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 IF2α)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胃腺癌,并行手术根治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距肿物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2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e IF2α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e IF2α在观察组中的阳性率为37.5%(18/48),明显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阳性率0(0/29)(P0.05)。观察组中e IF2α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是否有癌栓、是否有癌结节、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分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 IF2α在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作用可能与去磷酸化有关,对病变的形成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eIF4E作用及调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IF4E作为翻译启动因子复合体eIF4 F的关键部分 ,调节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的限速步骤。ras基因加强eIF4E的磷酸化 ,c myc基因增加eIF4EmRNA水平 ;eIF4E活性随其本身磷酸化的加强而加强 ,随其结合蛋白的磷酸化加强而减弱。eIF4E是新近发现的原癌基因 ,过量的eIF4E选择性地加强原癌基因等“弱mRNA”的翻译 :可以通过加强蛋白质合成的速度 ,也可以加速mRNA由细胞核向胞浆转移  相似文献   

3.
背景:α-突触核蛋白翻译后修饰后形成的聚集体是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学改变。α-突触核蛋白可通过血脑屏障由中枢进入外周血分布至机体各部,这成为帕金森病病理播散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血液中的α-突触核蛋白变化对揭示帕金森病的机制以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的:拟分析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及生成聚集体间的结构稳定性的差异。方法:构建重组人α-突触核蛋白原核表达系统,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单体纯度和特异性。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6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和26例正常人血清,完成各组血清中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的制备;采用质谱SWATH方法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α-突触核蛋白发生磷酸化修饰的修饰位点,并对不同位点的蛋白聚集体进行定量分析。将不同磷酸化修饰的蛋白聚集体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各磷酸化修饰后聚集体的稳定性。结果与结论:(1)实验通过SDS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显示得到纯度较高、特异性较高的α-突触核蛋白单体。(2)质谱SWAT...  相似文献   

4.
eIF-4E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IF 4E是最重要的翻译起始因子 ,在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eIF 4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细胞生长分化有关蛋白的调控 ,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蛋白质多肽需要经过翻译后修饰才能转变为成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包括:甲基化、羟基化、羧基化、糖基化、脂酰化、异戊烯基化等共价修饰[1].蛋白质磷酸化是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在蛋白激酶催化作用下,磷酸基团由供体分子转移到蛋白质的含有羟基的氨基酸侧链上,具有可逆性[2].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几乎调节着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文献显示在任何时间内真核细胞蛋白分子中约有1/3的数量在发生磷酸化[3],主要发生在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上,较少见的磷酸化氨基酸还有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蛋白质磷酸化氨基酸有4种类型:①氧-磷酸盐,通过羟氨基酸的磷酸化形成;②氮-磷酸盐,通过精氨酸、赖氨酸或组氨酸的磷酸化形成;③酰基磷酸盐,通过天冬氨酸或谷氨酸的磷酸化形成;④硫-磷酸盐,通过半胱氨酸磷酸化形成[4].  相似文献   

6.
韦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12):2409-2409
早前,有研究认为SUMO(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protein)与大量底物(或者酶作用物)的结合可调节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众多细胞反应过程。大多数SUMO靶位点在细胞核中,他们包括转录因子,转录调节因子和染色体重构因子,这些蛋白质经SUMO修饰可以改变其细胞定位和生物学活性。由SUMO特异性连接酶催化及Sentrin/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trin/SUMO-specific proteases,SENPs)逆转的SUMO蛋白修饰是一个动力学的过程。SUMO蛋白修饰化和去修饰化的生理学效应目前还不清楚。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SENP1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4(protein phosphatase 4,PP4)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JNK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 TNF-α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免疫印迹检测JNK磷酸化水平和PP4表达水平,免疫沉淀结合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析PP4活性变化.构建PP...  相似文献   

8.
PP2A是一种丝/苏氨酸磷蛋白磷酸酶,通过可逆性磷酸化使已磷酸化激活的蛋白质脱磷酸,在信号传导中承担负性调节的作用.由一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构成.PP2A是一种多功能性酶,底物为众多体内的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酵母,果蝇和小鼠的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已经发现PP2A在细胞周期调控,形态以及发育中的作用;同时它又在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中与其他磷酸化酶和激酶相互作用,构成调节大分子调控下游信号的转导.催化亚基活性主要由转录后水平磷酸化和甲基化的状态调控.  相似文献   

