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特点与手术年龄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特点,探讨其手术年龄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17例婴幼儿(新生儿除外)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三组:A组为1~6个月,n=66;B组为7~12个月,n=123例;C组为13~24月,n=28例。手术按复杂程度分为单纯术(疝囊高位结扎)和复杂术(疝修补或/和相应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初次出现斜疝的平均年龄、嵌顿次数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性腺损伤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1),C组复位失败率低于B组(P<0.05),C组的肠坏死发生率高于A、B二组(P均<0.05)。C组施行复杂术的比例高于A、B组,而A组高于B组(P均<0.05)。结论 小于6个月婴幼儿的嵌顿性斜疝手法复位失败率较高,复杂手术居多,性腺损伤的发生率高。对于这些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应不受年龄的限制,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脐双孔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实施的125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腹腔镜手术治疗资料,并与95例传统开放手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右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89例,左侧36例。其中85例麻醉后复位;35例腹腔镜直视下手法复位;5例难复性嵌顿疝经腹股沟小切口打开外环口后腹腔镜下复位。13例患儿合并其它临床问题,其中2例嵌顿肠管浆肌层撕裂;4例嵌顿肠管合并穿孔;3例合并阑尾炎;4例美克尔憩室,同时手术处理。平均住院时间(4.4±0.3)d,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随访9~15个月,无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右侧嵌顿80例,左侧15例,平均住院(7.4±4.3)d,术后切口感染3例,阴囊血肿10例,睾丸萎缩3例,复发3例。结论经脐双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性嵌顿疝时优点更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孔法腹腔镜下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的手术方法,探讨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新术式。方法对30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于全身麻醉下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于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1.5mm切口,刺入带线针,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疝内容物手法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16.5min(5~50min)。平均住院时间3.6d(1~8d)。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嵌顿物坏死、嵌顿物切除及中转开腹病例。患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部无疤痕。全组随访2~16个月,无阴囊水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1例复发。结论一孔法腹腔镜下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疗效可靠,安全、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肠管为内容物的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13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肠管坏死的病例数14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的高危因素。结果:本次嵌顿后手法复位>2次(χ2 =69.289,P2次(χ2 =84.731,P<0.01),肠系膜嵌顿(χ2 =80.233,P<0.01)为新生儿嵌顿疝肠坏死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中对于曾有2次以上嵌顿史或本次嵌顿后已行2次以上手法复位的患儿及肠系膜嵌顿患儿需警惕肠坏死,禁止手法整复,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52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后腹腔镜下辅助手法复位,对复位失败者于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处做1.5 cm小切口,松解嵌顿,均行腹腔镜下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改良法)。结果 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下辅助复位36例,手术时间(35.4±9.16)min,住院时间(4.5±1.5)d,腹腔镜下嵌顿松解16例,手术时间(54.9±13.6)min,住院时间(5.5±1.7)d。无输精管、精索血管损伤,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l4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切口疝、疝复发等。结论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腹腔镜下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7例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肠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个月~1岁1个月,平均年龄(6.5±3.7)个月;嵌顿发生部位右侧10例,左侧5例,双侧2例。临床表现均为患侧腹股沟包块、阴囊红肿,伴有发热、腹胀、呕吐,其中休克3例,常规行腹股沟、阴囊B超和腹部X线检查。16例一期行腹股沟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伴睾丸坏死2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1例行二次探查,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医源性隐睾,无复发,睾丸萎缩1例。结论 腹股沟阴囊B超具有很好的协助诊断作用;需严格把握手法复位指征;对于嵌顿时间大于24 h,合并有发热、腹胀、阴囊红肿或休克的病例,需积极行患侧腹股沟探查术,坏死肠管的切除和完好的肠吻合术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特殊情况下腹股沟嵌顿疝处理的最佳方法。方法 近10年选择了29例早产儿,新生儿及合并其它疾病的嵌顿疝患儿,先取得满意的合作后患儿仰卧垫高臀部30~40度角,术者用左手将患侧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外旋外展固定,右手托起疝囊,将患侧下肢内收内旋逐渐向下伸,同时将疝内容物送入腹腔。结果 26例1次手法复位成功,2例2次复位成功,失败1例,复位后严密观察及对症治疗,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恢复顺利。结论 嵌顿疝手法复位治疗不仅适应于健康小儿发生嵌顿疝的复位,更适应于特殊情况下的小儿嵌顿疝的处理,该方法安全有效,临床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大部分可以早期手法复位还纳,无需急诊手术,小部分疝内容物为回盲部,手法复位较困难,而且极少数患儿经过多次的挤压后,虽然复位成功,但是在复位后短期内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本院2002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回盲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院1999-09-2005-10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30例,其中因手法复位致肠穿孔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方法、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选取嵌顿时间小于12h(婴儿)或12~24h(幼儿)、一般情况好者246例,试行手法复位。患儿仰卧、臀部软枕垫高30°~40°,屈髋、屈膝,家属(或助手)固定患儿上下肢。