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扩张症 (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异常的、不可逆的扩张。就其本身而言 ,不是一种疾病 ,但代表了各种病理过程的终末阶段。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是以影像学为基础的 ,同时也需要评估支气管扩张的范围、程度和可能的病因。用胸部X线平片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为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用支气管造影术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并依此将支气管扩张症分为 3种类型 :柱状、静脉曲张状和囊状[1 ] 。但由于支气管造影术的侵入性 ,近年来已完全由CT代替 ,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支气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2.
叶拓丽  袁晓燕  陈嘉宝 《全科护理》2012,10(10):959-959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疾病。支气管扩张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若诊治和护理不及时,容易造成窒息而死亡。2011年9月我院收治1例妊娠合并支气管扩张咯血病人,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病情稳定出院。现将诊治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行非支气管手术的呼吸道管理经验。方法分析和总结33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行非支气管手术期间,实施术前呼吸功能评估和排痰训练及术中呼吸道管理的经验。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2例患者在术中出现紫绀,经处理症状缓解。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可有效保持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术中呼吸道通畅,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李秀  童翔  范红 《华西医学》2022,37(1):1-7
支气管扩张症是以支气管异常扩张为特征的一类异质性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反复出现的肺部感染.曲霉菌作为肺部感染的常见真菌之一,在支气管扩张症中既可作为疾病的结局出现,也可作为诱因参与疾病进展,最终使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程复杂化.该文对支气管扩张症中的曲霉菌易感因素及致病机制进行阐述,并进一步介绍了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曲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周华  谌锐  蓝艳萍 《全科护理》2023,(1):108-110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继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就诊于赣州市人民医院的96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统计病人资料,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6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人中继发感染36例(37.50%),未继发感染60例(6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基础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使用时间、低蛋白血症与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继发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000)、有吸烟史(OR=7.156)、合并糖尿病(OR=2.625)、合并肺部基础疾病(OR=4.90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4.221)、抗生素使用时间≥2周(OR=9.667)、低蛋白血症(OR=6.500)是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继发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继发感染与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时间、低蛋白血症有关。临床应据此制订干预措施,以预防支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6.
SCT结合HRCT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症在螺旋CT(SCT)上的表现,评价SCT与高分辩CT(HRCT)相结合是否有利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材料与方法: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随访支持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人77例。全部病人行全肺的SCT扫描(pith=1.5,床速为10mm/秒)及对SCT提示有病变的区域加作HRCF扫描(层厚1mm或2.5mm,间隔1mm~5mm)。观察与比较支气管扩张症在SCT与HRCT上的表现。结果:HRCT能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直接征象,支气管扩张症在SCT上有特异性表现的仅占26%(33/127),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特异性低,但病人射线受照量较相同层面数的HRCT明显减少。结论:胸部SCT与HR CT相结合有利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4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肺部影像和呼吸功能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经CT确诊的4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检查结果、病历、临床症状记录回顾,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肺部影像和呼吸功能特征。结果:48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其中囊状支气管扩张15例,柱状支气管扩张21例,囊柱状支气管扩张12例,发生柱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比最大;咯血35%,咳嗽67%,咳痰占比79%,胸闷48%,胸痛占比23%,湿啰音占比17%,干啰音占比21%。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为咳痰、咳嗽、胸闷,占比最高,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症感染患者有36例,占比75%,非现症感染患者有12例,占比25%。现症感染患者的咯血、胸闷、咳嗽、咳痰临床症状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非现症感染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为(60.36±21.72)%,FVC为(72.54±19.33)%,FEV1/FVC为(71.79±19.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最为明显的临床特征为咳痰、咳嗽、胸闷等,发生柱状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较多,现症感染患者发生比例较高,且咯血、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增多,应给予及时治疗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以慢性感染和炎症导致的进行性的不可逆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西方国家2004年至2006年的患病率为(700~1 200)/100 000[1]。我国的支气管扩张症患病率相对较高,在2002年至2004年40岁以上人群中,经医生诊断的支气管扩张症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将CT影像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可用性。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中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个体资料进行统计调查,录入其中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所有患者经支气管造影检查均确认为支气管扩张症,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查,分析CT检查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临床可用性。