9.
肿瘤抑制基因p53在肿瘤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53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及其与多种细胞蛋白间相互作用使P53蛋白呈现功能多样性。P53的翻译后修饰不是单个位点的修饰而是包括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及SUMO化作用的多位点修饰。翻译后修饰对P53功能至关重要,更可能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P53的功能性灭活是没有发生p53基因突变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相关的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通路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AVC-I)诱导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实验浓度(4. 0、8. 0和16. 0 mg/L)的AAVC-I处理Tca8113细胞24 h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eIF2α通路中的磷酸化PERK(p-PERK)、磷酸化eIF2α(p-eIF2α)及下游的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AVCI各浓度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以及各浓度组之间相互比较的结果显示,随着AAVC-I浓度的增加,Tca8113细胞活力逐渐降低,细胞逐渐皱缩变小,间隙增大,胞核浓缩、碎裂,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增高(P0. 05);GRP78、p-PERK、p-eIF2α、ATF4、CHOP及Bax蛋白水平上调,Bcl-2表达下调(P0. 05)。结论:AAVC-I抑制Tca8113细胞活力的同时引发细胞发生ERS并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PERK/eIF2α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蛋白质Nα-末端乙酰化修饰是由Nα-末端乙酰转移酶(NATs)所催化的酶促反应过程,其结果是蛋白质N-末端的α氨基接受来自于乙酰辅酶A(Ac Co A)的乙酰基。在真核生物中Nα-末端乙酰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蛋白质修饰方式,大约有68%的酵母蛋白质和85%人蛋白质是Nα-乙酰化修饰的[1],但原核和古细菌蛋白却很少发生乙酰化。目前已发现在真核生物中存在6个NATs亚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棕榈酸(PA)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蛋白磷酸酶2C (PP2C)对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第1177位丝氨酸(eNOS Ser1177)磷酸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 PA组、特异性PP2C抑制剂血根碱(San)联合PA组以及转染PP2Cα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总蛋白、 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和PP2Cα蛋白水平,二氨基荧光素-FM二乙酸酯(DAF-FM DA)负载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共沉淀法观察eNOS与PP2C之间的共定位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PA处理组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及NO含量均降低, San预处理组可逆转以上变化。敲低PP2Cα蛋白表达水平后, 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增加。eNOS与PP2C在细胞内共定位。结论 PA通过激活HUVEC的PP2C引起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与单剪接型2.2 kb乙型肝炎病毒(HBV)剪接特异性新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方法 PCR扩增单剪接型2.2 kb HBV剪接特异性新基因TPss并克隆于诱饵载体pGBKT7,在证实TPss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查与TPss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进而通过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验证候选肝细胞蛋白与TPss蛋白在Huh7和HepG2肝细胞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TPss,Western blot显示其在酵母中表达TPss蛋白.酵母双杂交筛选及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证实TPss蛋白可与4种肝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即组织蛋白酶B、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组织蛋白酶D与纤维蛋白原γ链.结论 TPss可与多种肝细胞蛋白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接头蛋白(adaptorprotein)Bam32在B细胞抗原受体(Bcellantigenreceptor,BCR)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Bam32全序列为诱饵,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能与Bam32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并用293T细胞共转染和免疫共沉淀法加以证实。结果: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能与Bam32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其中1个出现强阳性反应的克隆编码酪氨酸激酶Lyn。用293T细胞共转染和特异性免疫共沉淀法证实,Bam32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与Lyn共沉淀。应用抗磷酸化酪氨酸抗体检测显示,Bam32与Lyn相互作用可导致Bam32磷酸化。结论:Bam32可同Lyn相互作用,导致Bam32磷酸化,这在激活下游产物的级联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哺乳细胞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蛋白质经磷酸化被修饰[1]。细胞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受体胞质区和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决定着众多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也是蛋白质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用小鼠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HCV阳性血清处理后TLR2 mRNA的表达及TLR2蛋白阻断前后TNF-α、IFN-α的表达.