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挂线疗法配合祛腐生肌散外敷术后创口治疗肛瘘的疗效及术后创口感染情况。方法 :将 3 0 0例肛瘘患者 ,随机分为 2组各 1 5 0例 ,治疗组在挂线疗法基础上 ,加用祛腐生肌散外敷术后创口 ;对照组仅用挂线疗法。结果 :治疗组创口愈合速度及术后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挂线疗法配合祛腐生肌散外敷术后创口治疗肛痿 ,疗效提高 ,创口感染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肌散油纱条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痔疮、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换药时创口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治疗组换药时创口放置生肌散油纱条。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水肿、疼痛VAS指数、愈合率、痊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创口水肿、创面分泌物、创口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肌散油纱条对痔疮、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创口愈合有较好的作用,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肛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低位单纯肛瘘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外用凡士林油纱换药,研究组术后外用纳米银抗菌凝胶换药。比较两组治疗后创面疼痛程度、水肿、渗液、肉芽生长、创面纵径、深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创面疼痛程度、水肿、渗液,肉芽生长,创面纵径、深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采用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肛瘘术后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法联合手术治疗肛瘘的疗效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肛瘘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从术后第2d开始口服自拟双花黄芪汤,对照组无口服给药。疗程4周,治疗前后从术后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愈合等方面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P0.05)。且在改善术后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愈合等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法联合手术治疗肛瘘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疼痛、水肿、渗出等术后并发症,是促进肛瘘术后愈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痔瘘洗剂外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肛瘘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术后,治疗组给予痔瘘洗剂便后熏洗伤口,对照组用PP粉便后清洗伤口。换药期间详细观察记录2组病例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7d后肛门疼痛、瘙痒、渗液等并发症改善情况并评分,比较2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第7天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22.47±4.091)d和(24.83±4.395)d,治疗组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换药1天后(术后第2天),治疗组的疼痛、渗液、肉芽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减轻疼痛的疗效及肉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减少渗液的疗效不确定(P0.05);换药7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比较,P0.05。结论:肛瘘术后,痔瘘洗剂外用能够加快创面愈合,减缓疼痛等早期不适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6.
罗晓曦  廖芸芸 《护理学报》2009,16(20):71-72
目的探讨中药直肠滴注配合微波辐射治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肛瘘手术的患者11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每日给予痔疾洗液熏洗坐浴,局部创面外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清洁,外敷中药九华药膏,每日上、下午各换药1次及便后常规换药。治疗组用对照组方法冲洗创面后取加温35~40℃的中药药液,进行中药直肠滴注后再予常规换药,然后配合微波辐射治疗20min,每日2~3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创面愈合率〉75%(即治愈+显效)的例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痊愈,但治疗组治疗14d创面愈合率〉75%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6.164,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10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直肠滴注配合微波辐射治疗能明显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坐浴剂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自拟坐浴剂熏洗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缩短(P〈0.05),用药1周创面疼痛、渗液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肛瘘术后用自拟坐浴洗剂熏洗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术后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化瘀消萎生肌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化瘀消萎生肌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幽门杆菌(HP)检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消萎生肌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肌散促进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随机入选的50例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2组,各25例。在相同的外科常规处理后,治疗组采用生肌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治疗。观察创面肉芽长出天数、创面愈合时间、切口清洁程度、肉芽生长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肉芽长出天数和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散可促进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愈合,能有效缩短感染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肛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低位肛瘘手术治疗,术后清洁创面。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第2、4、6、10天的疼痛情况、创面水肿情况、分泌物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创面纵径、创面深度、创面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2、4、6天,治疗组疼痛评分和创面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6、10天,治疗组创面分泌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纵径及创面深度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抑制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渗出物和水肿发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黄汤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三黄汤熏洗坐浴,对照组50例采用PP液熏洗坐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黄汤熏洗坐浴可明显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祛腐生肌散联合美皮康治疗3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3期压疮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予美皮康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祛腐生肌散,2组疗程都是3周,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3期压疮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腐生肌散联合美皮康可明显提高3期压疮治疗效果,且在创面愈合、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单用美皮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熏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和Lyshlom评分,以及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Lyshlom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l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同组治疗4周后(P<0.05),Lyshlom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同组治疗4周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关节松动术能显著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膝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预防再次复发.方法 将144例肛瘘切开或挂线术后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传统式单纯的口头宣教,比较2组的康复时间、复发率、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教育期间,观察组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3~24个月,观察组比对照组康复时间快、复发率低.结论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可提高肛瘘切开或挂线术后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紫草生肌膏对肛瘘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用复方紫草生肌膏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常规换药,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0%,对照组痊愈率为40%(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复方紫草生肌膏能促进肛瘘术后创口愈合,可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预防再次复发。方法将144例肛瘘切开或挂线术后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传统式单纯的口头宣教,比较2组的康复时间、复发率、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教育期间,观察组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3。24个月,观察组比对照组康复时间快、复发率低。结论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可提高肛瘘切开或挂线术后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26-362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治疗,试验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区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换药采取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患者疼痛明显减少,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物补片瘘道内口填塞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补片瘘道内口填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有效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分泌物情况、复发率、疼痛评分、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疼痛评分、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生物补片瘘道内口填塞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疗效确切,可降低手术创伤性,促进创面愈合,有助于提升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肛瘘伴混合痔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肛瘘伴混合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切除手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疗效显著,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郑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6):3804-3805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混合痔并低位肛瘘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同期行肛瘘切除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照组单纯行肛瘘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住院时间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9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混合痔并低位肛瘘患者同期行肛瘘切除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其临床效果比单纯行肛瘘切除术更显著,术中情况稳定,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