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免疫调控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与防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岩 《中医药学刊》2003,21(3):422-424
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为任何原因引起肝细胞损伤后,最早的反应是一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从而使TGFβ1释放,导致HSC激活产生ECM,而后某些蛋白酶将其水解,另一些ECM被胶原酶降解,碎片由枯否细胞和内皮细胞蚕噬。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趋阶段,且可以逆转,随着基本超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研究技术的进步,对肝原纤维及基质的生成与分解有了更多的阐明,认为肝纤维化的发生与肝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是经典的动物模型,其病理变化与人类肝纤维化发生相类似。普遍观点认为,DMN化学刺激导致肝细胞的损伤,是诱导肝纤维化发生的直接原因,然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糖脂代谢异常是脂肪性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糖脂代谢紊乱是否也在DMN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相结合方式,研究糖脂代谢异常与DMN诱导肝纤维化之间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每周前3天连续腹腔注射10mg?kg-1DMN,持续4周,正常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2周末,正常组和模型组各5只大鼠做动态观察;造模4周末,剩余大鼠被全部处死,收集肝脏标本。进行肝组织全基因芯片分析,将结果导入生物信息分析软件IPA进行分析。结果:2周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4周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共有55个共同差异基因(logRatio>2)。共同差异基因构成的分子网络,主要参与了9条信号通路,它们与炎症、免疫、肝纤维化、脂代谢和血管新生有密切关系。在造模2周(肝纤维化形成期)时,以脂肪酸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在造模4周(肝硬化形成期)时,以细胞增殖为主要表现。结论: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是DMN诱导肝纤维大鼠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水红花子对免疫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水红花子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腹腔注射无菌猪血清,剂量为0.3mL/100g,每周2次,连续12周。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日灌服蒸馏水1mL/100g;其余各组灌服相应药物。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学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秋水仙碱组PCⅢ、HA、LN显著降低;水红花子组LN、PCⅢ、HA、Ⅳ-C显著降低。结论水红花子可有效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其作用优于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特点是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窦周间隙沉积,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医药调控肝纤维化的细胞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按照肝脏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对其的调控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43-1246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中西医两方面分别对肾纤维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西医学方面肾纤维化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的最终途径以及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多属"正虚邪实"的特点。阐明了对肾纤维化的治疗应致力于把中西医两者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有机结合,做到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以探求一条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的治疗之路。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有了较深入了解。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肝损伤持续存在 ,组织发生修复时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而引起的病理改变 ,是涉及复杂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动态过程。肝星状细胞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FLC)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 ,各种致肝纤维化因素均把HSC作为最终靶细胞 ,通过促使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这一共同途径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肝脏内细胞—细胞、细胞—基质、基质—递质间相互作用 ,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 ,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肝纤维化发…  相似文献   

8.
软肝煎防治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肝煎”是我院钱英教授临床应用二十余年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有效经验方。近年来经临床验证该方具有改善肝功能、回缩肝脾、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ⅢP的作用[1、2]。为了证明“软肝煎”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为任何原因引起肝细胞损伤后,最早的反应是一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从而使TGFβ1释放,导致HSC激活产生ECM,而后某些蛋白酶将其水解,另一些ECM被胶原酶降解,碎片由桔否细胞和内皮细胞吞噬。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趋阶段,且可以逆转,随着基本超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研究技术的进步,对肝原纤维及基质的生成与分解有了更多的阐明,认为肝纤维化的发生与肝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角度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认为肺的生理病理特点与肺纤维化致病因素相关,正虚邪袭,肺失宣肃是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的起始病机,正气亏虚,痰瘀阻肺是肺间质纤维化发展的病理关键,累及他脏,肺不主气是肺间质纤维化转危难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蒙医药学是具有悠久历史、独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民族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及民族医药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始终保持自身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必须走科学化、现代化、开放化的道路。目前蒙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存在着较严重的误区和问题,需要探讨和明确蒙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CS)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盘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而引起的一种症状复杂的症候群,又称颈椎综合症。临床常见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纤维化(HF)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现已公认,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的病变,若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则难以逆转。国内外学者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但在临床上阻断肝纤维化仍是一个难题。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展了对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显示中医药在抑制肝纤维化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泻汤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大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了;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论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晖  陈家旭 《天津中医药》2008,25(6):465-468
从系统复杂性科学、病证结合、症状规范化、专家咨询、流行病学、数理统计方法等方面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目前证候研究没有形成"金标准"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性、复杂性科学的要求,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加强证候概念及专业术语的规范化研究,通过文献调研、衡量与评价循证医学(DME)、Delphi法较为全面、客观地收集和分析临床症状信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充分挖掘数据规律.构建证候诊断模型,将是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全球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在防治COPD急性加重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中医呼吸疾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归属中医“肺痿”病范畴,在该病慢性进展期及早诊断并进行中医药干预,初步观察显示有一定的疗效。借鉴国外先进的临床研究方法,开展多中心中医临床试验将是未来中医治疗该病临床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发展至今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寻找和研究其哲学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对更好的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笔者认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哲学思想,包括“实践第一”、“辨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实事求是”等都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由于其思想和方法正确,就确保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经久不衰及必然昌盛。因此坚信:不管道路多么曲折,中医药一定会走向全世界,被全人类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乔春梅  瞿迁  方铁根  李成年 《陕西中医》2022,(10):1487-封3
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是血管闭塞导致机体局部缺血引起的病变。约20%~30%的脑梗死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需及时治疗。目前,PSC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与大脑认知功能神经环路、神经递质分泌紊乱、炎症因子与氧自由基受损等相关。PSCI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房颤动、吸烟等。中医治疗PSCI有独特优势,包括中药汤剂、综合康复治疗、针灸等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修复认知功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对PSCI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证候组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后 ,研究便进入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后基因组时代 ,其主要工作是阐明一些已知基因的功能 ,并进行基因组序列变异研究 ,这必将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同时也将促进各学科的进一步渗透和整合 ,出现新的科学发展格局。中医药学又一次面临一个大好机遇的选择 ,若能很好地吸取当代科技精华 ,在其所能提供的技术平台上融合中医药的独特研究思路 ,将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特别是对中医药重大问题 ,如对证候组学研究的突破产生影响 ,在WHO生物医学家们认同“个体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试验的最高层次的时候 ,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