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所有患者经临床CT影像扫查后,患者均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阳性率为100%。同时螺旋CT对于患者的病症诊断类型有准确的诊断结果,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征象表现类型,对于不同肺段的支气管扩张均有准确诊断效果。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诊断时,应用CT影像,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具体病症状况,对于患者的征象表现类型来说,也有积极具有较高的可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可能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柳钢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资料,将其分为真菌感染组32例和非真菌感染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严重的基础疾病、长住院时间、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是支气管扩张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的基础疾病,长住院时间,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是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痰标本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05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6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痰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的敏感性分离测定,并对革兰阴性菌株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 革兰阴性菌75株中产ESBLs菌10株,占10.9%;革兰阳性菌7株,占7.6%.药物敏感性测定显示菌株对亚胺培南,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他药物敏感性较低.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痰标本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经验用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上CT影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共选取我院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X线,CT在支气管扩张症上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在不同类型(柱状型、混合型、囊状型、静脉曲张型)上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上,运用CT影像进行诊断可获得理想效果,更有利于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影像学支持,因此,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HRCT在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胸部平片、CT、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探讨HRCT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分别行胸片、CT、HRCT检查。结果:32例患者胸片显示支气管扩张18例,常规CT显示支气管扩张23例,HRCT显示支扩30例。结论:HRCT较其他影像学方法更有优越性,对临床怀疑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应在胸片筛选后首选HR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不同表型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8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男61例,女128例,年龄(63.52±13.77)岁,年龄范围为19~89岁。根据患者的病因不同,将患者分为感染后支气管扩张症组( n=...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术前病变定位、手术适应证和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术前临床诊断及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例死亡,1例术后5h患者再发咯血二次手术,2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2d内咯血复发急诊手术,术后咯血均控制。另2例双肺病变术后半年及1年大咯血再发而行二次手术。结论外科急诊肺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有效、可靠。准确判定咯血部位、确定病变范围和程度对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关于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检出率的评价。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最终确诊的3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所有患者病理结果诊断证实存在有59个支气管扩张肺段,在患者确诊之前,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的CT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对两种不同的检验诊断方案检出率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诊断共检出存在支气管扩张肺段33个,诊断检出率为55.93%,为患者选择多层螺旋CT诊断共检出存在支气管扩张肺段57个,诊断检出率为96.61%,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影像学诊断时,通过螺旋CT诊断能够发挥出一定的诊断效果,而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能超过90%以上,是一种有效的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作用,明确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伴发过敏症的状况.[方法]对193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伴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过敏原SPT阳性率为45.1%,主要过敏原尘螨、蟑螂、狗毛、真菌、艾蒿和虾,分别占SPT阳性患者的比例为91.9%...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我管理研究的意义,从支气管扩张症病人自我管理研究现状、支气管扩张症专家病人项目、自我管理形式3方面介绍了支气管扩张症病人自我管理,并提出影响自我管理教育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自我效能、症状控制程度、社会支持、病人的生活方式和病程。  相似文献   

19.
正支气管扩张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可以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随着高分辨CT的临床广泛使用,支气管扩张症得到更多明确的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不能完全治愈,反复感染,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可致患者肺组织和功能严重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造成沉重的社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基于分子手段的非培养技术的应用,"肺无菌"这一传统观念已被彻底推翻,下呼吸道存在和上呼吸道同源、生物量较低的菌群。细菌定植是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恶性循环假说的重要环节,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支气管扩张症加重的重要病原菌。本文总结了下呼吸道菌群的概况、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和加重期及抗生素应用与下呼吸道菌群的关系,希望对支气管扩张症的防治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