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CHF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β受体阻滞剂美洛托尔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较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均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又称慢性心力衰竭(CHF),是随着左心功能不全的进展,由机械和神经体液因素联合驱动,伴有数种神经体液系统激活的慢性循环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β-肾上腺素能腺苷环化酶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系统,对这两个系统予以干预也成为近年心衰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传统治疗CHF的方法是镇静、吸氧、利尿、强心、扩血管、卧床休息等方法.近年来,随着对CHF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措施不断改进,本研究在常规药物(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治疗基础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的阻断剂(ARB)缬沙坦及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CHF患者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明霞 《临床荟萃》2011,26(13):1164-116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肌缺血、心室重塑、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有关,如能有效地抑制导致发生的环节,便能有效地控制CHF,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已经成为治疗的重要药物.我们采用厄贝沙坦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显著改善左心室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罗维俭 《临床医学》2003,23(3):48-48
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我院1999年1月-2002年5月用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150例,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300例CHF患者,男182例,女118例,年龄28-87岁,平均年龄62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  相似文献   

5.
国内近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庭珍  李树力 《临床荟萃》1999,14(9):423-425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心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致死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药物治疗CHF有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近年来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D是治疗CHF的新型药物,对顽固性CHF有显著疗效。ACEI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降低其活性,可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生成减少;同时因ACE(具有激肽的酶活性)受到抑制,故激肽变成无活性产物  相似文献   

6.
AT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室性早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早搏在高血压患者 ,特别是伴有左室肥厚者中较常见。已证实 ,高血压室性早搏的发生和左室肥厚有关 [1 ] ,而左室肥厚的发生又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主要是血管紧张素 (Ang )有关。由于 Ang 的作用几乎全由 AT1受体所介导 [2 ]。目前有研究表明 ,AT1 受体阻滞剂的治疗要逆转左室的肥厚 [2 ]。但尚未见有报道 AT1 受体阻滞剂治疗时高血压患者室性早搏是否有减少。对此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近 3年动态心电图检查、且不服抗心律失常药 (包括 β受体阻滞剂及异搏定 )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CHF不仅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且还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其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为心肌重塑.数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肯定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等能够逆转心肌重塑,改善CHF患者预后[1].  相似文献   

8.
马晶  徐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6):3104-3104
本文现将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和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β受体阻滞剂有无诱导并增强其作用的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逐年增高,亟待提高诊治水平。近年来,CHF的诊断、分期有了新的观点;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多药物联合应用,大大降低了CFH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心脏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机械循环支持等非药物治疗,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干细胞移植等为CHF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对CHF的诊断、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最新的发展及国内外最新指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简称CHF)是大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临床以心悸、气短、水肿、活动受限等表现为主,其五年生存率与肿瘤相近[1]。在心衰早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简称RAAS)的激活有一定的代偿作用,但过度激活则导致心功能恶化。RAAS的主要效应物质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而从初始的心肌损害如何发展到终末心力衰竭则是研究热点 [1 ]。不少作者试图阐明这个热点 ,笔者认为由 Colucci[2 ] 提出经 Givertz和 Colucci[3 ] 共同修改的CHF演进图较有说服力 ,且可对引起心肌重塑各种继发性介体进行针对性治疗 ,以阻止或延缓 CHF进展 ,见图 1。图 1 心肌 (室 )重塑和心力衰竭发生和进展演变图针对 CHF前、后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而产生儿茶酚类物质 (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 ,NE)及血管紧张素 (Ang )的异常增高 ,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研究因感染导致的老年患者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154例老年CHF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过。结果老年患者CHF存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脑出血后误吸等基础疾病;老年CHF加重诱因大多是呼吸道感染;老年CHF的治疗在常规早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的综合治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出了肺部感染导致老年CHF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老年CHF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蓓  王蕾  韩笑  屠静静 《临床医学》2023,(4):106-108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于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就诊的CHF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ACEI/ARB药物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做功指数(Te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重构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Tei、LVED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年前。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禁忌药。但随着对心力衰竭的过程认识不断加深,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恶化背后,存在着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而且这两大系统激活程度与长期预后恶化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能够拮抗这两大系统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应用于临床成为必然,而且果然不负重望。  相似文献   

15.
柴军土  孙汉泽 《浙江临床医学》2005,7(2):188-188,191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心脏和血管重构的一个主要原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通过不同机理拮抗RAS发挥其逆转心脏和血管重构及防治CHF的疗效.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1]:AngⅡ受体拮抗剂联用ACEI治疗CHF,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并提高生存率,但国内报道较少.作者观察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30例CHF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  10 4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成 2组 ,对照组 (A组 )采用ACEI制剂卡托普利治疗 ,治疗组 (B组 )采用ARB制剂科素亚与卡托普利治疗 ,均治疗 4~ 6周。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82 .6 9% ,B组为 96 .15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ARB与ACEI联合治疗CHF比单独使用ACEI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7.
赵菁  张菲斐  黄振文  邱春光  段洪强 《临床荟萃》2007,22(23):1722-1723
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逆转心房结构重构(atrial anatomical remodeling,AAR)与心房电重构(atrial electrical remodeling,AER),减少心力衰竭(心衰)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复发率[1,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与ACEI西拉普利通过不同机制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发挥逆转心脏和血管重构及防治慢性心衰(CHF)的疗效[3]。两者联用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并提高生存率,但对减少房颤的复发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使用西拉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CHF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59例,观察住…  相似文献   

18.
王晓佳 《临床荟萃》2013,(12):1417-1418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使得血液驻留在心脏不能及时泵人血液循环的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最后大多发展为慢性CHF,对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良反应,如咳嗽、血管性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应用缬沙坦治疗CHF收到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最后纳入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心力衰竭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整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LVESD、LVEDD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且LVEF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左室重塑,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伴有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导致高儿茶酚胺血症和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症,后者可加速心功能的进行性恶化,血浆醛固酮增高与CHF较高的死亡率相关[1]。近年来对CHF的治疗不仅着眼于改善血液动力学,还兼顾到对神经、内分泌出活的干预和心室重塑的干预[2]。目前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醛固酮拮抗剂联用治疗CHF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卡托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抗CHF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1对象和方法1.1观察对象;1995年10月~1996年7月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