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新安医家从临床出发,认识郁证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在郁证理、法、方、药等方面都提出其独特认知,并扩大郁证于内科杂症的应用,于促进郁证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探究新安医家于郁证的创新性观点,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吴崑,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徽州府歙县澄塘村人,新安医学名家之一,生于1552年,卒年不详。吴崑师从余午亭,以医为业,从三吴出发,遍历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由是医学大进。共撰述医书6种,其中《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2种成书年代不详,已经亡佚。  相似文献   

4.
自宋朝至建国,新安医家不仅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又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切实融于临床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风湿病中医称为痹病。《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范围很广,按病因可分为风痹、湿痹和寒痹3种,按部位则可分为五体痹、五脏痹、六腑痹等20余种。痹病对人体的损伤很广泛,以关节为主要损害。"痹在于骨则重",皮、肌、  相似文献   

6.
今安徽的歙县、休宁、绩溪、祁门、黟县及江西的婺源(原属安徽)等六县的地域,古称新安郡.这里人杰地灵、物富民丰,素有"文化之邦"的誉称.自宋代以降,医家辈出,其医家之多,著述之丰,实为东南之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安医学,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脉诊"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在中医诊断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到《脉诀》,理论形成经历漫长的历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至今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安医家尤重脉  相似文献   

8.
发源于古徽州新安江畔的新安医学,始于两宋,传于元,明、清之际百家争鸣;清末民初,卓尔可观;建国之后,尤为繁盛;传承千年至于今。名家辈出,传承有序,张扩、张杲祖孙授受;汪机、孙文垣师徒相承。著述丰硕,影响至今,《医说》、《医述》源流有考;《玄珠》、《吴注》阐经之奥。开固本培元之先流,传丹溪心法之附余。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其区域优势明显,流派色彩浓厚,学术成就突出,医家辈出,著述宏丰,学术创新,影响深远。新安医家对痹证的治疗,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既博采众长,又各具特色。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夜间咳嗽是古今常见疾病之一,也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候.新安医学是中医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安医家辈出,医著宏富,思想争鸣,治疗夜咳理论实践丰富.通过搜集与新安医家论治夜咳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整理研究比较将相关内容分为夜咳病因病机、共同特色、分证论治3方面来阐述,旨在为夜咳的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代新安名医程六如,先以疡科名闻乡里,后兼擅内幼诸科。笔者以古籍文献梳理的角度,从医理医论、病证结合、临证疏方、刀针诸法等方面,对其外科医著进行研究探讨,认为程氏在中医外科诊治方面,医理精深、深求实学,慎思明辨、方脉精细,兼擅内外、功底扎实,更能凸显新安特色,对后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渊源流长,术精验丰,名医辈出,医著皇皇,专科悉备,建树博深。新安医家在治疗痛风上颇具特色,其治疗痛风主要按痛风的病机、部位以及病程新旧,同时兼顾个人体质来辨证施治,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新安医学在地方医学中独有魅力,随着众多医家及学术思想被不断发掘,其养生思想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其对于研究治未病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该文通过搜集与五位新安医家养生思想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性的研究与整理,通过纵横对比将结果分为养生思想汇总、相同之处、各自特色三个方面来阐述,以方便读者进行深入地了解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惊风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常常危害小儿生命,孙一奎、程杏轩、许豫和、王君萃四位新安医家对惊风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多有建树,率先提出"惊风非惊"之说,革除惊风妄名之弊,指明惊风之误,痛斥滥药之非,创立"小儿烧针法"。新安医家不泥前贤旧说,阐述理论新知的学术创新精神,正是对"发群贤未有之论,破千古未决之疑"古老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4.
正慢喉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西医称之为慢性咽炎。慢喉痹以咽部疼痛不适、咽干、咽痒、异物感及干咳少痰或无痰为主要特征,中医多认为此病因脏器虚弱,咽部失养,或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所致。笔者在长期学习诊疗胃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在患胃病的同时伴随咽部疾病,更甚者以咽部不适为主要  相似文献   

15.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太过、久病或热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究其病机,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相似文献   

16.
小儿喉痹从脾胃论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痹是以咽部疼痛或干不适为主要症状的急、慢性咽病 ,是以咽部肌膜红肿、肥厚、或干萎为主要病理改变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脾胃乃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小儿脾常不足 ,加之乳食不知自节 ,喂养不当 ,暴饮暴食 ,过食肥甘厚味 ,均可导致肺、胃 (脾)蕴热 ,此时又  相似文献   

17.
正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头晕胀闷,鼻道有脓等为主要表现的鼻部疾病,亦称之为"脑漏""脑砂""脑崩""脑渊"等,与现代医学中的鼻窦炎类似,是鼻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的记载,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实践与研究,中医学关于鼻渊的理论逐渐完善,新安医家对此也作出重要的贡献,并有独特而精当的见解,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在"新安医学十大学说"和创新治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安医家处方用药风格作了疏理和提炼,认为主要有"平正轻简"、"轻清灵巧"、"稳准狠猛"三大风格。与固本培元派相对应,"平正轻简"是指处方平和、用药精简、用量轻巧,平淡之中出奇效;与养阴清润派相对应,"轻清灵巧"是指处方用药质轻、灵动,药味少,剂量轻,时方轻灵拨千斤。无论是"平正轻简"还是"时方轻灵",均以轻巧灵验取胜,是临床诊疗水平高的具体体现。"稳准狠猛"用药风格与"准《伤寒》法"密切相关,是针对徽州山区急重伤寒热病,取重兵直入巢穴,早攻、频攻以刈病根,以认证准、用药猛、剂量重、下手辣为特点。温补与养阴、伤寒与温病、"四两拨千斤"与"重剂刈病根",如此对立矛盾的中医核心学术命题,和谐统一于新安医学之中,为深入研究中医学  相似文献   

19.
朱超  王键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919-920
中风是中医内科四大证之一.新安医家对中风的认识颇具特色,对其病因病机的阐述卓有见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汪机认为气虚为主,气不生血;孙一奎提出“血病、痰病为本,外邪为标”;吴崑认为清浊倒置,逆从不顺;汪昂认为“真气先虚”,首创治风三法;叶天士倡导“阳化内风”之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