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脾胃培元灌肠方对TNBs致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及对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肠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TNBs/乙醇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UC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空白组及模型组分别予生理盐水3m L灌肠,灌肠组予同等体积的脾胃培元灌肠方灌肠,连续灌肠15天后处死,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RP水平。结果:灌肠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均有明显改善,同时血清CRP水平也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脾胃培元灌肠方对TNBs/乙醇法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较好的疗效。表明降低血清CRP水平及促进肠黏膜修复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补脾胃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某院收治的94例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调补脾胃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3.62%)较对照组(78.7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4.13±0.97)分较对照组(8.95±1.2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补脾胃中药治疗可有效提升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其黏膜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方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脾胃培源方内服,对照组予中成药胃复春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疗效及病理积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病理量化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愈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湿热内蕴型UC-直肠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栓0.5g纳肛。每晚1次,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Mayo评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的阳性率。结果:2组治疗后,Mayo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ANCA阳性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率为95%。结论:肠愈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UC-直肠型优于美沙拉嗪栓,并能降低PANCA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方联合化疗治疗脾胃虚弱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脾胃虚弱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XELOX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胃培源方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体瘤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病灶稳定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CD3^+、CD4^+、CD8^+细胞水平及CD4^+/CD8^+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CD3+、CD4^+、CD8^+细胞水平及CD4^+/CD8^+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联合化疗可改善脾胃虚弱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的疗效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法,且用物简单经济,易于操作和掌握,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清热燥湿、健脾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31例,其中15例采用拟溃结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作为治疗组;16例采用西药柳氮磺砒啶(SASP)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5.0%(P(0.05);复发率分别为20.0%和50.0%(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也短于对照组。结论 拟渍结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砒啶,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该方有减轻肠道水肿、充血。促进粘膜愈合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应用PAS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6例(A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6例(B组)对照组,治疗前均行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活确诊,应用PAS2.0加生理盐水200毫升保留灌肠、总有效率99.9%,对照组总有效率93.7%,且有胃肠道反应、头痛、皮疹、白细胞下降及对磺胺过敏者不能治疗等副作用,治疗组为局部用药,无任何副作用,尤其对过端结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孙立 《临床荟萃》1994,9(15):697-698
近年来根据不同的病情及结肠镜检查结果将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分成轻、中、重、暴发型,采用了调节免疫、消炎解毒、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及抗过敏等中西结合方法配制了结肠炎散Ⅰ、Ⅱ、Ⅲ号,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进行治疗,所收治11例病人均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一年后结肠镜复查10例粘膜病变消失,原有溃疡愈合,一例好转。治愈者随访2~5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0.
李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1613-1613
保留灌肠是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我院于2005年开始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溃疡性结肠炎加病理检查确诊。随机分成治疗组110例,采用锡类散、云南白药、甲硝唑、庆大霉素、利多卡因中西药结合灌肠;对照组42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30 d后再行结肠镜检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75%,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16~58岁,病程1~9年,全组均有左下腹痛伴压痛、腹泻、大便次数均在3~6次/d,急性发作时每天达十多次,大便性状:稀糊状12例,粘液血便19例,糊状混有粘液血6例。缓解期14例,活动期13例,27例均作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或乙状结肠粘膜有充血、水肿,粘膜有黄色脓性分泌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2)UC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②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肠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  相似文献   

13.
改良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保留灌肠前先行清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 :将 6 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每晚药物保留灌肠前先行清洁灌肠 ,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法治疗 ,两组所用药物相同。观察两组的大便性状、次数、颜色、腹痛缓解时间及大便常规及用电子结肠镜检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3 75 %和 80 %(P <0 0 5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前先行清洁灌肠 ,能缩短疗程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两步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素峰 《护理研究》2001,15(3):172-172
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肠道粘膜糜烂 ,坏死组织附着 ,采用常规方法灌肠后 ,药物不能直接到达病灶。为提高疗效 ,采用两步灌肠法 ,以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 ,均经纤维结肠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男 2 3例 ,女 37例 ,年龄 2 1岁~ 6 0岁 ,平均 41岁 ;轻型 (病变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 ) 19例 ,重型 (病变累及横结肠以上 ) 41例。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 ,重型病人每日腹泻次数达 2 0次~30次 ,并伴有食欲不振、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将 6 0例病人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5.
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继英 《护理与康复》2008,7(9):698-698
目的总结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55例经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腹痛消失,大便次数、性质改善,肠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3例无效。结论家庭实施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简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UC病人分成两组,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B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Х^2=6.353.P=0.021)。[结论]UC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病人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使用美沙拉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使用中药灌肠方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结肠炎活动指数(UCAI)、血沉(ESR)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5.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2,P<0.05);两组治疗后CRP、UCAI及ESR水平均降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4.64、4.64、5.22;3.89、4.15、4.10,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t分别=4.77、5.10、5.18,P均<0.05)。观察组腹泻、发热、腹痛、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4.03、5.53、5.00、4.63、4.92,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方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CRP、UCAI及ESR水平,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反复发作,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0-2003年,我科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采用中西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旭霞  邹湘蓉 《护理研究》2013,27(15):1489-149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1],病程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保留灌肠法,存在着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短、易外溢的缺陷,影响了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药交替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中西药结合组(30例)中药仙白汤组(30例)、西药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无论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还是在结肠镜变化方面都优于中药仙白汤组及西药组,且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仙白汤组和西药组,而中药仙白汤组和西药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西药交替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可缩短病程,方法简单,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