难急症见长.兹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汗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黄汗等,病因有阳虚、阴虚、太阳风伤卫、阳明热盛等。笔者用经方治疗各种汗证取得满意的疗效,举例如下。1黄汗李某,男,59岁,2011年3月25日初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汗出、色黄,动则尤甚,以上半身汗出明显,每日因汗出湿衣需换衣3~4次,衣服腋下衣领处均染为黄色,体检无  相似文献   

5.
呼敏凤 《河南中医》2007,27(12):14-14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首载于《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此药临床应用甚广,正如《本经疏注》曰:“能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笔者临证数年,对桂枝的应用体会颇多,现总结如下。1下气平冲张某,女,57岁,2005年6月20日就诊。发作性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感,胸部闷紧,咽部如窒,状若小猪奔突,遇寒则症状加剧或由受寒而诱发,伴心悸,自汗,舌淡苔白,脉紧。在当地医院经中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遂求治于余,时证…  相似文献   

6.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首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与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2]’。方由桂枝、炙甘草、生姜、芍药、大枣、厚朴、杏仁组成。具有解肌祛风、降气平喘之功;主治由风寒迫肺,肺寒气逆,宣降失常的咳喘症,以发热、汗出,恶风,气急喘息,胸满闷,苔薄白,脉浮缓等为主要辨证要点[1]。  相似文献   

7.
仲景方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味少力宏,用之得当常可救急于倾刻。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多年来,应用经方治疗小儿发热,将小儿发热分为风热型、湿热型、伤食型、脾虚型,随症加减,灵活运用,得心应手,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何院生 《光明中医》2012,27(5):993-994
本文简述了经方治疗疾病的5个病例,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支气管炎,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案.  相似文献   

9.
1四逆加入参汤回阳救急而固脱 [例一]某患,女,46岁。1979年4月26日入院。该患患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多年,近年来反复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后虽经纠正临床效果不理想,仍然心悸、气短,面部及下肢浮肿不能平卧。治疗期间突然出现烦躁、喘促、四肢发凉而汗出,气短咳嗽,有少量粉红色泡沫痰,口唇发绀、舌质暗、脉沉、微而促、结、代。虽给强心药物症状仍不能缓解。中医认为此为阴寒内盛,迫遏心阳,阳气欲脱之危候。  相似文献   

10.
哮喘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痰鸣为特点。属于哮、喘病范畴,二者《医学正传》指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由哮必兼喘,故一般习称哮喘,而喘来必兼哮。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对其发病及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迄今为后人所用。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证治汇补·哮病》云:“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可见其病主要是内有伏痰被外邪所动,致肺气壅滞、痰气交阻而成。又如清·叶桂提出本病“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揭示了肺肾二脏司呼吸主摄纳功能失  相似文献   

11.
经方乃经典之方,若辨证准确,使用得当,经方可使一些顽疾和疑难杂症有拨云见天之效,特就临床所见特殊病例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参加临床工作多年,既往应用经方甚少,究其原因不能窥其奥妙,不敢用于临床。近年幸得伤寒名家杨育周教授悉心指导,受益匪浅。感若辨证精当,采用经方用于临床,取效颇捷,今举数例如下。1麻黄汤治疗呃逆案唐某某,男,71岁。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发热,恶寒,流涕,咳嗽症状,诊为感冒。予安痛定退热后患者出现呃逆,声频不能入睡且感心慌,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早搏,以倍他乐克25 mg,每日2次口服,胃复安10 mg,肌肉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我的两名研究生向我提出了几个问题,有学习经方时的疑惑,有对经方的思考,内容涉及到经方现代化、经方方证药证理论、经方的剂量、剂型、煎服法、经方的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我均一一作了解答。经整理汇编后,以《师生网谈》为题发表在2005年3月的《中国中医药报》,后又被日本《中医临床》杂志连载。此次应责刊之邀,我又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修订和补充,仅供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4.
王广超 《河南中医》2006,26(9):14-15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专著。其方精、简、验,经过二千多年的临床实践,许多方剂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行之有效。辨证得当,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年来,笔者运用《伤寒论》经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兹就几则典型的验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经方半夏药对,除了研究其之间的功效相互作用外,还要格外重视研究其之间功效因用量调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中常用半夏药对有半夏配生姜、半夏配干姜、半夏配黄芩、半夏配旋覆花、半夏配茯苓、半夏配麦冬、半夏配泽漆、半夏配苦酒、半夏配栝楼实、半夏配厚朴、半夏配桂枝、半夏配麻黄、半夏配人参、半夏配黄连、半夏配石膏、薤白配半夏、半夏配苏叶生姜、半夏配甘遂等。  相似文献   

16.
朱章志老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精研《伤寒论》及五运六气学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其见解独特,遣方用药灵活多变,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集其临证验案3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从6个方面介绍经方临床运用的体会,包括经方治病的着眼点、张仲景的用方思路、经方的加减原则、经方的误治、经方的不良反应、经文中"差"的理解等临床中医师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从经方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就经方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指导经方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胸痹的病证防治,历代医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立法方药,迄今仍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及治疗。通过学习经典文献,研究组方配伍,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仲景经方在其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引起医家们的重视,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20.
魏文先 《河南中医》2006,26(9):9-10
经方具有组方严谨、药物简炼、效专力宏,疗效显著等特点,历来为医家所推崇。现举验案数例,以飧同道。1小柴胡汤治疗功能性低热患者,女,37岁。发热1年余,以下午为甚,体温在37.2℃~37.8℃之间,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恶风,恶心欲吐,纳差,舌红苔薄白,脉弦数。曾去多家医院查血常规、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