方法: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分为4h、8h、16 h及24h,同时设TLR2阻断组及其对照组,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各组各时间点TLR2mRNA的表达变化,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时间点及TLR2阻断后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α水平.结果:HCV阳性血清处理后各时间点TLR2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TLR2mR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 <0.05); TLR2蛋白阻断前后TNF-α、IFN-α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V阳性血清处理可能激活TLR2,TLR2可能通过下游大量炎性因子如TNF-α、IFN-α等参与BV-2抗HCV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蛋白质甘露糖化修饰的方法。方法 :用离子交换层析和钴亲和层析法 ,纯化重组HER 2 /neu配体结合区2 (LBD2 )蛋白 ,并将纯化后的LBD2蛋白进行甘露糖化修饰。新合成的LBD2拟糖蛋白经质谱法检测后 ,用间苯二酚 硫酸法进一步鉴定。结果 :纯化后LBD2蛋白的纯度可达 90 %。新合成的LBD2拟糖蛋白在质谱图上呈现相应于甘露糖修饰后蛋白质分子量的预期峰形。经间苯二酚 硫酸法检测 ,结合于LBD2蛋白上的化学基团为糖分子。结论 :获得了LBD2拟糖蛋白 ,为开展甘露糖受体介导的抗原提呈及肿瘤疫苗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慢性间歇低氧幼鼠脑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及salubrinal的干预作用。方法:取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64只,随机分为8组:间歇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2、4周组(2IH、4IH),对照(control,C)2、4周组(2C、4C),Salubrinal(SAL)干预2、4周组(2SAL、4SAL),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2、4周组(2DMSO、4DMSO),每组8只。八臂迷宫测试各组幼鼠参考记忆错误(RME)、工作记忆错误(WME)及总错误(TE)次数,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变化,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内质网应激标志物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 IF2α)和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相应对照2C、4C组比较,间歇低氧2IH、4IH组幼鼠的RME、WME和TE升高(P0.01),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AI)升高(P0.01),SOD活性下降(P0.01),p-PERK和CHOP蛋白水平升高(P0.01),p-e IF2α蛋白水平下降(P0.05),4周组最明显;与对应间歇性低氧2IH、4IH组比较,药物干预组2SAL、4SAL组RME、WME和TE次数下降(P0.05),AI下降(P0.01),SOD活性升高(P0.01),p-e IF2α的蛋白水平升高(P0.01),CHOP表达下降(P0.01)。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上调记忆相关脑区p-PERK表达,启动内质网应激,从而诱导CHOP所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慢性间歇低氧所致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Salubrinal选择性抑制e IF2α去磷酸化,下调CHOP蛋白的水平,提高SOD活性,从而缓解内质网应激,减轻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在病理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应用Invitrogen's Stealth RNAi抑制心肌细胞PPAR-α的表达;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和RT-PCR检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和心房利钠因子(ANF)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GSK3β的磷酸化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FATc4的胞核移位。结果: (1)RSS304168 是最有效的PPAR-α RNAi,特异性地抑制了PPAR-α 的表达。(2)非诺贝特预处理抑制了内皮素-1(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蛋白质合成和ANF mRNA的表达);SS304168加强了ET-1的诱导效应,而且逆转了非诺贝特对心肌肥大的抑制效应。(3)非诺贝特降低了ET-1诱导的Akt/GSK3β的磷酸化表达,RSS304168增强了ET-1的诱导效应,ET-1和RSS304168的上述作用可被PI3K阻断剂LY294002所阻断;RSS304168逆转了非诺贝特对Akt/GSK3β的磷酸化表达的负性调控作用。(4)非诺贝特抑制了ET-1诱导的NFATc4的胞核移位;而RSS304168加强了ET-1的诱导作用,逆转了非诺贝特对NFATc4胞核移位的抑制作用。结论:PPAR-α激活可以通过PI3K/Akt/GSK3β-NFATc4通路抑制ET-1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情况。方法: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烟2个月组、吸烟4个月组及戒烟组。采用单纯被动吸烟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测各组大鼠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0.3/FVC)和最高峰值流速(PEF);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结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肺组织CHOP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质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PERK、真核生物起始因子(e IF)2α和p-e IF2α的蛋白水平。结果:大鼠吸烟2个月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肺结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细胞主要是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肺结构出现破坏;吸烟4个月后,FEV0.3/FVC显著下降(P0.05),肺结构凋亡细胞进一步增加,肺结构破坏明显;戒烟组肺功能较4个月组稍好转,肺结构破坏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PERK、p-e IF2α和CHOP表达在吸烟2个月大鼠中升高(P0.05),在吸烟4个月大鼠中进一步升高(P0.05);戒烟组大鼠CHOP较吸烟4个月大鼠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RK和e IF2α在各组大鼠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肺结构细胞凋亡与CHOP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吸烟可通过PERK/e IF2α/CHOP信号通路促进CHOP表达,从而促进COP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