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陶琦 《江苏中医药》2001,22(5):28-29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腰椎间小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作用而发生微小错位或滑膜嵌顿导致腰痛及腰部功能障碍的一类病症。笔者采用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本病 90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90例 ,男 69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60岁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2年 ;有急性外伤者 75例 ,慢性劳损者 1 5例 ;发病部位在 L5~ S1之间 52例 ,L4 ~ L5之间 34例 ,L3~ L4 之间 4例。诊断依据(1 )症状 :急性患者多有腰部扭闪等损伤病史 ,伤后即有腰部剧痛 ,腰部活动严重受限 ,严重者不敢正常呼吸 ,咳嗽或喷嚏均…  相似文献   

3.
4.
手法整复是中医药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Lumbar facet joint disorder,LFJD)的特色疗法之一,其临床效果获得广泛好评。本文从中医学对LFJD的认识、中医学对手法整复LFJD原理及诊治的理念、整复手法的分类以及手法治疗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调查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关于手法治疗LFJD的研究报道,不仅有助于了解LFJD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且为以后手法的发展及科学研究提供关键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6.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在临床上的腰痛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在急性腰痛中发病率约占13%,我科从1995年6月-2001年7月采用腰椎小关节封闭和局部手法整复,对45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6-66岁;病程4h-1年。发病在L3、4 5例,L4、5 10例,L5S1 10例。2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例有急慢性受伤史,少数患者受伤原因不清,患者大多数受伤时症状较轻,呈进  相似文献   

7.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症,为伤科常见病、多发病。自1993年8月以来,笔者用手法治疗此病,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18~63岁,青壮年居多。病程1天~8年,10天以内者42例,占72%;有外伤、扭伤史者45例,占77.59%。诊断标准:(1)多有外伤、扭伤史,发病突然,起病急;(2)疼痛:腰痛呈广泛性疼痛,痛甚者卧床不起,个别患者可波及下肢,但疼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3)腰部活动受限,尤以前屈后伸为著。行走困难,腰肌紧张呈板状,腰椎棘突偏歪;(4)X线检查:…  相似文献   

8.
方军 《广西中医药》2000,23(4):14-15
1991~1997年,笔者以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28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赵道洲主任医师行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用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但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手法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何氏捏腹推顶后手法配合远端指针点穴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227例,在松解腰部外在肌肉痉挛的情况下,利用内在的自身引力,借力调整以达到腰椎内外力学平衡,使小关节绞锁和滑膜嵌顿得以解除,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1.
腰椎小关节突紊乱症是骨科常见急症,多见于中青年人,发病急,症状重,一般均由人搀扶进诊疗室,疼痛剧烈,腰部各向活动受限.该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快.笔者1996-2004年应用手法共治疗此类患者3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新鹏 《光明中医》2020,(15):2357-2358
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纠正患者的小关节,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该方式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电针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2组均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可以纠正患者错位的小关节,恢复腰椎内外平衡,明显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病因,多因提搬重物姿势不良,用力不协调、扭错而发病。本文总结了2000年6月~2005年6月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7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7~64岁,其中30~55岁16例,占发病率的62%;病程最短 1d,最长 38d,其中发病 1~10d者 20例,为发病率的77%。26例中有明确外伤史者14例。主要症状为下腰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X线正侧位片:26例中有11例腰椎棘突向左或向右偏钭,20例腰椎可见退行性变。2手法适应症的选择及治疗方法 腰痛虽然明显,但无运动神经损伤。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站立或运动后疼痛加剧。除外心、肺、肾等部位器质性疾病。2.1整脊疗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患侧,用滚法或…  相似文献   

16.
17.
18.
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亦称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或小关节综合征,中医称为“弹背”或“闪腰”。多由于轻度扭腰或弯腰后猛然起立,而使腰椎与腰椎之间的上下小关节的接触面发生微小离错,不能自行复位,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本病临床上常见,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好发年龄为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手法有解除滑膜嵌顿,缓解腰肌痉挛、纠正小关节功能紊乱、迅速消除疼痛,恢复正常功能等作用。如果诊断明确,施行  相似文献   

19.
20.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发病机理及手法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根据其局部病理改变分为小关节错缝型(Ⅰ型)、小关节滑膜嵌顿型(Ⅱ型)与小关节炎型(Ⅲ型)3个类型。以手法治疗60例(治疗组),并与针灸治疗40例(对照组)作对照,进行观察临床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手法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现代经络理论研究表明,当给予穴位(存在于人体体表内的经络感传线上)一定的刺激信号,该刺激信号经经络感传线传人中枢,在脊髓、低位脑干、丘脑、边缘系统、基底神经及大脑皮层等各级水平,与疼痛信号相互作用和整合,从而发挥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行经腰部,取其经穴施予手法治疗而收到治疗效果。本观察表明手法运用得当,其疗效优于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