术者坐(或立)于患儿右侧,左手四指固定内环处,右手四指于疝囊底部向腹股沟管方向挤压,吸气时持续均匀用力,同时左手放松(不离开皮肤)。呼气时右手停止用力,左手固定内环,以防回纳肠管再次突出。结果246例复位成功235例,占95.6%。结论只要掌握复位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法正确,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正常小儿和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急诊手术后随访病儿的睾丸进行了测量。正常儿童两侧睾丸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另组小于1岁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整复失败而行急诊手术者33例,其中作肠切除肠吻合9例,睾丸切除2例,随访时年龄2~12岁例27例,对侧睾丸体积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患侧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对侧和正常儿童睾丸体积,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14~17岁组中2例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对侧。27.7%嵌顿性腹股沟疝婴儿发生早期和远期睾丸损害,故对本症要早期诊断,嵌顿时间在12~24小时者可尝试手法整复,需急诊手术者操作应仔细,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的合理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05年8月至2014年7月确诊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并ACS症的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未开腹减压术组和开腹减压术组。结果 23例中,17例治愈出院(73.91%),1例囚脑瘫致残(4.35%),5例死亡(21.74%)。行开腹减压术组17例(其中治愈15例,致残1例,死亡1例);按手术方式分为未行开腹减压术组6例(其中治愈2例,死亡4例),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p0.01)。结论开腹减压术对嵌顿斜疝并ACS患儿的治疗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小儿腹股沟嵌顿疝44例,男43例,女1例;年龄36天~7岁;右侧34例,左侧10例;全组病例均有腹痛及阵发性哭闹,重者伴恶心、呕吐、腹胀及拒食,嵌顿部拒触;大多先手法复位后再择期手术,计28例,手术时机选择在手法复位后2~8天,手法复位失败者立即急诊手术12例,单纯手  相似文献   

14.
小婴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婴儿的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103例患儿因嵌顿性疝行急诊手术22例。均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经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9~43min,平均手术时间28min。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2~4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7d;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婴儿的腹股沟斜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女童腹股沟斜疝29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女童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94例女童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过.结果 全部患儿均实施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愈291例,复发3例(1.0%).并发切口感染1例,手术中损伤膀胱2例,切除坏死卵巢2例.结论 女童腹股沟斜疝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女童腹股沟嵌顿疝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腹股沟斜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11例,56例采用腹腔镜(腹腔镜组)手术治疗,55例采用腹股沟斜切口(传统手术组)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3例麻醉后,手法复位困难,放弃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31.4±10.2) min;术后通气时间(7.8±2.9)h;住院时间(3.3±1.1)d.所有患儿恢复良好,切口美观,Ⅰ期愈合;术后阴囊或阴唇肿胀轻,无血肿;无粘连性肠梗阻;随访1~15个月无复发.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40.7±11.6)min;术后通气时间(15.3±2.8)h;住院时(5.8±1.4)d.切口较长;术后阴囊或阴唇肿胀重,7例出现阴囊血肿,3例切口少许渗液,1例感染;随访2~17个月,2例术后复发;8例术后对侧出现疝.结论 腹腔镜与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比较,具有切口美观,术后阴囊或阴唇无血肿,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解剖学及病因学探讨。方法对35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采用手法复位5例,成功2例;手术治疗33例。肠坏死9例,睾丸坏死6例,睾丸明显淤血肿胀、张力高、呈紫红色7例。松解疝环、回复疝内容物、疝囊高位结扎术11例,肠切除吻合4例,肠造瘘5例,切除睾丸6例,温盐水热敷及睾丸白膜切开减压7例。结果痊愈出院34例,切口感染3例,死亡1例(死于败血症);随诊30例,复发3例;肠造瘘患儿3~6个月后均返院行肠闭瘘术,痊愈出院;随诊睾丸包膜切开减压的7例体查及B超检查睾丸大小及质地均正常。结论新生儿嵌顿疝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睾丸及肠坏死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腹横纹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采用下腹横纹切口手术治疗的57例嵌顿性斜疝患儿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的可行性及优点。结果57例患儿手术时间:无肠管及睾丸坏死者,平均手术时间38.2(32~79)min;存在肠坏死而行肠切除肠吻合者,平均手术时间87.2(68~104)min;行睾丸坏死切除术者手术时间68min。住院时间:无肠管及睾丸坏死者(4±1)d,存在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者(6±1)d。疗效:患儿均恢复良好,切口美观,无粘连性肠梗阻,阴囊或阴唇无肿胀,切口无感染,随访1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下腹横纹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更易处理病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难复位嵌顿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该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难复位嵌顿疝21例临床资料.手术要点:全麻插管后,在内环口体表沿腹横纹做一长约2 cm小切口,皮下分离一腔室,腔镜辅助下松解皮下环,还纳嵌顿物,5 mm的300腹腔镜经内环口探查腹腔,横断疝囊并高位结扎.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0例,1例失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术后对侧腹股沟疝. 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难复位嵌顿疝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该术式符合现代小儿外科精准微创理念,具有微创美容等优点,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小儿腹股沟斜疝,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疝囊、肠管、网膜及与之相连腹腔内的肠管、网膜的性质、血流变化,并与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疝囊内容物为稀少血流时说明疝囊内容物可能坏死、部分穿孔,应手术治疗。少血流的患者可进行复位后留诊观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腹股沟斜疝嵌顿,并指导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