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8年1—9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后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下肢骨折处理后,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肿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 d及治疗7 d,观察组下肢肿胀中心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可有效缓解下肢骨折后肿胀,改善预后,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肿胀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98例骨折术后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采用计算机抽取患者住院诊号法随机分为干预组(配合护理干预,49例)和常规组(常规护理,49例),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治疗效果、疼痛减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肿胀治疗效果显著于常规组[97.96%vs.83.67%,P0.05]。护理前、护理1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d、护理7d时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5.92%vs.77.55%,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治疗骨折术后肿胀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协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在骨折术后早期,由于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多、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等原因,在骨折局部都会发生肿胀,并持续加重,骨折术后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肿胀进展,并促进肿胀尽快消退,可加快骨折愈合的进程。笔者对下肢术后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益气活血利水治疗,有效地控制了早期肿胀程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药枕减轻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中医院就诊的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均给予中医骨伤科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枕头抬高患肢,观察组采用中药药枕抬高,均连续干预7 d。对比两组术后1、3、5、7 d患肢肿胀度、疼痛程度及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并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1 d两组肿胀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两组肿胀度、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药枕有利于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促进肿胀消失及疼痛缓解,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五苓散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骨折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肿胀消退的速度影响到骨折及伤口愈合的快慢。骨折术后早期治疗不应只是单纯活血化瘀,应兼用利水消肿法促进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快速消退。自2004年11月至2006年8月,作者采用五苓散加减口服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与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组对比,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骨折后肿胀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对症加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肿胀消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消肿汤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活血消肿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天、14天的肿胀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消肿汤治疗骨折术后下肢肿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80例,作为该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参与该次调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镇痛、消炎、冰敷等)治疗方式,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一周后)、不同时间点(一周内)肿胀减轻的例数(比例)以及肿胀完全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一周后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远远高于对照组75.0%(30/40)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一周内)肿胀减轻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周的回访表明,实验组患者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肿胀的发生率,且其消肿速度得到极大提升,并能够使患者肿胀消退的时间明显降低,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阙穴外敷中药治疗四肢骨折引起的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将21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敷组和常规组,外敷组采用中药打粉外敷神阙穴+冰袋外敷,常规组静脉注射250 ml甘油果糖+冰袋外敷。治疗前对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做治疗评估,治疗时间1周,结束后统计学分析判断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外敷组的各项数值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94. 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 8%。结论神阙穴外敷法对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在骨折术后后期,因机体活动度减少,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多引发正气损伤,肢体远端和局部肿胀不消,或反复肿胀,对肢体功能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对下肢骨折术后后期肿胀的患者采用中药益气利水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42~73岁,平均61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0月,平均3.1月。全部病例都行骨折内固定,其中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骨折后软组织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折术后肿胀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中药外敷+中波紫外线治疗)与对照组(中波紫外线治疗),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肿胀部位缓解情况,对比治疗7 d及14 d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最终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治疗7 d及14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VA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功能评分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能够加速骨折术后肿胀的吸收、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感,同时能提高患者骨折局部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2.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肿胀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症状,由于肿胀消退缓慢,使得肢体功能康复减慢.自2002年3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48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46例相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地奥司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对于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具有突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院骨科手术治疗实行常规护理的57例下肢骨折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入该院骨科手术治疗实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57例下肢骨折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及临床指标。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O度肿胀、Ⅰ度肿胀、Ⅱ度肿胀及Ⅲ度肿胀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FMA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及肿胀消失时间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实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减轻术后疼痛感,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术后肢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究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8例下肢骨折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5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进一步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及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情况。结果 (1)观察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VAS评分、F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肿胀消失时间,并且有利于术后下肢功能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柴苓汤化裁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肿胀是下肢骨折手术的常见症状 ,肿胀消退的进展影响到骨折及伤口愈合的快慢。促进早期术后肿胀的快速消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中药柴苓汤化裁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病例来源2001年11月至2003年3月骨科住院术后病例。1 2入选标准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后病例 ;排除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肾功能疾病的病例 ;排除合并重要器官损伤的病例 ;排除开放合并感染的病例。1 3资料将入选的70例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 ,男20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75岁 ,最小11岁 ,平均38 78±25 54岁 …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观察使用冰消散外敷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肢体肿胀和疼痛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入院的闭合性下肢骨折手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冰消散外敷于术后肿胀部位,每天1次,每次8 h。7 d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连续使用2个疗程。以患者的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D-二聚体(D-D)以及肿胀疼痛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为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肿胀评级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hs-CRP、IL-6和D-D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肿胀和疼痛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冰消散外敷可以有效缓解肢体肿胀和疼痛症状,显著降低患者hs-CRP、IL-6和D-D指标,促进炎症消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骨科Ⅰ号经验方外敷治疗克雷氏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Ⅰ号经验方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消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皮肤肿胀高峰、皮肤褶皱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减轻(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5%,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差别不大(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Ⅰ号经验方外敷治疗克雷氏骨折早期肿胀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贵生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54+63-54,63
下肢骨折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肿胀消退的速度影响到骨折及伤口愈合的快慢。骨折术后应尽早使用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此促进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快速消退。笔者自2006年11月~2009年8月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50例,效果满意,并与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的4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