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35-453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EH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EH,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根据24小时尿钠排泄率来衡量患者每日盐摄入量,按盐摄入总量分低盐组、中盐组和高盐组各36例。采用24 h动态血压仪记录患者血压,计算患者血压指标和血压变异性,分析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三组24 h SBP、24 h DBP、d SBP、d DBP、n SBP和n DBP、24 h SSD和d S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盐组n SSD、24 h DSD、d DSD、n DSD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高于中盐组和低盐组(P0.05);高血压盐摄入量与24 h SSD、d SSD、n SSD、24 h DSD、d DSD、n DSD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摄盐量是24 h SSD、24 h DSD、d SSD、d DSD、n SSD、n DSD及夜间收缩压下降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呈显著正相关,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盐摄入量对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老年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记录受检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收缩压变异性(SSD)、舒张压变异性(DSD)和超声检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24 h SSD、24 h DS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观察组LVEDD、LVE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4 h SSD、24 h DSD水平与LVEDD、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心脏结构、功能有关,24 h SSD、24 h DSD可能可作为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95%(34/42)相比,观察组95.24%(40/42)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间相比,观察组24 h DBPV、24 h SBPV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组间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压变异性,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916-1917
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动态24小时血压监测,观察白天、夜间及24小时的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观察组24h SSD与SSD,夜间SSD与SSD,白天SSD与SSD,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慢性心力衰竭各组24h SSD与SSD,夜间SSD与SSD,白天SSD与SSD比较,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心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且心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患者的血压变异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n=43,氨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n=43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时的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6周,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BP、d SBP及24h SB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较内皮素(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素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21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脉颗粒。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颗粒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能明显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其血液炎性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异性、血管弹性、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昼、夜SSD、DSD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昼、夜的SSD、DS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踝臂指数、PWV、C2、C1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踝臂指数、PWV、C2、C1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维持血压平稳,促进血管弹性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HD-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6例CHD-UAP患者,对照组46例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HRV指标[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结果 治疗后,两组TXB2、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NN、RMSS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UAP患者采用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及HRV。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17-2418
6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等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血栓通治疗2周,观察两组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观察组ET-1较对照组下降,NO升高,尿微量蛋白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可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血栓通可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二者联用,可使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减少尿蛋白生成。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临床随机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和3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管内皮指标: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一氧化氮(NO)水平、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水平。并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腰臀比、体质量指数、血压。结果糖尿病组ET-1高于健康对照组,而NO、T-NOS、iNOS低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血清ET-1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而NO与HbA1c负相关。ET-1与NO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内皮素-1、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参与了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66例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血压变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D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V、24 h DBP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心绞痛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复方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内皮素转换酶(ECE)、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探讨丹蛭降糖胶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具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中药丹蛭降糖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内皮素转换酶(EC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 NOS、ECE、Hcy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保护T2DM血管内皮功能,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维生素B12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血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H型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维生素B12片,疗程48周。静脉血检测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24 h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动脉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8周后血浆Hcy浓度分别为(13.72±2.67)和(11.06±2.1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 m S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 SSD)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Smax)较对照组减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维生素B12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明显,可能与其降低Hcy水平、改善血压变异性和减轻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大医生》2023,(12):25-27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调控效果、血管内皮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于曲阜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n=50)使用硫酸镁与拉贝洛尔治疗,持续用药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尿蛋白(24 h尿蛋白)、血管内皮功能[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尿蛋白水平、ET-1、MDA均低于对照组,NO及SOD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 <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选用硫酸镁与拉贝洛尔,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保护机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微颗粒(EMPs)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4 h、白昼、夜间及晨峰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各时段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更为明显(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ngⅡ、EMPs水平显著降低,FMD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平肝补肾、清热活血,扩张血管,修复内皮损伤细胞等机制改善临床疗效、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老年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水平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4 h DBP与24 h SBP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氧化氮分泌量高于对照组,内皮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血压变异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与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对其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性激素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及Kupperman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雌二醇(E2)明显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均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NO)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ET-1、VWF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NO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与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于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水平,并有助于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和2018年周口市中心医院接收20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用阿司匹林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ET-1、NO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在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压和心绞痛,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功能检查(FMD)]、左心室结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患者并未降至正常范围(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下降,HOMA-β、ET-1、NO及FMD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Hb A1c、胰岛β细胞功能及内皮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DD水平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LVPW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PWD水平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维拉帕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结构和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压,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