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门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性肥胖是指人体内热量的摄入远远大于消耗与利用,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进而导致体质量超常的疾病.它是造成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中脑卒中等心脏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便秘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1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其中治疗组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行长强穴、天枢穴及双侧承山穴埋线,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疼痛程度及便秘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排便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2组间便秘主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预防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便秘及减轻排便时疼痛程度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6.
7.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针刺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埋线组有效率为88.89%,优于针刺组76.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埋线组各型治疗前后近期总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肝胃不和证与其他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与胃络瘀血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在3年以下患者与10年以上患者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有肯定疗效,且对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病程短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穴位埋线是一种改良式针刺方法,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将“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运用到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体现真正的“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整体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品杰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2004,22(2):19-19
本院采用经络学说原理,穴位埋羊肠线治疗急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自1994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200例,均收到极满意的效果,现将收集整理的200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脂血症患者46例,均采用丰隆穴、脾俞穴埋线,每2周1次。共治疗2次。结果:治疗后的1及2个月时,46例患者中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高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则TC、TG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穴位埋线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其治疗效应最长维持3个月。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加饮食运动治疗组与单纯饮食运动对照组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实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46例穴位埋线加饮食运动治疗组和44例单纯饮食运动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然后进行实验前的分组比较和实验前后的自身配对比较以及实验后的分组比较.结果 穴位埋线加饮食运动治疗组的TC,TG,LDL-C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单纯饮食运动对照组的TG在实验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TC和LDL-C在实验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HDL-C实验前后基本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饮食运动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降脂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杨培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5(2):123
采用埋线法与中药法及推按法治疗腰椎骨关节病32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322例中,随机分成3组,男 217例,女 105例;年龄最小 23岁,最大 63岁 ;病程最短 1年,最长 10年;农民160例,工人92例,干部 30例,其他 40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腰椎活动不便,下肢麻木,无力及腰腿疼痛等症状。 方法:治疗组采有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 A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 B组采用推拿按摩方法治疗。 (1)治疗组根据 X光照片所见腰椎骨质增生或骨刺生长的腰椎处,选以阿是穴或腰部椎旁开一寸处的夹脊穴为主,酌情配合邻近和循经的穴位,用… 相似文献
13.
14.
比较穴位埋线与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脾俞及丰隆穴位埋线治疗,每15d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40例,口服普伐他汀片10mg,连续1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高的患者均明显下降(P〈0.01,0.05),治疗后第2、3个月时对照组回升,观察组仍较稳定。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波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与普伐他汀药物对血脂均有良性调节作用,但穴位埋线疗效更持久。 相似文献
15.
16.
17.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1次/d,5次/w;观察组对行埋线治疗,每10~14d埋线一次,连续治疗12w,治疗后观察患者肥胖指标的变化。根据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肥胖度和脂肪百分率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1)治疗结束后两组间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肥胖度、脂肪百分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腰臀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和针刺治疗均能明显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但穴位埋线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运动性疲劳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采用关元、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对41名训练期间运动员进行穴位埋线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训练相关情况、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运动员睡眠质量、晨起精神、饮食情况、训练欲望、训练体能、训练质量、注意力的集中等训练相关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红蛋向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在穴位埋线过程中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通过中医辨证施护,情志、饮食护理,并用西医计分评估方法 进行疗效观察、无菌操作等护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