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防止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干预前对35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同时对35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EPQ测查.根据测评结果对自杀未遂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再次进行SCL-90测评.结果 35例自杀未遂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以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抑郁情绪最为突出.SCL-90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EPQ中P、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理干预后其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随访2年患者无再自杀行为.结论 对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其心理问题,转变其思维模式,增强应激能力,预防再自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退行性疾病(SDD)患者生活质量、人格特征、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测试成人式(EPQ)对683例SDD患者的生活质量、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评定,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GQOLI-74的躯体功能与EPQ精神质、神经质呈负相关(P 0. 05、0. 01); GQOLI-74心理功能与EPQ的神经质呈负相关(P 0. 05); EPQ的精神质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呈正相关(P 0. 05、0. 01); EPQ中的内外倾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 0. 05、0. 01); EPQ中的神经质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附加因子呈正相关(P 0. 05、0. 01); GQOLI-74的躯体功能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 0. 05、0. 01); GQOLI-74的心理功能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 0. 05、0. 01); GQOLI-74的社会功能与SCL-90的全部因子呈负相关(P 0. 05、0. 01); GQOLI-74的物质生活与SCL-90的人际呈正相关(P 0. 01)。结论需重视SDD患者生活质量、人格特征、心理状况,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制订提高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15名更年期女性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 更年期女性SCL-90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10个因子除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分高于常模外(均P<0.01),其余8个因子分类似(均P>0.05)或显著低于常模(P<0.01);城市更年期女性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6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P<0.01),仅偏执因子分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SCL-90各因子评分与EPQ各量表(除E量表与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P量表与其他,L量表与躯体化、强迫症状外)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其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城市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对农村更年期女性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护士性格对乳癌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汪亚丽  代艺 《护理学杂志》2006,21(19):63-64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的性格与乳癌心理护理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130例乳癌行单侧乳房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非A型行为类型护士对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A型行为类型护士对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LC-90)、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心理护理前(入院时)后(出院前1 d)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D,SCL-90(躯体化除外)及SD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的性格特征与其心理护理效率相关,非A型性格护士的护理效率显著高于A型性格护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方式,为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4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64例,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和研究组(60例,接受血透治疗),分别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EPQ量表中情绪稳定性、掩饰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SCL-90量表中除敌对、精神病性外,其余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应对方式中回避、放弃对应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患者SCL-90大部分项目与应对方式及个性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较大心理问题,而血透患者更严重;系统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可减轻患者心身症状。  相似文献   

6.
妊娠剧吐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HG)患者的个性、应对、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41例HG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与46例无妊娠剧吐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G患者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情绪的稳定性与SCL-90总分及所有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内外倾向性与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HG患者的应对方式、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HG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针对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实施早期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防止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干预前对35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同时对35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FPQ测查。根据测评结果对自杀未遂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再次进行SCL-90测评。结果 35例自杀未遂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以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抑郁情绪最为突出。SCL-90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EPQ中P、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理干预后其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随访2年患者无再自杀行为。结论 对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其心理问题.转变其思维模式.增强应激能力.预防再自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将126例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原因给予强化教育.结果 入院后2周观察组胰岛素知识与注射技能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强化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相关内容教育有利于初诊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掌握胰岛素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对戒毒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对戒毒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戒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劳动和健身运动等工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经3个月综合干预治疗后,SDS、SAS、SCL-90、SDSS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可改善戒毒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精神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对预防脱毒后复吸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孕产妇术前心理社会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孕产妇术前心理社会因素,并进行相关综合分析,以指导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待产孕妇(36~40周)461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分析.结果 孕妇产前SCL-90总分及其焦虑、恐怖、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孕妇EPQ各因子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试产时改为剖宫产组客观支持及总分显著低于试产时自然分娩组(均P<0.01);SCL-90总分与EPQ中P、N分及与SSRS客观支持分呈显著相关(P<0.05,P<0.01);EPQ中的N分与客观支持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而外向分仅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孕产妇的心理社会状况影响其对分娩方式的抉择,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1.
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分层换药治疗顽固性疮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接受换药治疗的141例疮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7例,60处疮面)采用西药换药,B组(45例,60处疮面)采用中药常规换药。C组(49例,60处疮面)采用中药辨证分层换药。比较三组疮疡疮面的愈合过程,疮面面积的变化,疮面脓液中溶茼酶含量及疗效。结果 C组疮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A、B组,疮面脓液中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A、B组(均P〈0.05)。疮面治疗2~4周,C组疮面面积显著小于A、B组(均P〈0.05)。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83.33%、95.00%,C组显著高于A、B组(均P〈0.05)。结论 中药辨证分层换药是根据疮疡疮面不同圈层面的阴阳变化选用不同的中药外敷。可以起到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治疗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及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新护士在适应环境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的相互关系,为促进新护士的管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量表对64名新护士进行测查。结果新护士SCL-90症状阳性35人(占54.69%);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敌对、偏执与精神质评分呈正相关(P<0.05,P<0.01),SCL-90各项指标与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均P<0.01);强迫、人际关系与内外向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SCL-90症状阳性者应付方式中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评分显著高于SCL-90症状阴性者(P<0.05,P<0.01)。结论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与人格、应付方式有密切关系。管理者应实施针对性干预,促进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婚姻支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婚姻支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8例DR患者的生活质量、婚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配偶组(45例)、婚姻质量低组(91例)CLVQOL中大多数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婚姻质量高组(82例;P<0.05,P<0.01).无配偶组、婚姻质量低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及SCL-90总分显著高于婚姻质量高者(P<0.05,P<0.01).有配偶患者婚姻质量中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经济安排、性生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因子分,Olson总分与CLVQOL总体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婚姻支持有利于维持、改善DR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及配偶增强主动寻求、合理利用、适时改善婚姻支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3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促排卵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接受艾森克个性问卷(EPQ)、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差;经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改善,EPQ测评中的内、外向及神经质因子改善差异显著(P〈o.01),SCL-90测评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以及ssRs测评中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第3天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优势卵泡率、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4.58%VS.49.07%,56.11%VS.42.55%,43.97%VS.25.86%)(P〈0.01)。结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系统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我国血透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R)、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表对北京六个医院透析中心的92名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了心理状态的研究,并与美国及加拿大相同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的血透存在着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障碍,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美国同类患者(P<0.01),且焦虑的发生率高于美国同类患者(P<0.01)。这些障碍与MHLC中机遇项分(CED)显著相关(P<0.01)。EPQ中神经质项分高者倾向于发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本组的血透患者客观生活质量较加拿大同类患者低(P<0.01),但在总的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生活质量与心理及躯体因素均呈显著相关,心理障碍与躯体症状也显著相关(P<0.01)。结论 本组的血透患者心理状态与美国加拿大同类患者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特殊之处。我们应该兼顾病人的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1例ED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0~60岁。将所有患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A组158例,年龄20~29岁;B组182例,年龄30~39岁;C组38例,年龄40~49岁;D组23例,年龄50...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IBS)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疗效,将112例IB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112例肝郁脾虚型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对IBS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反复性自然流产病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反复性自然流产病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例反复性自然流产病人进行测试,并分析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反复性自然流产病人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均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消极应对得分除恐怖、强迫因子外,与SCL-90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应对方式是影响病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